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报告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 12级机制二班姓名:刘 * * 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2014年10月11日前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更真实地学习数控技术,第八九周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校内实训,两周的学习能使我对数控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到更多实践中数控知识和技术。
关键字:工业生产、机械机电、数控目录一.实训目的------------------------------------------------------(3)二.实训意义------------------------------------------------------(3)三.实训过程----------------------------------------------------(4)四.实训图和程序---------------------------------------------(12)五.实训总结-----------------------------------------------------(23)六.刀具卡片-----------------------------------------------------(24)实训目的与要求:为了提高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械制造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对先进的数控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实习,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更好的吸收并灵活的应用到工作中。
通过实训,让学生:1.掌握数控车床手工程序编制的方法和步骤;2.控车床上典型零件程序编制的特点;3.学会程序调试和试运行;4.熟悉零件加工;5.熟悉数控车床操作、维护、保养;6.熟悉各种车床用刀具刃磨。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实训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涉及到《数控编程》《PROE机械制造》等,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
通过《数控编程》课程设计实训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箱体和型腔壳体类零件,能独立完成零件的实体造型,绘制工程图,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分析加工工艺,独立完成数控编程,最终完成零件的加工。
本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绘图能力,编程能力,还可以锻炼其机床操作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计算机绘图能力及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自动编程的技能。
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程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最终达到能够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3.1工艺分析3.1.1零件图3.1.2 分析零件图毛坯尺寸:80mmX80mmX30mm未注公差允许误差±0.07,曲面表面残留高度≤0.1,零件加工部分为腔槽和曲面加工,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考虑到手工编程不便且易出错因而采用自动编程。
采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FANUC仿真系统适切加工)。
3.1.3工件的装夹(1)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顺序有很大影响。
合理选择定位基准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还能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在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时,正确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位基准选择的好坏,影响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
①基准重合原则。
为了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方便编程,应选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尽量使工序基准、定位基准、编程原点三者统一。
②便于装夹原则。
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定位、夹紧机构简单、易操作‘敞开性好,能够加工尽可能多的表面。
③便于对刀原则。
批量加工时在工件坐标系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保证对刀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所以本工件选取底面和做断面为定位基准。
(2)装夹方式的选择为了工件不致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要,工件的装夹不仅影响加工质量,而且对生产率,加工成本及操作安全都有直接影响。
这里选择工艺板进行夹紧。
3.1.4切削用量的选择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
在制定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定。
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的目标确定,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低的目标确定。
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零件切削深度为5,采用平底刀二次铣削,每次铣削深度分别为为2和3。
3.1.5加工路线铣刀需多次加工完外轮廓。
3.1.6刀具分析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用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应选高速钢立铣刀,对一些主体型面和斜角轮廓形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鼓形刀、锥形刀和盘形刀。
曲面加工常采用球头立铣刀,但加工曲面较低平坦部位时,刀具以球头顶端刃切削,切削条件较差,因而采用环形铣刀。
因此,本零件选用端铣刀。
