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前准备】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3)课件展示大部分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拇指姑娘》《稻草人》《丑小鸭》的主题图。
教师:谁知道这些图片分别写的是哪个童话故事?你能挑一个简略讲一讲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出课题:看来大家都知道很熟悉这些童话故事呀!从小到大,童话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从通话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童话故事的奇幻世界,去感受童话的魅力。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二、出示封面,了解信息。
1.过渡: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买过不少童话故事书吧。
拿到一本书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拿到一本书后,我们先要看看书名和作者。
2.引导学生了解书的基本信息。
(出示课件4)出示《一只想飞的猫》封面图片。
启发思考: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会看到它的封面。
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从封面上你都知道了什么?同桌一起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
3.组织汇报。
预设:书名——《一只想飞的猫》作者——陈伯吹插图——两幅插画4.(出示课件5)小结:每拿到一本新书,我们首先要看书的封面,在封面上找一找书名、作者,看封面上的插图画了什么,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本书有更全面的了解。
(板书:封面作者书名)5.启发猜读:(出示课件6)引导学生看着书名猜一猜故事,如《小狗的房子》《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一只会飞的猫》等。
指名回答。
6.(出示课件7)《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独孤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出示这几本书的封面,提问:谁来找找作者和书名?指名回答。
三、出示《一只想飞的猫》片段,体会内容,学会读书方法。
1.(出示课件8)我们还继续看《一只想飞的猫》,我们都知道猫能跑、跳、喜欢上树爬墙,但他真不会飞,他想飞,愿望能实现吗?我们一起读片段。
课件出示片段。
(出示课件9)“我是猫!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只耗子!——你算得什么,你是公鸡?像吗?冒牌东西!”猫在乱窜中回头来狠狠地回嘴。
他做错了事,从来不肯虚心承认。
葡萄兄弟们吓得发抖,有的脸色发青,有的脸色发紫。
“幸亏咱们爬上了架子。
这个野孩子多么可怕呀!”等猫闯出这个花圃,两只蝴蝶已经飞得不知去向。
猫睁圆了眼睛,喘着气。
望着天空。
天空蓝澄澄的,连一片白云也没有。
“要是我能够飞——”他失望,又懊恼,垂头丧气地走在银杏树旁,也不照理停一下,溜达一下,在树干上抓几下,磨一磨爪子。
2.(出示课件10)读了这个片段,你能说说这是一只什么的猫吗?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作品讲了一只喜欢自吹自擂的猫,他厌恶劳动、顽皮无礼,不切实际地一心想飞而最终摔了跟头的故事,充满了喜剧效果。
3.师:我们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片段,怎么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建议。
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这样的话,一本书读下来,思路有轨迹,读书有收获。
(出示课件11)(板书:阅读卡)4.总结读书方法。
我们不仅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还要有好的读书方法。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还想加上手到,那就是“四到”,勤动笔,把你读到的好词好句或者有益的收获都记录下来吧!(设计意图: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
填写阅读卡,是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外坚持阅读。
随着阅读的推进,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将学生一段时间以来阅读的收获、感受、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交流。
)四、培养爱护书本的好习惯。
1.组织交流:每次读完书,你一般会把书摆放在哪些地方?在爱护图书方面,你会怎样做?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2.预设指导:(出示课件12)(1)在读书时,要注意爱护图书、保护图书,有序翻阅、平整合书、整齐摆放。
(2)同学们还可以给自己的图书包上封面,每次读之前把手洗干净,读完后放回书架。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与书为友,就要学会了解它的每一处信息,学会借助封面、目录、书中的序言和正文中的插图进行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书读得更好。
同时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图书。
2.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13)出示课外阅读书本目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金近:《蝴蝶有一面小镜子》《小猫钓鱼》《骄傲的大公鸡》《狐狸打猎人的故事》严文井:《小溪流的歌》《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冰波:《恐龙鲁鲁》孙幼军:《小老虎粗尾巴》陈伯吹:《阿丽思小姐》【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回家继续读故事书《一只想飞的猫》,并完成阅读卡。
【板书设计】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封面作者书名阅读卡爱护图书【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快乐读书吧”是搭建课外阅读的重要桥梁。
在教学中我定位“快乐”两个字。
阅读时快乐的,应为故事中的情节有趣,和同学分享是快乐的,多一次分享多一份收获。
我通过看书名想象内容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表格帮助学生形成条理性读书的习惯,我觉得这几点很成功。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只是阅读了片段,给学生留有思考交流的时间有点儿少。
课后回想封面也有指导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出版社等信息也应该纳入其中。
快乐读书吧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童话故事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常用字,完全掌握了拼音,已经能独立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拼音读物。
但是,由于识字量还不是很多,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都不够丰富,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情感和内容的理解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故事教学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学习材料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充满了挑战;学生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知识,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语言文字。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4.带领学生走进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访问、上网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
3.感悟童话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4.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乐趣。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书的兴趣,能了解5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类童话故事书、读书明星卡片。
1课时一、出示大主题,激发兴趣同学们,很高兴我们能聚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童话王国吧。
二、走进童话1.教师抛砖引玉。
大家有读过《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这些书吗?谁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阅读的这5本童话故事书。
3.集体交流、评议:谁的收获最多。
4.师补充讲述。
童话实在太有魅力了,它的灵魂能飞翔几百年,它的文字能温暖数代人的心。
三、了解童话书的封面及目录不管是读哪种版本的童话书,首先要看一下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然后学会看目录,目录一般在正文之前。
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页码两部分。
形式有多种,有的页码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则在篇目的后面,同学们要根据目录快速地查找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
四、阅读方法指导1.找到了自己想读的童话故事了,那么我们怎样阅读童话呢,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与心得)2.同学们说的办法可真好,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就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好几遍,甚至要能背诵下来。
现在我们就一起静下心来读一读你手中的童话书中最喜欢的那篇文章。
3.(课件出示)阅读童话应逐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认真朗读,弄懂内容。
第二,品评人物,理解道理。
第三,边读边想,记忆故事。
五、指导写读书笔记1.同学们真会读书,都有自己的感触,对童话都很了解。
看来啊,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还真不小呢,不过,你准备怎么记录下这些收获呢?2.读书做笔记能加深理解,帮助你记忆,还可以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所以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就一定要动笔做笔记。
六、总结延伸本次班级读书会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指名答)读读童话故事阅读方法:1.认真朗读,弄懂内容。
2.品评人物,理解道理。
3.边读边想,记忆故事。
阅读还需做到:写读后感、做读书卡片、摘抄好词好句。
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之中,使孩子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童话故事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
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的儿童特点进行童话教学呢?我以儿童的视角整体解读童话,充分体会童话的“想象味”,理性分析童话的“教育味”,适时把握童话的“生活味”。
通过抓导入,促想象;抓语言,细品读;抓情景,促体验,教出童话的“语文味”。
同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童真,呵护童心,留住童趣,引领孩子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