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选择)1.行政管理与公共事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2.行政管理定义及特点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1.1865年最先提出“行政学”的是德国史坦因2.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美国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开创了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的先例。
3.对行政管理学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学术有:(1)美国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2)美国怀特的《行政学导论》(3)美国魏洛比的《公共行政原理》4.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行政管理理论被成为古典学派理论。
其代表人物有:1.美国威尔逊《行政研究》,提出行政管理学应研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提出政治与行政“两分法”,认为政治是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政治的执行,是国家意志的实现。
3.怀特《行政学导论》将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部分,第一次建立的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4.法国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还提出有关管理的14项原则。
5.德国马克思韦伯提出官僚制组织理论也是这一时期有代表的理论之一。
6.美国泰罗开创了管理科学的新时代,他提出:(1)主张用作业方法取代凭经验办事(2)管理职能专门化。
二、20世纪末4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有代表的理论学派有:1. 行为科学学派美国梅奥教授的:霍桑“实验,提出”社会人“的假设2. 决策理论学派(1)美国西蒙《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2)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3)埃左尼的综观决策理论3 系统理论学派(1)里格思的《行政生态理论》(2) 卡斯特的《权变理论》三、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行政管理学主要有:1.新公共管理理论: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答: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20苦心经营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是有英国前首相英格里特撒切尔发起的。
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c市场取代官僚组织,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
等等。
2.政府治理理论简述政府治理理论答:随着企业精神被引入到政府管理之中,治理理论在行政管理理论中也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政管理理论形态--------政府治理理论。
按照政府治理理论的观点,所谓“治理”就是“最少限度的国家”“良好的管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这种理论认为,政府具有多种性及复杂性,因此需要放松规制,制服只掌舵不划桨,只能裁判员而不当运动员,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民之间应建立平等协商和合作关系。
3.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20世纪20年代,在国内较为有影响的行政学著作有《行海要术》《行政纲目》2. 30年代张金鉴《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江康黎的《行政学原理》3. 1986年我国正式办理行政管理学专业,招收本科生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二、复杂性三、相关性与综合性四、层次性五、动态性二、行政环境的类型(1)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人们通常把人造环境因素由分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三个小类别。
(2)宏观中观与微观环境(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三、行政生态模式(一)行政环境属于行政生态学的研究范畴,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的是美国高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使行政生态学正式成为行政研究分支的则是宙格斯的《行政生态这》(二)论述雷格斯提出的行政生态模型理论答:在对不同的行政环境与其行政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后,雷格斯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1.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其行政行为与诸如立法,司法,军事宗教乃至社会经济活动等其他社会行为是混杂在一起的,根本没有出现过专业化的行政机构,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分工,这种模式下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2.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行行政模式,它的特点是:1)该社会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或完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往往难以与其他社会行为区分开2)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许多职能的发挥需要其他社会机构,甚至是同乡会,宗教等传统机构来完成。
3)正式建立起来的行政制度由于各种传统势力的影响而不能起到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为:1经济力量2 社会经济结构 3 经济体制4 科技发展水平二、简答:科技发展水平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发达程度。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1)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行政效率的提高,不公需要良好的组织功能,结构,运行陈规与规划等制度化保障,也离不开高效技术系统的支持。
2)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行政系统结构产生着巨大的冲击,高科技机械设备的运用,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系统处理软件的引入,将节省许多中下层人力资源的使用需求,但在高层则因为需要处理的信息与决策事物在质与量两个方面的剧增,行政系统对高层决策及专业化人士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些结构变量的改变又会对行政权利的配置,形式产生重要影响,产生与其相适应的分权化为取向的变革。
第三节:政治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对行政系统影响最为明显的政治要素包括: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情况2.政党制度3.社会团体发达程度4.社会流通性二、简答:政党组织通过哪三个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1 )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等方面较为专业系统的信息,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2 )运用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中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及时的把行政系统的有关部门政策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丐政策对象双方,这日益成为当代行政系统得意有效运行,改善政民关系的重要保证。
3 )政党的执政功能,也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利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
三、论述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答:一)中国共产党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1)直接影响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建立与各级政府直接相对应的,严密的层级节制型组。
织系统直接对行政系统的组织、认识、行政活动。
直接领导行政决策的制定实施监督与控制的全过程2)间接影响则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国际各种国家权利组织与政治机构来影响行政系统的组织及运行过程。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行政管理的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制不完善,政党不分等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从而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三)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极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二十余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党和政府对社会管制的放松,社会公众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为保护自身利益而成立各种共同利益团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由社会公众为其共同利益而组成和各种社会团体,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的目的正是想引起某些部门的注意,这表明现代意义的社会团体已经对我国行政系统产生影响。
第四节:文化环境极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美国学者阿尔蒙德首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二)根据文化的发生与存在形态,人们常常把政治文化划分为认知性,情感性与价值取向性。
三)行政文化因素的四大类型:1)行政价值文化2)行政功能文化3)行政运行文化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四)全智能型行政功能文化(整段看选择题)五)行政运行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整段看选择题)六)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可分为传统型服从型和参与型三种类型七)简述: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答:1)管制型行政管理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管理价值观转变2)全智能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转变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转变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转变。
第三章:行政权力第一节:行政权利的产生极其来源一、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权力的经典定义为“权早意味着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美国罗伯特达尔认为“权力是在人类社会中普遍的一种影响力“二、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权力分类1、从权力特性看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三、行政权力定义: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指国家行政机关或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物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四、行政权力基本特征:1、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所有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五、马克斯韦伯概括的现代官僚制度的特征6点(P66-67选择题)六、行政权力的来源1、关于行政权力所依靠的社会资源,美国行政学家西蒙认为有四个方面:信任,认同,制裁,合法性。
2、行政权力具体来源有:1)强制力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因素第二节: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一、简述行政权力的特性答:行政权力具有一般国家权力的阶级性,强制性,普遍性的特点,但同时它也有着自己的特性。
表现在:1、公共性公共性是一切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特性,行政权利的公共性是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行政权力的公共主要体现在:1) 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
2)行政权力活动的区域是公共事物,不是私人领域。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执行性由消极行政转向积极行政3、有限性二、简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1)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行政权力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凡公民个人或私人组织无法承担的事情,政府才有资格去承担,行政权力存在的价值在于只做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2)行政权力的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政府在对社会事物进行管理时,不能无节制地使用暴力威胁。
强制力量只是在穷尽其他一切手段后,作为一种备用手段和一道最后屏障。
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
一方面以权力限制权力,另一方面以权利限制权力二、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1、就行政责任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