3.1.6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刀具究竟从什么位置开始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呢?所以在程序执行的一开始,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下开始运动的位置,这一位置即为程序执行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所以称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
此起始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改点又称对刀点。
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
对刀点设置原则是: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
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实际操作机床时,可通过手工对刀操作把刀具的刀位点放到对刀点上,即“刀位点”与“对刀点”的重合。
所谓“刀位点”时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车刀的定位点为刀尖或刀尖圆弧中心。
平底立铣刀是刀具轴线与刀具底面的交点。
球头铣刀是球头的球心,钻头是钻尖等。
用手动对刀操作,对刀精度较低,且效率低。
而有些工厂采用光学对镜、对刀仪、自动对刀装置等,以减少对刀时间,提高对刀精度。
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
所谓“换刀点”是指刀架转动换刀时的位置,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换刀时不碰工件及其他部件为准。
3.2具体加工3.2.1制定加工路线根据题目要求选择80mmX80mmX30mm的毛坯制定出合理加工路线。
3.2.2对刀方法首先开机,并将X、Y、Z三轴回参考点,接下来先对X轴,将机床从参考点位置移到机床中间位置,装好基准刀具和塞尺;移动刀具在毛坯的左端面碰下,记录下该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值,然后抬刀,将刀具移至工件的右端面,记录下该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值,将左端面记录的X值加上右端面的X值除以2,将得到的值输入到G54的任一坐标系中,此时X方向上对刀就对好了。
注意在对刀是入的坐标系和你编程时调用的坐标系应是同一坐标系;Y轴的对刀和X轴的对刀一样;Z轴的对刀:在对Z轴之前,把塞尺和基准刀具拆下了,在主轴上装一把程序中用到的刀具,将刀具移到工件的上表面,主轴转起来,当看到第一丝铁屑时,记录测量数据,直接将机床坐标系G54中的Z值输入到该坐标系中,对刀就完成了。
现在就可以进行试加工了。
3.2.3加工步骤加工步骤如下:(1)打开“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的界面,选择“SINUMERIK 802DM”,点击【运行】,就可得到下图的界面,如图1所示。
图1(2)对刀。
点击如图2界面右上角的“<<”,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界面。
点击“OFFSET PARAM”,会出现【刀具补偿数据】界面,设置如图3所示。
图2 图3点击图3中的【零点偏移】,出现如图5所示的界面,数据设置如图4【G54行的数据,是经过对刀后测量的,填写后,需点击右列的“改变有效”进行保存】。
图4(3)写程序。
点击图3中“PROGRAM MANAGER”按钮,出现如图5所示的【程序管理】对话框,点击【重命名】,如图6,输入程序名“KEXUE”,点击【确认】即可。
图5(4)导入程序。
点击“KEXUE”,点击右列的【打开】,导入编好的程序段,如图7图6图7图8(5)加工。
点击图标更换工件,具体操作设置如图9所示,点击【确定】即可。
回到界面图8所示,点击【主轴启动】,即可得到如图10所示的图形。
图9 图10第四章实训图和程序4.1 实训图4.2程序G54 T01M03 S800G00 Z5X-40 Y-45G41 G00 X-30.3Z-3G01 Y30.3 F180X30.3Y-30.3X-30.3G00 X-30.3 Y-45Z-6G01 Y30.3X30.3Y-30.3X-35G00 X-30.3 Y-45Z-9G01 Y30.3X30.3Y-30.3X-35G00 X-30.3 Y-45Z-12G01 Y30.3X30.3Y-30.3X-35G00 X-30.3 Y-45Z-15G01 Y30.3X30.3Y-30.3X-35G00 X-30.3 Y-45Z-17.7G01 Y30.3X30.3Y-30.3X-35Z5G00 X0 Y-40Z-3G01 X-14.8 Y25.3X-25.3 Y-14.8Y14.8X-14.8 Y25.3X14.8X25.3 Y14.8Y-14.8X-14.8 Y-25.3X-30Y-30Z5G00 X0 Y-40Z-6G01 X-14.8 Y25.3X-25.3 Y-14.8Y14.8X-14.8 Y25.3X14.8X25.3 Y14.8Y-14.8X-14.8 Y-25.3X-30Y-30Z5G00 X0 Y-40Z-9G01 X-14.8 Y25.3X-25.3 Y-14.8Y14.8X-14.8 Y25.3X14.8X25.3 Y14.8Y-14.8X-14.8 Y-25.3X-30Y-30Z5G00 X0 Y-40Z-12.7G01 X-14.8 Y25.3X-25.3 Y-14.8Y14.8X-14.8 Y25.3X14.8X25.3 Y14.8Y-14.8X-14.8 Y-25.3X-30Y-30G00 X-6.3 Y-40Z-3G01 Y-12.3G03 X-12.3 Y-6.3 CR=6.3 G01 X-25.3Y6.3X-12.3G03 X-6.3 Y12.3 CR=6.3 G01 Y25.3X6.3Y12.3G03 X12.3 Y6.3 CR=6.3G01 X25.3Y-6.3X12.3G03 X6.3 Y-12.3 CR=6.3 G01 Y-25.3X-30Y-30Z5G00 X-6.3 Y-40Z-4.7G01 Y-12.3G03 X-12.3 Y-6.3 CR=6.3 G01 X-25.3Y6.3X-12.3G03 X-6.3 Y12.3 CR=6.3 G01 Y25.3X6.3Y12.3G03 X12.3 Y6.3 CR=6.3 G01 X25.3Y-6.3X12.3G03 X6.3 Y-12.3 CR=6.3 G01 Y-25.3X-30Y-30G00 Z5X-40 Y-45G41 G00 X-35Z-18G01 Y35 F100X35Y-35X-30Y30X30Y-30Y-45Z5G00 X-25 Y-35Z-13G01 Y14.5X-14.5 Y25X14.5X25 Y14.5Y-14.5X14.5 Y-25X-14.5X-25 Y-14.5Y25X25Y-25X-30G00 Z5X-6 Y-30G01 Y-12G03 X-12 Y-6 CR=6G01 X-25Y6X-12G03 X-6 Y12 CR=6 G01 Y25X6Y12G03 X12 Y6 CR=6 G01 X25Y-6X12G03 X6 Y-12 CR=6 G01 Y-25X-12Y-12X-25Y12X-12Y25X12Y-12X25Y-12X12Y-45G40 G00 X-45Z5M05M30第五章实训总结通过此次实训的学习使我对数控编程的掌握从当初的朦胧不懂到如今的熟悉并会操作机床,熟练的运用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所规定的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编制一般简单零件的加工程序,并在相应的模拟数控机床上进行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