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答案【篇一:33镜泊湖奇观】[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嫉妒、峭拔、耸峙、万斛、欣欣向荣”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用“总起分述的结构式”说说第四、第五节的内容。
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景观之“奇”。
[教学重难点]1、三至五小节为本课的学习重点,通过诵读让学生了解镜泊湖景观奇在何处。
2、能在学习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能用“总起分述的结构式”说说第四、第五节的内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都很喜欢听故事吧?那老师现在就给你们讲个神话故事。
在我讲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两个词语,因为等会儿它们会出现在故事中。
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
这件事传到天庭,引起王母娘娘的嫉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
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它掉哪儿了呀?(媒体:地图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2、是呀,宝镜掉下来,大地为之一震,呀!宝镜变成了(镜泊湖)。
(板书:镜泊湖)3、当然章老师刚才说的只是一个关于镜泊湖的美丽传说,那么镜泊湖的真正成因是什么呢?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第三节4、揭示课题“镜泊湖”,不仅是一个拥有美丽传说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拥有神奇景色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随作者走近镜泊湖,去欣赏镜泊湖奇观。
(板书:奇观)二、整体感知1、这里的“观”意思是(景象),“奇观”就是(神奇的景象)。
那么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镜泊湖的哪些奇观呢?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板书:镜泊湖景色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三、品读(一)学习第三节1、下面让我们先去看看镜泊湖的奇景吧!2、出示第三节3、师引: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板书:朴实绮丽)(媒体:第一句变红)4、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说它绮丽多变是因为?出示:镜泊湖景色自然朴实,。
镜泊湖景色绮丽多变,。
5、指导朗读(1)出示(图片):镜泊湖景色自然朴实,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
指名1,齐(2)那么镜泊湖的绮丽多变又表现在哪里呢?出示(图片):镜泊湖景色绮丽多变,四周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真是美不胜收。
师指图说:瞧,镜泊湖四周(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耸峙”就是(高高地耸立),湖中(倒影奇幻),真是太美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生:美不胜收)。
男女生读。
6、镜泊湖的景色不仅自然朴实,而且绮丽多变,这一小节都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的,这样的结构叫做(“总分式结构”)。
总起句由我来读,其余的你们来。
7、出示::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
除了(),这里没有(),只有()山岩,()湖水,()花树,()林海。
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湖心(),湖中(),真是()。
(齐)(二)学习四、五小节过渡:刚才我们一同领略了镜泊湖的朴实绮丽的景色,现在让我们去镜泊湖的两个著名景点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游览一番,看看它们又“奇”在何处。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1、第四节(1)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生交流。
随机:“跌”把水往下流时那种突然的样子描绘出来了。
“抛,溅”极富动感。
★这里有个字“斛”,它是旧时的量器,方形,口小,底大,“万斛珍珠”意思是说(珍珠很多很多)。
这里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把那瀑布比作(万斛珍珠、千朵银花),那气势如同(千军万马),读了这些词句你有什么感觉?你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雄伟壮观、一泻千里、滔滔不绝、飞流直下)(板书:雄伟壮观)★到底是不是像作者写的那样呢?想不想看一看?(播放录象)边看边引说:湖水一到陡崖,(突然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
★看完了录象,再看看这些文字,你觉得作者描写得怎么样啊?★是呀,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上了恰当而生动的比喻,把吊水楼瀑布那雄浑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极富动感,作者描写地如此精彩,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得非常精彩。
(指名2)★师引:本来??同幽静??对照。
这里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吊水楼瀑布的“奇”,看看还有没有“奇”的地方啦?(2)这里地处北国??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由于瀑布流水处在剧烈的运动中,即使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下也从不结冰。
(3)底部岩石??深潭。
★“蚀成”说明什么?(时代久,慢慢腐蚀的过程,水冲力大。
)2、第五节(1)森林长在火山口里,这里有七个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约500米,深约100米。
