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电缆头施工作业指导书

低压电缆头施工作业指导书

低压电缆头施工作业指导书1 总则本作业指导书规定控制电缆、低压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现场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适用于控制电缆、低压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现场施工操作工艺。

2 设备或材料要求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第六章。

3主要机具①手锯②压接钳配成套环压压模③电烙铁:300W,配软电缆现场插座盒④液化汽罐、喷枪⑤欧姆表(摇表)1000V4作业条件涉及作头的设备、电缆沟、电缆敷设、土建工程等均已完工。

用1000V欧姆计摇测作电缆头的电缆相间及对地绝缘值均在以上。

室外作业须选无风、雨、雪、雾天气,气温在5℃以上,直埋电缆作头坑挖好搭设好工作棚,温度低于0℃要加温。

作电缆头的工具、材料已运入现场,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5 施工操作程序通用操作工艺5.1.1 整理电缆:将作头电缆调正,摆正,满足作电缆头位置要求。

5.1.2 定尺寸:按实际需要定剖切部位,切口下段留足高度、余量;上段应有足够的作弯芯线的长度,大截面电缆应考虑接线鼻子的安装位置与方向的要求。

5.1.3 部除护套:按已定剖切口标记,用刀(锯)切环痕,深度为护套的2/3,自此切痕顺轴向至端头切一道(铅包切两道)深痕。

在端头用螺丝刀挑起护套切口角,用钳夹撕掉护套5.1.4 剥钢铠:在护套切口上60mm段内的钢铠,用喷灯加热,再用滴有硬质酸油抹布擦去此段钢铠污物,使其见金属光泽,在距护套切口40—50mm处钢带上锯深痕,此痕不应切除,以免钢带松散,以免伤绝缘,再用螺丝刀撬角,用钳夹角撕断钢带,剥除。

如为明钢铠,则需去污后在切口下7—8mm处用铜线绑4~5圈,再切割,以免钢带松散。

5.1.5 剖铅套:作法同,切口距钢带切口(上)30mm,顺轴切宽为5~6mm两道深痕,先卷削铅条再剥余下铅管理工作,刀口向外修净铅口毛刺和填充物。

5.1.6 焊地线:对于有钢铠、铅套的电缆应加焊地线,地线可用多股8×(1~2.5mm2)铜线或105mm2以上的软铜瓣制作。

方法是先将地线处理见金属光泽,用铜线绑扎于30mm点上,再加温焊点处焊料,使其熔而不淌,用硬质酸抹布压扁,抹光成椭圆形焊点,同样继续将地线绑扎在钢带上再作焊点;如果是中间头,以同样的方法将地线另一端焊于另一端电缆钢带的铅包上,如果为终端头则留作直接接地用。

控制电缆头制作工艺Ⅰ、终端头——现在采用控制电缆头套和干包“萝卜头”两种。

Ⅱ、中间头——现在基本全用热缩管作中间连接头。

5.2.1 控制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如图)5.2.2 控制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5.2.2.1 定尺寸,剖电缆,按项作法,同时系电缆标牌,确认电缆位号正确,剖电缆。

5.2.2.2 套软塑料管:电缆芯线为橡胶绝缘时,芯线应套软塑料管,管长与芯线等长。

管径ф4~5(mm),管端切斜口,套至电缆分芯处,为穿套方便,将芯橡胶绝缘涂层滑石粉,用20#铁线牵铜芯穿管。

5.2.2.3 焊地线和屏蔽层线:作法如项,用于铠装和屏蔽电缆。

5.2.2.4 缠塑料带:此项为补充已割除的填充物和头套内径过大的措施,缠量按实际情况,原则已扎紧密、整齐、平滑,再套头套。

如果无头套,包绕成倒园锥形(萝卜素),外护套断口应包于套内。

如果套软塑料管芯线则如图1,在切口上10和50mm左右,用白线绳绑两道,每道缠3~4扣白线绳。

5.2.2.5 固定电缆头:用快刀切去套口毛边,使之整齐平滑,勿伤芯绝缘。

按实际情况,用卡子固定电缆头于支架上,要平正、整齐、美观。

5.2.3 控制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5.2.3.1 控制电缆一般不允许作中间接头,只有在下列情况之一才允许作接头:;1)敷设长度超过制作长度;2)延长已竣工的电缆;3)消除电缆中间故障。

5.2.3.2 调整电缆接头端:摆好电缆,最少留足作一个接头的余量。

5.2.3.3 剖电缆:方法按具体尺寸,每个端头剥去护套各150和250mm。

5.2.3.4 套热塑管:擦净电缆护套和芯线外面污垢,将外护套套入电缆一端,热塑管分别套入相应的芯线上,外护套要求缩后每端各搭接电缆护套50mm,芯线热缩管为100mm左右。

两端搭绝缘各25mm以上。

5.2.3.5 接压线芯,首先核对线芯,按对作好标记,削除芯接头绝缘40~50mm,去净铜芯污物,使之见金属光泽,将芯线插入压接管内,用压接钳压坑两个以上,用锉刀去净毛刺、棱角……逐芯压好。

如果无接管,可用绞接线芯接线,但须挂锡去净棱角毛刺,如果为多芯(10芯以上)可使接头略加错位,以免成头后中间过于粗大。

5.2.3.6 缩包芯线热管:将芯线热缩管,全部拉套线芯接点上,使每根管两端各套芯绝缘25mm 以上,逐个加热缩包,每根均须先从中间向两端收缩,加热时火焰应左右移,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40℃,注意不应烤坏其它芯线。

