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版-二年级上-第六单元-23 九色鹿

语文版-二年级上-第六单元-23 九色鹿

《九色鹿》教材说明
课文《九色鹿》是根据印度民间故事改写的一篇童话。

一只美丽的九色鹿不顾危险救了一个落水人的命,那个人千恩万谢,并允诺不告诉任何人九色鹿生活的地方。

可是为了得到重金,落水者恩将仇报,带领国王和他的兵马猎取九色鹿给王后做坐垫。

虽然好朋友乌鸦把危险告诉了九色鹿,可是已经来不及跑了,当国王知道了九色鹿施恩不图报和落水者贪图富贵、背信弃义时,理智的国王让士兵把那个人扔到了水里,并放了九色鹿,并下了命令谁都不许捉九色鹿。

故事内容简单,情节生动,语言简洁明快,可读性强,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人要守信誉,要知恩图报,任何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行为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故事简单,蕴含的道理深刻,所以长久流传于世。

故事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九色鹿救落水人--落水人出卖九色鹿--国王知情下令放鹿扔人。

故事主要勾勒了三个人物形象:
主人公九色鹿,它是美的化身。

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美丽的外形让人得到美的享受;生活恬淡,环境也很美:“恒河旁边”“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

”;九色鹿不顾危险,跳水救人,有着见义勇为的品质美;施恩不图报,它还有着善良的心灵美;眼看就要被国王的士兵拉满弓射中时,九色鹿冒险对国王陈述前情:“原来是他,原来是他!我不顾危险,把他从恒河里救上来。

他答应我不告诉别人我住在这儿……”在关键时刻它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把那个人揭露出来,使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九色鹿又给人一种坚强的美。

融五种美为一身的九色鹿最终拥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让每一个读者都享受着善有善报的喜悦。

对落水者的形象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其丑恶嘴脸。

被九色鹿救活以后,绕着九色鹿走了三圈儿,跪地磕头,千恩万谢,愿意留下来割草打水报答救命之恩。

可是一听到金钵盛满的银栗、银钵盛满的金栗时,便毫不迟疑地出卖了他的救命恩人。

诚恳的允诺与无耻的出卖,信誓旦旦与背信弃义,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性情的奸诈活脱脱鲜于纸上。

国王是一个重情重义,英明的国君。

王后要用九色鹿的皮做坐垫,国王宁可付出半壁江山,金钵盛满的银栗、银钵盛满的金栗的代价,也不忍让王后死去。

得知九色鹿的消息时,他高兴地亲自带着兵马去捕捉。

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国王明辨是非,扬善惩恶,使故事有了个完美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