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山东省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

(整理)山东省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

山东省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加油站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加油站的安全评价。

本导则所称“加油站”为GB50156所规定的“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以及车用乙醇汽油的专门场所”。

本导则不适用于撬装式加油装置、农村加油网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

所有引用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并应按最新版本修订本导则的相关条款。

安全评价时,可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报告的实际评价内容,引用未列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省政府令(2002)第141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管二字[2002]103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6〕52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新建与改建车用乙醇汽油加油站设计施工验收规范》DB37/593-2005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门《关于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的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5]101号)山东省安监局等四部门《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建设部、交通部、质监总局〈关于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的通知〉》(鲁安监发[2005]95号)《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AQ3001-20053 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3.1经营单位应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3.2新设立的经营单位应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3.3经营单位应持有经营场所、经营设施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文件。

3.4经营单位应持有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或批准文件。

3.5申请换证的经营单位应持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 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4.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4.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4.3《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5 安全评价程序5.1前期准备工作5.1.1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委托书,索取本导则第3章及附件F所列资料文件。

5.1.2与被评价单位签订安全评价合同。

5.1.3组建安全评价组,了解被评价单位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

5.2现场检查和评价5.2.1查验被评价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

5.2.2根据现场实际,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可能影响的范围。

5.2.3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一般可划分为:a)安全管理;b)站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c)加油工艺及设施;d)其它设施。

5.2.4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现场情况,应用《加油站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见附录A),对现场设施、装置和防护、管理措施进行检查评价;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

5.2.5提出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a)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b)站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c)加油工艺及设施方面的对策措施;d)其它设施方面的对策措施。

5.3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确认已整改项符合要求。

5.4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6 安全评价报告内容和要求6.1安全评价报告内容6.1.1安全评价的依据。

6.1.2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其中对周边情况的描述应具体,并列表说明周边的安全距离。

6.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单元的划分。

6.1.4加油站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

6.1.5分析评价。

6.1.6安全对策措施的建议。

6.1.7整改情况复查(见附录B)。

6.1.8评价结论a)符合安全要求;b)基本符合安全要求;c)不符合安全要求。

6.2安全评价报告要求安全评价报告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数据完整,查出的问题准确,提出的对策措施具体可行,评价结论客观公正。

7 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7.1封面(见附录C)7.2封二(见附录D)7.3安全评价机构资格证书复印件7.4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见附录E)7.5目录7.6正文7.7附件7.7.1安全评价委托书复印件7.7.2企业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7.7.3有经营和储存场所、设施产权或租赁证明文件7.7.4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或批准文件复印件7.7.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7.7.6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复印件7.7.7经营和储存场所消防验收文件复印件7.7.8新建、改建、扩建的乙醇汽油加油站的验收文件复印件7.7.9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报告复印件7.7.10被评价单位的周边环境示意图、平面布置图和有代表性照片7.7.11提供资料目录(清单)附录A:加油站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一、安全管理二、站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三、加油工艺及设施四、其它设施--------------------------注:⒈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

标注“A(B)”的:属2002年7月1日以后新建(含就地或异地迁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按“A”;之前的按“B”。

⒉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⒊基本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5项(含5项)以内不合格,并且不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

⒋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有1项否决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超过5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未超过5项不合格、但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

附录B:整改情况复查表(被评价单位名称)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主要负责人:×××经办人:×××联系电话:×××××年××月××日(被评价单位公章)附录D:(被评价单位名称)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法人代表:×××审核定稿:×××评价组长:×××××年××月××日(安全评价机构公章)附录E:项目名称:×××加油站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评价组长:×××(资格证书号:APR-×××-×××)签字评价组成员:×××(资格证书号:APR-×××-×××)签字×××(资格证书号:APR-×××-×××)签字×××(资格证书号:APR-×××-×××)签字报告编制人:×××(资格证书号:APR-×××-×××)签字报告审核人:×××(资格证书号:APR-×××-×××)签字技术专家(列出各类技术专家名单)附件F:被评价单位应提供的资料1 被评价单位应提供的有关文件和资质证明材料1.1本导则第3章要求提供的文件和资料复印件;1.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1.3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1.4经营和储存场所建筑物消防验收文件;1.5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报告;1.6新建改建的乙醇汽油加油站的验收合格证。

2 被评价单位应提供的检查资料:2.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新、改、扩建加油站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文件;2.3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储存场所在当地安监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2.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在当地安监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2.5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证明文件、资料;2.6单位的平面布置图、照片、周围环境图;2.7设施相关登记、检测等技术文件。

附录G:安全管理制度参考目录1 安全生产责任制1.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1.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3加油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4计量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5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6油料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1安全检查制度;2.2安全奖惩制度;2.3教育培训制度;2.4消防管理制度;2.5事故管理制度;;2.6设备管理制度;2.7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2.8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9 装卸油安全管理制度;2.10交接班安全管理制度;2.11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2.12成品油储存保管制度及加油站养护制度;2.13安全用电管理制度;2.14动火安全管理制度;2.15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16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 加油操作规程;3.2 接卸油操作规程;3.3 人工计量操作规程;3.4巡检岗位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