5.2.3.7 接通钢带、屏蔽:钢带用铜线(合服10 mm2以上)采用方法接通;屏蔽可采用预先套好的铜网采用项方法恢复屏蔽,或用薄铜带包绕紧密,处理干净,加焊膏用电烙铁,焊锡丝点焊于两端屏蔽上。

5.2.3.8 缩包护套:先将两端电缆护套打毛,包热熔胶各40~50mm,拉外护套置于接头中间,自护套中间向两端缩包,要求外护套与电缆护套接面在50mm以上。

5.2.3.9 加外壳:将对扣保护铁皮或塑料壳,扣合在中间头处,用螺丝固紧。

低压终端干包头制作:5.3.1 终端干包头制作流程:5.3.2 低压电缆终端干包头制作工艺:5.3.2.1 调正电缆,定尺寸、剖电缆:按项方法执行。

5.3.2.2 焊地线:按项操作。

5.3.2.3 作“萝卜头”:在电缆切口上25mm开始包缠塑料带,作“萝卜头”,包扎要紧密,用手拉包,使之缠成倒园锥形——“萝上头”,其最大直径为电缆外径的倍,地线应包于萝卜头内(地线下端接于接地线上),最后火烤塑料带头,以姆指粘压于头的根部封头。

见图2。

5.3.2.4 压接端子:芯线为16(10)mm2以上的绞线均需压接端子:在接压端子前应先核对相序准确无误,用各相芯线实测得芯线线所须长度和端子的安装方向和位置,芯线绝缘的剖切长度为芯线插入端子接管深度加5 mm。

如果芯线为扇形截面绞线,则须用钳子顺芯线绕向夹绕作成园形,擦去金属屑,插入端子管内,用压接钳子顺芯绕向夹绕作成园形,擦去金属屑,插入端子管内,用压接钳抱压两道以上,压道距离铜陵附表。

压道短径为原直径的倍。

注意:每压一道最后须停~1分钟,再起压模,可使金属变形反弹力消失,保持压道的形变。

5.3.2.5 固定电缆头:自端子管分相压在芯线上包一层相色带,用管卡子将电缆头固定于支架上,端子接触面涂导电膏,加弹簧垫圈用镀锌螺栓接于接线端子上。

端子接触面涂导电膏,加弹簧垫圈用镀锌螺栓接于接线端子上。

若为电机端子盒一类情况,注意保持端子的相间与对地安全距离。

(20mm以上)如果满足不了要求则须采取包绝缘带的措施加强绝缘,安装后的电缆头,芯线应平整牢固、美观,室外电缆头应设箱等防雨措施。

低压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5.4.1 低压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流程:A挖坑、搭棚B调正电缆C剖电缆D套热缩管E压接管F缩包热缩管G焊地线作型H缩外护套I加外壳J回填5.4.2 低压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5.4.2.1 挖坑、搭棚:此工序为直埋电缆而设,一般电缆头坑为3××1m棚设坑上,高2m。

5.4.2.2 调正电缆:方法按项,作头处须最少预留再作一个中间头余量的电缆。

5.4.2.3 剖电缆:方法按和项。

注意:去净剖开段污物,所有金属部分应见金属光泽,一般剖切尺寸见下图3,原则是芯线绝缘每段缩包25~30mm以上,电缆护套每端缩包50mm以上。

5.4.2.4 套热缩管:将B端电缆护套1m内擦拭干净,套热缩管外护套于此部位备用,将芯线绝缘处理干净,A端各芯分别套上芯热缩绝缘管。

5.4.2.5 压接管:核对芯线相序,将同相芯线穿入压接管,两端芯线各穿入接管的一半,用压接钳环抱压接四道,每侧压两道。

5.4.2.6 缩包芯热缩管:用热熔胶填满接管处凹下部分与接管等粗并略压芯绝缘5mm,拉芯热缩管使之与接管中心重合,管口与芯绝缘接触面亦应包层热熔胶,热缩时先自中间向两端作法如。

5.4.2.7 焊地线:按方法作。

5.4.2.8 缩包外护套:按方法作。

5.4.2.9 外加壳:按方法作。

5.4.2.10 回填:此项为直埋电缆而设,回填土前,应先用细砂充填,砂厚:电缆头上、下各100mm,如作头电缆为多根同沟之一,则须系电缆标牌,后回填,最后加中间头标桩,电缆头冷却后,经测绝缘合格后,(对地、相间均须大于Ω),可以运行。

6 质量标准电缆头芯线连接紧密,绝缘带包扎严密,填料饱满,无气隙、封闭严密。

相序正确、标志准确清晰、芯线对地、相间绝缘合格,终端头固定牢固整齐、美观,直的中间头保护措施完整、设电缆标桩。

7成品保护已完工的电缆头必须加以保护。

一般的作法是有沟的放于沟内或架上,有盖的加盖保护,无盖的亦应加盖或盒保护,严禁将电缆头随便乱放,使其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和潮湿。

非有人员不得乱动已作完的电缆头及其保护品。

8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注意汽油、酒精的使用与存放,严防倒覆。

施工前办好用电手续,并按手续中的要求用电,电烙铁应用软电缆作电源线,现场设专用插座盒,用后电烙铁应放于石、砖等绝热物上。

动火作业应先办动火证,有工作棚时,工作棚应搭设坚固、封闭,冬季期间有明火作业,注意看守,勿使形成火灾。

喷灯火焰不得对人体和易燃物进行工作和放置。

刃具不得对人体操作,喷灯烤过的工作物不得触摸防止灼伤。

工作场地应在工作中及时清除废料,保持清洁,非工作人员不得在现场逗留,防止碰翻喷灯和汽油。

遵守化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相应的安全规定。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处负责组织起草。

本标准由技术处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