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

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

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
为规范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作业情况,根据相关规范和技术文件,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施工管理工作。

三、术语及定义
1.灌注桩后压浆技术(PressureGrouting):利用耐震压浆料填充灌注桩空隙中,实现对整体结构的加固以及灌注桩工作面采力传递的技术。

2.压浆料(Grout):指胶凝材料,由硬化剂、水态凝胶液体(or 水泥组分)、粉末材料、填料、增强材料等构成,具有流动或喷射性,硬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及坚固性的凝胶状物质。

3.灌注桩(Grouted Pile):指将压浆料放入灌注桩内并硬化的混凝土桩,用于桩顶传递排水的灌注桩。

四、压浆材料
1.应用的压浆料应经过质量检验,其性能、抗压强度、流动度、均匀性、硬化时间、耐压及永久抗渗性等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2.压浆料应按压浆设计要求搭配,做到压浆料性质匹配、抗压等级分类、施工方法统一等。

3.压浆料的配制粉末料要正确,压浆材料随时间变化抗压强度应经常测试,应保持均匀性及流动性。

五、压浆施工
1.压浆施工前,应进行抗压检验,确保施工强度和抗压等级达标。

2.压浆施工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并分层施工,连续施工,使施工压力平均。

3.压浆施工中应进行施工参数检验,主要涉及压浆深度及其压力、压浆料抗压强度、流动度等。

4.压浆施工完毕应改变压浆料的厚度或颜色,使现场监测和检查更加方便,以确保安全。

六、施工质量管理
1.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及时分析和汇总压浆工程的施工进展情况,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质量。

2.应设置施工质量检查人员,对压浆施工前后各个铰链环节进行抽查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施工效果,及时纠正和改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应按照施工计划定期进行压浆施工后的抗压试验,检查压浆料抗压性能,确保施工质量。

七、安全
1.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和交通管制规定,以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期间,应做好临时工作面的包围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3.应严格遵守消防安全及危险源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以确保安全施工。

八、违纪处理
违反本规程规定,发现有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问题,应立即停工整改,并对相关人员实施处罚,以确保施工质量。

九、结束条款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负责审核单位及时跟踪和督促本规程的实施情况,每年一次全面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