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工作制度
1.统一计划从中心血站领取血液的数量,品种和规格。
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管理血液出入库,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库血不够急诊取血时,电话通知血站时要详细说明血型及血量。
到血站取血时要写清楚取血联系单,以免取错血。
2.建立血液进出库核对登记及血库冰箱温度、室内卫生、消毒登记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
按消毒技术规范对储血冰箱严格消毒管理,尽量减少冰箱开启次数。
定时观察冰箱温度并做记录。
发现故障及时修理,或将存血移置备用冰箱内,或立即报告血库负责人员及时处理。
合理储血,科学管理,杜绝浪费、滥用。
3.冰箱内A、B、O、AB各型血应分开竖立存放,血袋排列应按采血日期先后由前向后排放。
每日应有交接班记录交清当日入库、出库、储存血量。
4.储血期间禁止开袋,已输用的剩余血液或血浆禁止输用。
5.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连同病人血标本、输血申请单提前一天送血库备血,急救用血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标本试管上贴上标签,写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
血库人员在收到标本后,仔细核对,核查申请单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明确,联号是否一致,然后填上收到日期时间并签名,在标本接收记录本上登记。
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退回重新留取,必须保证标本准确可靠。
.输血会诊单、输血谈话记录、输血通知单、输血审核单、配血报告单留存在病历中。
6.第一次输注血浆的,需送定型血标本,以后输注血浆的免送标本。
特殊成分输注(如血小板、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需至少提早一天通知血库,以便同血站预约。
7.输血科(血库)接收标本做到三不收(血样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科别、姓名、年龄、床号不清不收;血型不清或不全不收)。
8.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配血双签字制度。
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 血型、采用聚凝胺法。
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
9.发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七对,发血者应与取血者共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袋签无污染不清,血液无溶血、无凝块、无污染,无血液过期现象。
交叉配血试验无溶血、无凝集。
血液质量如有任何异常,一律不得出库,待查明原因。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退还。
交叉配血后的病人与献血者标本保存7天,做好记录,以便查对。
(急诊
抢救病人要优先处理、优先供给,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10.积极宣传和指导临床使用成分血,成分输血率应≥90%。
提倡、指导临床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
配合医院血液管理小组每年至少二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培训。
11.用血原则:早先用、迟后用,以免造成浪费。
12.做好交班记录工作。
若有工作留待值班人员完成,血库人员在下班前必须口头向值班人员交待,并要在交班本上做好记录。
13.每天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及冰箱、水浴箱的温度记录,温度记录每天要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
经常观察库血保存情况。
14.做好输血反馈工作,积极听取临床意见,总结经验,减少输血反应,达到安全用血。
血库要记录每一输血病人输血后有无反应等情况,每月至少一次到临床了解输血情况。
输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输血科负责人职责
1、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输血检验、教学、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
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做好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保证输血安全。
4、参加部分疑难输血检验讨论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输血检验质量,开展质
量控制工作。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搞好进修、
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6、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7、制定本科科研规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
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
进各种检验方法。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二、输血科主管技师职责
1、在输血科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输血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2、参加输血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的输血检验质量,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
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各类技术
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本科研规划,督促实施。
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
各项检验方法。
5、指导或参加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做好临床用血开源节流,
计划用血与输血会诊工作。
向患者家属宣传输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与输血后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大力倡导自体输血,家属互助献血。
三、输血科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与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
3、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4、指导或参加采血、血浆制备和输血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研究和改进输血方法。
5、参加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做好临床用血开源节流、计划用血工作,向患者家属宣传输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与输血后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6、负责血液、试剂、耗材的贮量管理以及试剂耗材的申购。
7、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8、领导血库人员的业务学习,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检查或填写血库各
项登记、统计。
四、输血科技士职责
1、在输血科技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严防差错
事故。
3、负责冰箱的管理,血液的储备,血液质量的鉴定。
4、负责药品器材及其它物品的保管工作。
5、负责无菌室的消毒工作,并定期鉴定室内的无菌情况。
6、负责输血器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7、负责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
8、保持工作室的整洁卫生。
临床用血管理流程 由临床医师根据病人情况,认真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 单,要求输血目的与输注成份相符。
由护士到病房,核对病人的各项信息,抽取血标本,填好信息, 贴好标签。
由卫事中心人员到病房收集血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一并送到 输血科,与输血科人员一起核对病人的各项信息,准确无误后,
做好标本接收登记。
输血科工作人员仔细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的信息是否相符,确 认无误后,根据用血和备血,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交叉配血,同时做好发血登记,通知临床护士或卫事中心人员(值班时间)取血。
由护士或卫事中心人员(值班时间)到输血科取血,将血液成 份与病人的病历一起拿到病房,再次核对各项信息,无误后进
行输注。
密切关注输注的整个过程,认真记录输注开始时间、输注后前15′的情况、输注完毕时间,认真填写有无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并及时送交输血科,同时将交叉配血报告单附于病历。
临床用血申请 采集血标本 标本的接收与运输 交叉配血 血液的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并将交叉配血报告单附于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