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2.借助天平列式表示、讨论交流、归纳概括,经历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初步建立等式性质的基本模型。

【教学重点】直观体验并总结等式性质,初步运用等式性质变式。

【教学难点】等式性质2的猜测与验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完成后交流。

2.揭示课题:等式的性质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是什么?什么用?为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等式性质1:(1)同加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一,赋值,茶壶200g/个,茶杯1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200=100+100 或200=100×2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放一个茶杯或茶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放茶杯:200+100=100+100+100 200+100=100×2+100 放茶壶:200+200=100+100+200 200+200=100×2+200(2)同减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一:赋值,花盆x g/个,花瓶2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x+200=200×4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x+200-200=200×4-200 x=600(3)小结:①天平两边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保持了不变的相等关系。

②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③字母表示:A=B→A±c=B±c2.研究等式性质2:(1)设疑猜测:根据等式性质1,你对等式性质2有怎样的猜测或期待?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举例验证:①写出一个等式。

②分别验证乘和除以两种情况。

③组织交流。

(3)概括完善:①“同一个数”可以是任意数吗?为什么?(除数不能为0)②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③字母表示:A=B→A×c=B×c,A÷c=B÷c(c≠0)3.总结勾联,体会思想。

像今天学习这样在变中寻求不变的数学知识我们以前有过接触吗?(预设:商的不变规律,积的不变规律,年龄差不变问题等)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课本p66第5题完成后交流。

2.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x-3.6=6.4→x-3.6+3.6=6.4+()→x=()(2)△÷6=3→△÷6×()=3×()(3)4y=20→4y○()=20○()(4)4x+6=34→4x+6○()=34○()四、课堂总结,盘点收获。

1.说说今天的学习收获?你觉得等式的性质有什么用?2.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开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明确探究的目标。

⑴出示天平图,增加感性认识。

出示天平图。

让学生说说对天平的认识;⑵明确探究的目标。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们明确探究的话题――等式中存在的规律;出示情境。

二、自主探究规律。

⑴自主看图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第3页的看图填空。

⑵同桌交流。

交流填写的内容,辨析答案的正确性;交流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规律。

⑶举例验证发现规律的正确性。

班级举例;同桌举例验证。

⑷适当推理。

由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进行适当的推理。

希望推理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三、规律的引用。

⑴出示方程,引发学生的求未知数的兴趣。

出示上节课学生列出的局部方程某+50=150和2某=200,谈话:你知道某表示多少,介绍你的想法。

⑵引用规律解方程。

在学生的介绍中,张扬用等式解方程的数学根据。

⑶标准解方程的格式。

某+50=150解:某+50-50=150-50某=100⑷学习验证答案的方法。

方法:代入法。

格式:把某=100代入原方程,100+50=150,某=100是正确的。

⑸练一练。

解方程某―30=80。

⑹全课小结,完成作业。

小结: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作业:第4页练一练1~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3】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五、教学准备:天平、铅笔盒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a+a=2b+a2.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

学生回答:平衡。

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第二个天平图)(1个花盆和3个花瓶同样重。

)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小结: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

平衡的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量,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

如:假设一个花瓶1千克,那么4个花瓶共4千克;一个花盆3千克,再加一个花瓶也是4千克。

把两边同时减去一个花瓶也就是减去1千克,那么两边都剩下3千克。

5.猜猜: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使天平保持平衡?让学生猜测。

这里对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有些学生的猜测脱离不了等式的性质1。

如:学生猜测天平的两边同时放2个、3个杯子;同时减去一把茶壶等。

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强调:这都是把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并提示学生如果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O除外),会怎么样呢?6.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图1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一瓶墨水的重量=一盒铅笔盒的重量)引导学生用a表示墨水的重量,用b表示铅笔盒的重量,写出等式:a=b。

猜一猜: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

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b.如果把天平的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呢(仍然保持平衡)7.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知道了什么.(2个排球的质量=6个皮球的质量)引导学生用a表示排球的重量,用6表示皮球的重量,写出等式:2a=6b。

质疑: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能平衡吗?学生猜测:平衡。

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用等式a=3b表示。

8.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然平衡。

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等式的这个性质吗?归纳小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9.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O学生交流,汇报:O不能做除数。

三、巩固拓展: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1.如果2x-5=9,那么2x=9 ○()2.如果5=10+x ,那么5—()=103.如果3x =7,那么6x =()4.如果5x =15,那么x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自主完成填空。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等式的性质) 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4、5题。

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a=2b a+b=2b+b a=b 2a=2ba+b=4b a+b-b=4b—b 2a=6b a=3b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