(33层楼的高度大约是100米,据此可见,火山口非常大。
)★难怪,游客们爬上??令人心惊。
(2)谷底阴暗潮湿,但林木却欣欣向荣。
(板书:欣欣向荣)也就是说林木长得非常(茂盛)。
★这是怎么回事?★正因为火山长期没有喷发,火山岩逐步风化,同火山灰及沉积的浮尘积聚混合,形成了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所以即使谷底阴暗潮湿,林木也欣欣向荣。
(郁郁葱葱,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草木的)(板书:欣欣向荣)也就是说林木长得非常(茂盛)。
(3)里面的资源非常丰富。
(林中有??等野生动物)(4)小朋友交流得非常好,现在你能否根据第五小节的内容,用上我们学过的关联词,比如: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既??又??选一组说一句话呢?四、小结,用总——分的结构,说说四、五小节1、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自然景观果然奇特,名不虚传,我们不得不赞叹祖国的山河如此多骄!相信此时此刻,镜泊湖的奇观已深深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学着第三小节的样,用“总分式结构”选一处景观介绍一下。
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课文的内容都装进自己的脑子里。
(选一个说一说)2、出示句式:(1)吊水楼瀑布。
(总)。
(分)(2)地下森林。
(总)。
(分)五、总结谢谢你们精彩的介绍,镜泊湖奇景吸引了你,吸引了我,也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纷至沓来,历史上很多名人游览了镜泊湖后都留下了优美的诗篇。
我这儿有一首革命家董必武写的小诗,这首小诗,写出了作者对镜泊湖的赞美和热爱。
最后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读小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游览吧!板书:游镜泊湖董必武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
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
镜泊湖景色朴实绮丽吊水楼瀑布雄伟壮观地下森林欣欣向荣【篇二: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镜泊湖奇观-沪教版【小学学科网】】ass=txt>镜泊湖奇观[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和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奇观。
2、了解课文是怎样从静态和动态来描写镜泊湖的。
教学方法:导读法、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开火车读词语:消灾弭祸(词义)二、整体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镜泊湖位于(),是由于()而形成的,又因为(),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2)学生反馈,师板书: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1)镜泊湖最大特点是-----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2)师:你们看,这就是峭拔的山岩。
看看图,“峭拔”是什么意思?(山岩高而陡)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这就是——(生:自然朴实)(3)师: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然而它静得并不单调——引读:(四周??,湖心??,石岛??,湖中??,真是??。
)师:这样的景象就是——(生:绮丽多变)(4)师:这句话不改变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师:叠起的峰峦。
生:耸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看来作者的语言也像这镜泊湖的景色一样,并不单调,而是富于变化。
)(5)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镜泊湖自然而又多变的景观,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镜泊湖奇特的景观之美(师读概括句,生读具体描写的句子)(6)师:是呀!自然中有变化,朴实中有绮丽,而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它是一大“奇观”。
2、吊水楼瀑布,第4节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镜泊湖,还有哪些奇特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吊水楼瀑布也是一大奇观,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句子一:瀑布宽43米,高25米。
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千激流的冲击,被蚀成几十米的深谭。
(1)师补充:看,这就是吊水楼瀑布,给你怎样的感受?学校操场宽30米,25米高度相(2)小结:一系列的数字形象地描述了瀑布奇特的形状,远远看去,吊水楼瀑布凌空而立,这个瀑布也因此而得名。
板书:形状奇特女生读句子二: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1)让我们站在吊水楼瀑布的脚下欣赏一番。
播放视频,师画外音。
(2)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吊水楼瀑布给人的那种先静后动的雄伟气势?指名读。
(3)比较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到陡崖处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华,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原文比较,“一到”、“”突然、“顿时”等词语写出了湖水的变化,导致瀑布的千军万马之势。
师:指导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了吊水楼瀑布的水势浩大。
板书:水势浩大(4)练习说话:本来清澈的湖水( ),一到陡崖,( ),顿时( ),势如(),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令人赞叹道:“()”句子三: 所以即使“这里地处北国,——结冰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