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和中亚
3.飓风 每年夏秋季节,在印度洋洋面形成的强烈发展的 中心附近风力达十二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形成飓风。 4.风暴潮 孟加拉湾呈喇叭状,天文大潮(农历初一或十 五),河流水位较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夏季风 或台风强劲。
例2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 重灾区。读下图,联系已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3)请你从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程措施两个 方面,分别为孟加拉湾预防风暴潮提出合理化建议。
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 风暴潮监测预报,或建立减灾决策系统。修筑堤坝。
【解析】该题是以孟加拉湾沿岸的风暴潮为情 景,考查南亚季风的活动规律、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自 然灾害的防治等内容。 (1)风暴潮是海水水位上升的一种现象。它与向 岸的西南季风和活跃在夏季的飓风呈正相关的关系。 (2)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除了自然灾害本身的 强度之外,还与灾害发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 件和科学技术条件有关。有些方面与危害程度呈正相 关的关系,有的则呈负相关的关系。解答此题应结合 孟加拉湾沿岸的实际地理状况分别加以叙述。 (3)地理信息技术属于自然灾害防治措施中的非 工程性措施,其作用是尽早发现灾害并尽早发出预 警。在平坦的沿海地区,防治风暴潮的工程性措施主 要是加固堤坝等。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国为孟加 拉国,该国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为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导致该国多洪涝灾害。
2.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巴基斯坦以印度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 为穆斯林 B.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C.恒河源出我国西藏,注入孟加拉湾,下游地 区小麦的种植面积广大 D.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3个,其中印度人 口最多 【解析】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南亚是印 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南亚地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其中印度人口最多; 恒河发源于印度,注入孟加拉湾,下游地区是水稻、 黄麻等种植区。
1.中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古今东、西方交 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近代新亚欧大陆桥。
亚欧大陆桥:连接亚洲和欧洲,太平洋和印度 洋,促进亚欧大陆经贸联系和民族、文化交流。
2.中亚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中亚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与干旱的气候有关;中 亚的采矿、冶金工业与其丰富的矿产有关;畜产品加 工业、纺织业与其他农产品有关。 (1)气候条件评价 气候优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气候劣势: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沙尘暴。 (2)水文特征:季节性河流、内流河和内陆湖、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夏季汛期、冬季 断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盐度高。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②地 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③气 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 少;④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 小,湖泊多为咸水湖;⑤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材料二 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 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 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 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石油、天然气 资源蕴藏最 (1)中亚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 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 管道运输 。 方式是___________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 低 ,其形成原 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_______ 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 。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 因。
北半球夏季(5~10月)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 节。此时飓风频繁;西南季风盛行;正值雨季,河流 径流量大。
(2)从地形、河流、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 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汛 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 人口众多,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考点2
南亚的自然灾害
1.水旱灾害 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而季风气候的 特征是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并且年际变化大。夏季 西南季风势力强弱和进退迟早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2.热浪 每年四、五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 度角大,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 朗,降水稀少,北部喜马拉雅山地阻挡,热气流不易 扩散,形成“热浪”。
(4)从气候分析,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 迎风坡,降水较多;从地表水分析,一是吉尔吉斯斯 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且在河流建有许 多水库,蓄积河水;二是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 丰富。
考点4
中亚地区的环境问题
1.沙尘暴与沙漠化 乱砍乱垦乱牧,植被破坏严重,加上气候干旱, 偏北风强劲,沙质土壤,疏松易被吹扬。 2.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 中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天 气晴朗,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沙质土地,下渗严 重;大量引水灌溉土地及工业和居民用水增加;水污 染及浪费严重等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河湖水位下降, 盐度升高,气候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3.土壤次生盐碱化 大量引水灌溉,且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升 降运动,引起地下水盐运动而出现。
例4 读中亚五国区域图和M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 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该地区气候特点是 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或冬寒夏暖),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形成该气候特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位置 (地形或大气环境) 等。 气温 , (2)影响锡尔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锡尔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考点3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 中亚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海洋水 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 候。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多内流河和内陆湖,阿 姆河和锡尔河是两条重要的内流河。干旱的气候特征 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在水源比较充足的河口地带,经 济、人口比较集中,加上光照强、热量丰富、土质疏 松,特别适合耐旱习性的棉花和小麦的生长。
(3)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大量开垦和引水灌溉导 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进一 步恶化,在农业生产中,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 施?
①退耕还草还牧(或生态退耕);②因地制宜,调 整农业生产结构;③合理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④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⑤加强全流域水资 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或合理分配好上、 中、下游水资源);⑥合理开采地下水;⑦加强农田 水利工程建设;⑧营造农田防护林,保护农业生态环 境。
考点1
பைடு நூலகம்
南亚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发展的条件
1.农作物的分布 农作物的分布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与地形、 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因地制宜。印度的耕地面积 很广,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各地气候、 地形等方面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相同。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分布地区是平原,降水充 足。主要分布在降水丰沛的东北部和半岛两侧沿海。
第二讲
南亚和中亚
(2013四川)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 风是(B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R河段( A)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小麦:耐旱力较强。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德干 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棉花:耐旱力较强。主要分布在有肥沃黑土、降 水较少、阳光充足的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低湿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地 势低平、气候湿热的恒河三角洲。 茶叶: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的雨水充足、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布拉马普特拉河 两岸),产量居世界首位。
3.中亚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沙质 土壤,土质疏松;可引水灌溉。 (2)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 4.里海石油 (1)里海沿岸国家 (2)石油运输 (3)石油产业
例3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 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亚地形图
①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 多;②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 大;③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④吉尔吉斯 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解析】(1)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适 合运输石油、天然气的最佳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运 量大,损耗小。 (2)因河水为淡水,巴尔喀什湖的西侧有河流注 入,所以湖泊的西侧盐度低、东侧盐度高。 (3)从位置分析,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 远;从地形分析,图中图例表明,地势东高西低,地 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从气候分析,因深居内陆,其 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 稀少;从河流、湖泊分析,因降水少,所以其河流多 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 从植被分析,因气候干燥,所以植被为草原、荒漠。
例1下图是某国轮廓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地点及原 因。 ④。西南风带来印度洋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 地形雨。 (2)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及判断理由。 西高东低。河流流向由西往东。 小麦 ,经 (3)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棉花 ,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种植该两种 济作物是_______ 农作物的自然原因。 地形平坦;降水少所以光照足;有灌溉水源。 (4)简述南亚季风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区域降水的因素。该 区域位于11° ~15° N之间,西部沿海,结合海拔高 度和河流分布可知,该地为印度西部的沿海地区。7 月份该地盛行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 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降水,1月份该地盛行东北季 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2)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地貌。R河段 位于山地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 所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 无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不会形成春汛;R河段位于 河流上游的高原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强烈,河谷以 “V”型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