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培-…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培-…

中国传媒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博士生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指南
课程简介:
主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持人:荆学民教授刘东建副教授
主持人简介:
荆学民,教授,哲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政治传播”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明”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先后从事哲学、政治学、传播学几大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多年来在信仰理论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是我国研究信仰的著名专家之一,在我国学术理论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对于政治传播的研究也引起学界关注。

2011年上半年赴美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政治传播中的宗教因素”课题。

主讲博士生课程《政治传播研究专题》、《政治学研究专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硕士生课程《政治哲学专题讲座》、《政治学理论前沿》、《西方宗教文化》、《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当代政治思潮》等;
近年主要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广协高校传媒基地研究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信仰研究”、“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主体意识研究”等多项。

先后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人类信仰论》、《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等多部学术著作。

在《求是》、《哲学研究》、《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南开学报》、《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哲学动态》、《学术季刊》、《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求是学刊》、《人文杂志》、《中州学刊》、《晋阳学刊》、《学术论丛》等CSSCI以上权威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论点摘要8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38篇。

刘东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思政部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
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研究生)等。

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发展理论、政治传播研究等。

拟请专家及介绍:
秦宣,现任教育部《教学与研究》主编,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人选,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在国家级或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近百篇。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1995年7月到中央编译局工作至今,现任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局机关党委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政治理论和中国当代政治研究。

先后出版专著4部、合著6部、编著3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课题10余个。

孟建伟,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作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论科学的人文价值》等。

王新生,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

长期关注市民社会研究,著述颇丰。

鉴传今,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有《主体的消解与复归》、《东方文化的解构与重建》、《喧嚣与骚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走向“沉沦”的哲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问题》等。

李文阁,博士,现为《求是》杂志社副编审,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专著3部),有4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

杨光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制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
比较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所所长,兼任政治学系主任。

崔新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曾任任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学会副秘书长。

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会科学理论优秀人才“百人工程”。

现任职于北京市委宣传部。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讲座课程拟请专家计划主持人姓名:荆学民、刘东建电话:、
电子信箱:
课程要求及说明:
1、上课时间与地点:
上课时间:2013年9月--11月(二至九周每周二下午13:30—17:00)
上课地点:新图书馆报告厅(二层西侧)(如有变动,请查阅研究生院网站)2、课程考核方式:
(1)出勤占20%
(2)课程汇报ppt演示(选题尽可能与课程期末论文选题保持一致):每人十五分钟,相关教师点评,占30%
(3)论文:每篇5000字左右,占50%
论文选题由学生自定,在不超出课程所涵盖的研究领域内鼓励与专家讲座的内容相关联(建议参考专家所推荐的阅读书目)。

论文格式应以学术期刊网的论文发表格式为标准(含摘要、关键词、注释)。

论文写作规范强调认真遵守学术道德,严格禁止剽窃抄袭,发现者后果自负。

(详情请认真阅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手册)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30日,下午5点前
论文提交地点:研究生院作业提交箱
提交方式: 一式两份打印稿,附作业提交单(研究生院培养网站下载)
3、助教姓名:杨倩副教授林璐茜(研究生)
联系电话:
请同学们随时关注研究生院网页,对于课程有何期望、建议或意见同学们对于课程有何期望、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至:公邮:
附:课程阅读书目
高放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08月
蒲国良主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宗良、林勋建、叶自成主编:《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冯宋彻主编:《当代社会思潮名家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英)斯图亚特•汤普森著,贺和风、朱艳圣译:《社会民主主义的困境》,重庆出版社2008.7 〔美〕佩里•安德森著:《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0. 08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学习出版社2010.6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06月
段忠桥著:《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段忠桥著:《理性的反思与正义的追求》,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段忠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08月
(美)伯特尔·奥尔曼编,段忠桥译:《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争论》,新华出版社2000
(英) G.A.科恩(G.A.Cohen)著,段忠桥译:《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美】理查德曼著,彭锋等译:《哲学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李文阁著:《复兴生活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1
陆学艺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李培林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