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范要点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优化城市设计和管理,实现城市面源污染减排和雨
洪水自我调蓄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它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与生态环
境保护相结合,减少洪水灾害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面是关于海绵城市规范要点的详细介绍。
1.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海绵城市重视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
通
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给、地下水补给等,
减少城市供水压力。
同时,雨水还可以被用于冲厕、洗车等非饮用水用途,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2.道路绿化和渗水设施:在道路建设中,要将绿化设施纳入规划,提
高绿化率。
设置渗水设施,如透水铺装、渠化和绿化带,减少雨水径流,
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城市的水文循环能力。
此外,绿化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3.湿地保护和建设:海绵城市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建设。
湿地具有净化
水质、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雨
水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中,应设置湿地保护区和湿地
恢复项目。
4.防洪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海绵城市要加强防洪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包括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湖泊、雨水地下水库等,以减少城市洪水灾害发
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排水效率,减少
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5.水质净化措施:海绵城市要加强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治理。
通过建设
雨水湖泊、湿地和调蓄设施等,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传输,实现城市雨水
的净化和蓄存。
此外,还要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效率,减少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
6.生态景观建设:海绵城市要加强生态景观的规划和建设。
通过建设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和城市森林等,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植被面积。
这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7.社区参与和教育宣传:海绵城市的规范要点中,社区参与和教育宣传是至关重要的。
社区居民应当积极参与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并普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8.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海绵城市的规范要点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指导和规范城市的发展。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包括雨水利用、道路绿化、湿地保护、防洪设施建设、水质净化措施等方面,为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