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二)1、[2013·浙江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图1)图1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 9.3 4.77月气温(℃) 17.1 25.7(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2、[2013·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2(1)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图2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
你是依据图2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2)这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3、[2013·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毫米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3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4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3图4(1)指出图4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4、[2013·大纲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5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5)盛产小白杏。
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
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
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
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5、[2013·安徽卷]图6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图6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6、[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7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图7(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7、[2013·山东实验中学三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资源分布比较表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资源耕地资源64% 36%矿产资源59% 41%水资源19% 81%材料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和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图8)图8(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资源不如南方。
(2)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却经常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
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3)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4)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却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二)1.(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交通运输技术装备(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美国的棉花带主要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
我国新疆棉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多位于地形平坦的盆地地区。
新疆棉区距我国棉花消费市场较远,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故与美国相比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交通运输和技术装备等。
第(2)题,读图可知,美国西部地区等降水量线数值整体上由沿海向内陆变小,西北部等值线分布密集。
又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海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山脉西侧地处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山脉东侧为美国西部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受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
第(3)题,读表可知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夏季气温低于乙地。
又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分属大陆东西两侧。
甲地附近有寒流经过,且其东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
乙地附近有暖流经过且地势低缓无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
2、(1)乙地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
(2)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解析] 第(1)题,根据题中所给材料可知茶树适宜生长在降水较多、地形有坡度、便于排水的酸性土壤地区。
根据要求可知乙地适宜茶树生长。
第(2) 题,引起人口流动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3、(1)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解析] 第(1)题,通过图中地貌景观图可知P西部是海拔较高的贺兰山,在山麓河流出口处有一个明显的扇形堆积物,说明是山麓冲积扇或者是洪积扇,主要是由于河流中上游受流水侵蚀,河水携带泥沙到山口时,因流速减缓,泥沙堆积而形成。
第(2)题,根据等高线图上贺兰山走向与经线的关系,判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夏季银川平原盛行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受贺兰山阻挡抬升,多地形雨,给平原增加降水补给;冬季银川平原位于西北季风背风坡,阻挡了北方冷空气流入和沙漠入侵。
第(3)题,从等高线图可知,贺兰山山顶大部分海拔超过2000米,并且坡度较陡,适合发展林业,一方面有利于防风固沙,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水土;山麓地带海拔较低,年降水量较少,气温较高,适合发展畜牧业;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河网密集,灌溉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河流湖泊适合发展渔业。
第(4)题,应该从农业区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水源、土壤、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质量、市场、种植历史、劳动力等。
4、(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
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及水源等方面考虑,评价类的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作答。
第(2)题,主要考查杏核异地加工的原因(区位)。
要从产品的特点及品质、交通、市场、劳动力素质(技术、经验)、工业的协作条件等方面分析说明。
5、(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解析] (1)种粮易引起植被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需针对陕西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进行分析。
合理的农业发展的作用需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分析。
6.(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解析] 第(1)题,图(a)中只有天然次生林、灌丛,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此时天然次生林、灌丛下面地下水水位高于沼泽地,则可稳定为沼泽提供水源。
具体过程为树叶、树冠、树干等截留降水,阻挡地表径流,致使地表水流速减缓,增加雨水下渗量。
第(2)题,对比分析图(a)与(b),天然次生林、灌丛稀疏,原有一部分天然次生林、灌丛生长地被速生桉代替,而图中沼泽明显萎缩。
原因是速生桉下面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且低于沼泽地的水位,速生桉生长需要消耗大量地下水。
第(3)题,题干中明确说明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从速生桉本身条件分析,加上西南地区较贫困与落后,人口较多,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