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请结合中国周边形势变化,谈谈你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理解

请结合中国周边形势变化,谈谈你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理解

“国家安全”的概念,应该是“安全边界”和“边界安全”两个概念的统一。

“安全边界”是国家利益边界,利益走向哪里,国家的安全边界就应该在哪里。

自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的国家利益就与世界利益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已从一个封闭和自守家门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和世界性的国家,这时的中国国家利益边界的扩展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在当今世界,大国政治是主导世界各地地缘政治体系变化的主导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缘政治体系同时也是大国政治力量的空间分布。

大国之所以为大国,不仅在于它的物质总量,而在于这些物质所能转换的力量及其发挥的空间总量。

小学生都知道要在两人课桌中间划条界线,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

国家也是这样。

从19世纪的维也纳会议到20世纪的巴黎和会及雅尔塔会议,都是胜利国家地缘空间的分割会议。

在雅尔塔会议上邱吉尔与斯大林底下交换的也就是双方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与会者都明白这个道理。

这说来不好听,但却是一个古老的事实。

应当说明的是,大国的地缘政治空间划分历来都是军事较量而非嘴皮子争吵后的结果,这与动物世界比没有多少变化。

台湾是中国一个尚未统一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出入太平洋,实现其海权利益的东海前沿基地。

统一台湾,中国就彻底突破了自冷战以来美国在西太平洋构建的旨意是封锁中国的环岛锁链,其意义比美国获得夏威夷的意义巨大。

统一台湾,中国北可遏制日本军事对中国东北再次觊觎的可能;南可与海南省一道形成巨大的钳型保护着中国南沙主权诸岛屿,并由此对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海运安全产生有效的保障;西可扩展中国东南安全空间,对中国东
南沿海黄金经济带形成前锋拱卫。

中国的统一进程还与中国的海权实现进程相一致,这决定了统一台湾是中国发展不可绕行的门坎。

台湾不收回,南沙则不保。

如果说南中国海地缘政治的关键是马六甲海峡,那么,对中国而言,中国主权范围内的南沙诸岛则是中国实现中国南海海权利益的关键。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南中国海区必然要有自己的海上基地。

如果钓鱼岛和台湾回归祖国,则中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安全利益就有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