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华夏之祖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审核:组别:教师评价:
课题
第3课华夏之祖
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任务一:阅读第12~14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炎黄战蚩尤”是怎么回事?
时间:
主要人物:
主要战役:
结孙”?
3、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衣食住行方面:
文化艺术方面:
任务二:阅读第14~15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黄帝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哪些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2、夏朝的建立
背景:
时间:
人物:
地位:
影响:
知识超市:
1、奴隶社会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历史的一个大进步。但同时,奴隶制度也是一个最野蛮的制度,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广大奴隶的遭遇就可以很明显地说明这一点。
七、训练验收
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
A、炎帝B、黄帝C、舜D、尧
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黄帝B、尧C、舜D、禹
3、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B、禅让制被破坏
妻嫘祖,教养蚕,黄帝嫘祖做贡献,文字创,乐谱编,人文初祖美名传。
黄帝后,尧舜禹,黄河首领最杰出,尧爱民,更俭朴,房子简陋衣饭粗,
舜宽厚,禹同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建夏朝,国家出,文明时代刚起步。
八、检查学案
九、教与学反思
4、展示(15分钟)展示学习成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解释、共同提高)
1、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什么是禅让制?实质是什么?
3、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4、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5、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2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四、学习程序:
1、独学(10分钟)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75%。
2、对学(5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85%。
3、组学(5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一、情景导入: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尧、舜、禹
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B、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C、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六、小结
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东蚩尤,涿鹿战,炎黄败尤把盟联。
互促进,共发展,华夏渐成族主干。建宫室,造车船,挖井制衣基础奠,
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禅让制”
2、归纳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
【学习重点】:黄帝是------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贫富分化的出现
4、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B、禅让制被破坏
C、禹建立了夏朝D、社会生产的发展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