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镜泊湖奇观》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形成的原因和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的奇观。

2、了解课文是怎样从静态和动态来描写镜泊湖的。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开火车读词语:消灾弭祸(词义)二、整体感知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镜泊湖位于( ),是由于( )而形成的,又因为( ),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2)学生反馈,师板书: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三、深入研读3-5小节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1)镜泊湖特点是-----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2)师:你们看,这就是峭拔的山岩。

看看图,“峭拔”是什么意思?(山岩高而陡)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这就是——(生:自然朴实)(3)师: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然而它静得并不单调——引读:(四周……,湖心……,石岛……,湖中……,真是……。

)师:这样的景象就是——(生:绮丽多变)(4)师:这句话不改变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师:叠起的峰峦。

生:耸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看来作者的语言也像这镜泊湖的景色一样,并不单调,而是富于(5)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镜泊湖自然而又多变的景观,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镜泊湖奇特的景观之美(师读概括句,生读具体描写的句子)(6)师:是呀!自然中有变化,朴实中有绮丽,而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它是一大“奇观”。

2、吊水楼瀑布,第4节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镜泊湖,还有哪些奇特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吊水楼瀑布也是一大奇观,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句子一:瀑布宽43米,高25米。

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千激流的冲击,被蚀成几十米的深谭。

(1)师补充:看,这就是吊水楼瀑布,给你怎样的感受?学校操场宽30米,25米高度相当于8层楼房。

(2)小结:一系列的数字形象地描述了瀑布奇特的形状,远远看去,吊水楼瀑布凌空而立,这个瀑布也因此而得名。

板书:形状奇特女生读句子二: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1)让我们站在吊水楼瀑布的脚下欣赏一番。

播放视频,师画外音。

(2)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吊水楼瀑布给人的那种先静后动的雄伟气势?指名读。

(3) 比较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到陡崖处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华,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原文比较,“一到”、“”突然、“顿时”等词语写出了湖水的变化,导致瀑布的千军万马之势。

师:指导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了吊水楼瀑布的水势浩大。

板书:水势浩大(4) 练习说话:本来清澈的湖水( ),一到陡崖,( ),顿时 ( ),势如( ),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令人赞叹道:“( )”句子三:所以即使“这里地处北国,——结冰断流。

交流: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就结冰?而这里的气温呢?去过北方的人回来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情况下是呵气成冰,而这里的瀑布却——引读:(是啊!此时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唯有吊水楼瀑布却……,可见瀑布的水流是多么急啊!所以说是——一大“奇观”)3、地下森林,第5节过渡: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文中哪句句子告诉了我们?句子一:游客们爬上火山口-----充满了活力。

①生交流板书:充满活力欣欣向荣②引读:地下森林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林中有---还有---东北虎——”③指导填空:那里全是火山口,为什么出现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呢?可以看看图,读读第五节,想一想用“PP:因为---所以--- ”说一说(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由此可见: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地下森林真不愧为一大“奇观”。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现在能否借助课题和老师的板书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准备、交流。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湖泊。

镜泊湖的景色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形状奇特,水势浩大,镜泊湖附近的地下森林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二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镜泊湖到底“奇”在何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稳重的好词好句。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镜泊湖的“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激趣导入。

1、出示“奇观”,同学们,什么叫奇观?以前我们学过一些描写的景色极其壮丽,堪称奇观的课文,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又来参观一处景色壮丽,堪称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镜泊湖。

(板书题目:镜泊湖奇观)2、快速阅读课,提出预习要求。

3、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5、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把课文中讲到的镜泊湖主要景点的名称画下来。

6、集体订正,检查预习情况,质疑。

二、抓住重点,直奔中心。

再读课文,思考:(1)镜泊湖有什么特点?(2)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个景点?适当圈点记录。

(一)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

2、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绮丽多变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3、出示镜泊湖美景。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听录音,体会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4、小结:这一段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5、这一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是静态描写。

课文重点抓住了两个景点,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二)学习第三段1、自学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2、看有关录像,想象景点特色。

并理解下面词语为什么用得好。

3、描写瀑布的特点:“泻入”表现水流急促的样子和流向。

“蚀成”表现了时代久远,慢慢腐蚀的过程,联系上下文,也显示了水的冲力。

“跌”水从上往下落。

用“跌”加强了突然的特点。

4、(媒体出示)“……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势如千军万马……。

”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它的意思,体会它的好处。

5、怎样说明瀑布的温度?(因为它地处北国,当地气温极低,它不结冰断流,就成了奇特希罕的景观了。

)6、吊水楼瀑布为什么不结冰?这与瀑布飞流直下有什么关系?7、齐读课文,体会领略美景,总结写法上的特点。

8、总结学法:读课文,找出景点名称、位置、成因,说出景点奇特的地方。

9、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意思,读读体会好处,领略美景。

10、了解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小组讨论,运用学法,自学第四段。

1、集体订正,质疑。

(媒体出示重点词句,加以理解)2、指导朗读。

3、纵观全文回顾第一段镜泊湖多美啊!关于它的传说也非常美丽、动人,你知道吗?其实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4、这么美丽,这么壮丽的景色,大家喜欢吗,还想不想再去?5、看录像,听录音,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6、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三、课堂小结四、作业:观察校园一角写一篇文章,注意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小学五年级语文《镜泊湖奇观》教材教案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弄清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及其有关的传说。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

(二)了解镜泊湖的形成及有关传说。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我们祖国不仅有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许多高山大川,江河湖泊。

镜泊湖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的一个有名的湖泊,那里的景色迷人,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到镜泊湖去游览一番。

“奇观”是什么意思?(题目中的“奇观”是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二)听录音,边听边想: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观?(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消灾弭祸:消除灾祸。

弭同“弥”,止息的意思。

忌妒:这里指因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好东西而心怀怨恨。

炽热:极热,炽,是火旺的意思。

缤纷:种类很多,五颜六色。

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胜,能够承受。

不胜,接受不完的意思。

耸峙:高高的直立。

斛:过去的量器,一斛等于五斗。

郁郁葱葱:形容森林苍翠茂盛。

欣欣向荣:形容林木繁密,生机勃勃。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可以先让学生置疑。

)(五)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1段〈第1、2自然段〉:讲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第2段〈第3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

第3段〈第4自然段〉: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情景。

第4段〈第5自然段〉:重点描写地下森林景色的奇观。

)(六)指四名同学分段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