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园幼儿园施工组织设计

奥园幼儿园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工程资料编制依据1、工程合同合同范围:工程施工图纸中所示的工作内容,包括土建、装饰、水电暖工程等。

2、工程施工图纸: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淄博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淄博奥林匹克花园44#楼幼儿园设计施工图纸。

4、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施工图集:二、编制内容及范围工程概况、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部署、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雨季施工保证措施,所需劳动力及机械设备,材料的计划安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横道图,现场用水,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等。

第二章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淄博奥林匹克花园44#楼幼儿园,建筑面积4094平方米,建筑层数:三层,东西长度为51.4米,南北宽度为30.200米,总高度为11.25 米。

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淄博奥林匹克花园44#楼幼儿园勘察单位:淄博松龄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淄博四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淄博奥林匹克花园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高青县建筑安装总公司监理单位:山东振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位置:淄博市临淄区太公湖畔开工竣工时间:自2008年08月03日开工至2009年03月20日竣工质量等级:合格安全等级:市级安全文明工地主要技术指标2、施工条件:3.1场地平整:施工现场采用铲车、挖掘机进行平整,达到施工放线要求。

3.2场区路面:采用3:7灰土做地基处理,随后做15CM厚C20混凝土路面,做工程交通道路(道路宽为5.0米),场区内其他临时道路采用10cm厚屑。

3.3施工现场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电源施工单位引至施工现场总箱,由施工单位进行临时线路敷设。

3.4项目部劳动力已落实保证工程有充足的人员进行施工(详见附表)第三章施工现场组织及安排(一)项目部的组织机构项目部代表公司对该工程项目部的质量、施工进度、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核算等。

项目经理是项目部的最高管理者,按照公司授权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

由项目经理、施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最高管理层对整个项目部行使管理和决策职能。

同时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管理,行使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职能。

施工员负责进度控制、安全控制、组织协调及生产指挥等。

(二)项目部的人员配备1)项目经理为保证该工程优质高效的建成,让业主满意放心。

我公司选派具有二级项目经理资质的王荣升同志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

该同志具有丰富的框架及砖混结构建筑施工经验,近年来,先后组织施工有工程多次获优质工程,市级文明工地。

其所领导的项目部是一支社会信誉好,作风过硬,善打硬仗的队伍,完全有实力承建该工程。

2)施工员的职责负责统筹施工现场各工序的穿插配合,各工种人员的调配与其它人员工作的具体安排。

3)技术员的职责负责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制施工方案新技术的应用和培训,测量、计量和试验检验,工程技术的复核,验蔽工程的验收,编制材料和机具设备使用计划,落实安全措施,参加质量检查与评定及施工技术资料归档等工作。

4)材料员职责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要求,负责材料、设备和工具的计划、采购、供应、和管理工作。

5)安装队长职责配合土建的预留、预留工作,负责水、电暖和其它各安装专业的施工管理工作。

6)预算员职责负责工程的核算工作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成本和财务资金管理。

7)安全员职责负责项目部现场操作工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文明施工,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和有关问题的督促、整改和落实。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一、技术准备工作1、组织项目部的有关工程技术进行图纸会审,搞好技术交底,编制各分项施工方案。

2、依据工程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预算,做好工料分析。

3、根据现场情况建立轴线、高程坐标,并用砼做永久性保护,以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度。

二、施工机具及设备根据工程需要现场投入山东淄川生产的QTG25一台, QTG20一台,JZC350砼搅拌机两台,砂浆搅拌机二台,其它机械详见附表。

三、人员准备根据工程开前的总体计划,工程量及施工方案的要求,本工程拟投入各专业工工种及数量具体劳动力计划详见附表。

四、材料准备工程开工前依据施工图纸预算分析出材料用量,根据施工先后顺序做好进场计划安排。

第一节工期安排本工程日历天数天为保证工期按期完成,各工序必须合理安排,形成交叉流水作业,多创造工作面,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在机械设备、机具、劳动力配置方面,做到优势组合。

