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其实民族和世界这两种概念在文化传播学中可以经常被看到,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文化现象中也不难发现他们的影子。
往往在我们谈论文化联系和传播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就会听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一种观点。
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民族与世界这两种属性究竟有什么异同,他们之间究竟又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我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观点非常正确。
但是,要想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就要必须先搞清楚我上面提到的问题,就是它们的异同和联系。
什么是民族文化呢?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民族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民族文化是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能代表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是根植于民族内涵之上的;第二,民族文化是在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的选择性,是不断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
那么什么是属于民族文化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对民族文化定义的具体例举。
我们的衣食住行,语言文字,宗教风俗,节日传统等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具体组成部分。
比如,我们的八大菜系,汉服旗袍,长城故宫,汉语汉字,道教禅宗,春节中秋,还有勤劳的品质,谦逊的性格等等。
总之,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凡是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包括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有民族文化的影子。
那么什么又是世界文化呢?我认为世界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讲,。
所谓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发展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联合。
凡是世界上存在过或者是现存的一切文化都是世界文化。
这个定义是以世界的整体性为基础的,着眼于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从广义的世界文化来分析,任何一个文化现象都不过是人类文化的具体表现。
从狭义上来讲,世界文化只是各种文化的共同性。
比如,世界人民的审美共同性,和经济发展的共识。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就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孩子叫爸爸妈妈的发音是十分相似的。
我们有的时候听一首外语歌,虽然你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是你就是觉得它很好听,旋律很动人,这就是一种狭义的世界文化现象。
既然谈及了世界文化,那么世界文化的特性就是不得不谈的。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大家公认的世界文化的最重要的特性。
这一特性是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
一切都文化首先是平等的,而它们却是不相等的,自然就会是多样的。
世界文化之所以吸引着无数人为之魂牵梦绕,其魅力就在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联合国大会随即在其57/429号决议中欢迎这一宣言,还欢迎其所附的执行宣言的《行动计划》的要点,并宣布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加深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学会更好地生活在一起。
为庆祝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
合国不同文明联盟发起了一个基层运动,“为多样性和包容做一件事”。
2012年的活动中,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个人和组织采取具体行动,支持多样性,旨在:为了提高全世界对文化间对话的重要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识。
要建立国际社会对个人的承诺,以支持实际日常生活形态的多样性。
要消除两极分化和成见,以提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联合国的各种行动恰恰证明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都做了了解之后,就可以具体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这是论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关键。
要想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先撇开文化,从简单的地方着手。
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我们就很容易知道民族小于世界,民族构成了世界。
那么这种理解放到文化领域里也是皆准的。
不管是狭义的世界文化还是广义的世界文化,我们都可以说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
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
比如说,我们一谈到世界的饮食文化,或者服饰建筑,就难免会列举一些民族的具体例子。
没有这些例子就像是大海没有水滴,森林没有树木,很明显就是不可能不存在的。
民族文化的特色型决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上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程度,但无论它多么重要,还得依靠民族文化的特色。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色。
如同美国的自由女神,日本的和服,法国的葡萄酒,韩国的泡菜,等
等。
正是这些被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的代表物,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了世界,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了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凸显了民族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之一就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特色,无论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川端康成还是我国的莫言,读他们的作品都能体味到浓浓的民族特色。
缺少民族个性,便丧失了文学的本质特征。
所以文学的民族特性的发展愈鲜明、愈丰富、愈充分,就愈具有世界性。
既然文学如此,那么世界文化的繁荣更是离不开各民族的文化个性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其实是包含着竞争意味的,因为凡是民族的都想成为世界的,美国文化的传播就是实例。
正如著名拉美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所说:“文化必须自由地生长,不断地与不同的文化进行竞争。
只有这样,才能使它们革新、复兴,使其演进,并适应滚滚而来的生活潮流。
”对民族文化最好的发展和保护,就是让它到世界文化的大潮中经风雨、见世面,而不是像古董一样把它与世隔绝;封闭在玻璃瓶中的文化,即使保存得再好,也只是一幅供人观赏的风景而已。
所以,竞争的民族文化才是世界的。
我们属于某个民族,但同时我们又属于一个世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梦是世界文化繁荣之梦,是世界文化进步之梦。
以我们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力量是无法独自完成这个梦想的,我们只有根植于本民族的沃土,展现了民族的智慧,启迪并影响了其他民族的发展,共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带来正面的力量,才能为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今开放的中国,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她无穷的文化魅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正在被世界了解接受和认同。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愿我中华民族文化登上更高的世界舞台,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