第二节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该工程质量为合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场地,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首先按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原材料试验及检测,规范未规定但施工中依据地方有关规定必须实验的材料(甲方供材)费用由业主负责,分部分项工程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搞好每道工序检查验收。

第三节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为确保该工程达到“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标准,我们将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完善工地安全设施,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搞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安全生产,确保目标完成。

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一节定位放线施工测量:1、建筑物轴线和高程的控制。

经市地质规划测量部门对建筑物进行定位及有关水准点的确定后,项目部将以此为依据及时建立施工轴线控制网和水准点,对楼横向设三条主要控制轴线即1轴12轴15轴,纵向设三条轴线即A轴G轴L轴,建立起轴线控制网,以保证轴线偏差不超过允许范围。

水准点确定后,将高程及引测到施工范围内,高程点应选择稳固,不再发生沉降,便于测量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进行标注。

2、基础及主体施工测量基础工程施工主要用经纬仪,水准仪对建筑物的轴线和高程进行控制。

主体施工中用经纬仪控制轴线依次由上向下传递到施工层,经复核无误后,再放测其它轴线,确保轴线位置正确。

3、主体工程施工中的高程传递:施工中,由下层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使层高、楼面、门窗口,室内装饰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方式,在一层最少应设立四个±0.000标高基准点,施工中以这个四个基准点为依据向上传高程。

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照规范规定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要求,正确埋没沉降观测点。

首次对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测定时,必须保证初测精度,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其高程。

主体工程施工时,每完成一层,应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主体完工后每月进行一次沉测,直至交工。

竣工后把沉降观测资料移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按规定对该建筑物仍应做沉降观测,第一年应每月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第二节土方工程1、施工条件本工程图纸设计为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下100mm厚的C15砼基础垫层,在开挖时因为独立基础之间剩余的土方量较少不好保留,为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采用机械大开挖的方式,挖至砂石层,采用满堂的形式。

2、施工准备:施工机械及工具:挖掘机、铲车、自卸汽车、铁铣、手推车、施工线、钢卷尺等。

3、作业条件:A)土方开挖前熟悉图纸,做好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并处理完毕。

B)本工程基础底面标高处于设计自然地下水位以上,基槽开挖前不必降水。

C)工程位置的定位控制桩,由淄博市规划局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标准标高控制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由当地规划处进行验线。

D)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操作工艺4.1开挖程序: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并进行清底。

4.2坡度的确定:本工程主楼部分基础土方开挖深度为-2.600米粉质粘土,基底深度为室外自然地坪下挖0.820米,放坡按国家规范进行放坡,放坡系数为1:0.72为防止土方流入基槽工作面宽为垫层每边各加50CM。

4.3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4.3.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4.3.2在土方外运时,应配合外运机械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料盘把土运到汽车上,以便及时用自卸汽车拉走。

4.4修理边坡及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超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仔细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4.4.1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4.4.2开挖基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土需要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

5、成品保护5.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桩板上休息。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5.2施工中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基底超挖:开挖地槽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基底保护:地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7、质量记录7.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7.3土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第三节地基钎探施工方法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施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具:砂:为一般中沙钢钎:用直径25mm的圆钢制成,钎头呈60度尖锥形状,钎长2.5m;采用钎探机打钎,锤重12KG。

2、作业条件:2.1基土已挖至基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钎探点距地槽四周30~50cm布置,探点呈梅花壮布置点距1.5米,深度依据图纸设计为2.1米。

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作业条件:3.1施工顺序:放线→探孔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拔钎→检查孔深→灌砂3.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放置图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

3.3就位打钎3.4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3.5拔钎:钎探机缓缓将钎拔出,没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次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移位:将钎探机移到下一位,继续下一孔位打钎。

3.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员和施工员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用钢筋捣实一次。

在灌砂前一定要先灌水试验,查看有无地下空洞,待灌水后无渗漏特快的孔,方可灌砂。

3.8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

4、质量标准4.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4.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5、成品保护5.1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