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

梳棉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一、设计梳棉生条定量及牵伸倍数1、计算实际牵伸倍数 给定棉卷定量为370g/m生条估实际估棉卷定量G E 5⨯==2、计算机械牵伸倍数落棉率实际估机械估+=1E E =给定落棉率为3% 根据设备说明书:12z z 30.1341⨯=机械EZ2,Z1的齿数选择见下表: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机械牵伸倍数最接近的牵伸倍数是 ,即E 机械= 相应的Z1,Z2分别是 。

3、修正实际牵伸倍数、生条定量及生条线密度落棉率)(机械实际+⨯=1E E =实际生条棉卷定量E G 5⨯==实际回潮率)(生条生条湿+⨯=1G G = 2001t ⨯+⨯=公定回潮率)(生条梳棉G T =4、计算其他牵伸倍数(1)棉网张力牵伸倍数(即大压辊与下轧辊之间的牵伸倍数) 根据设备说明书:224.55e Z =棉网张力= (2)小压辊与道夫间的牵伸倍数7062130603038190e 2~⨯⨯⨯⨯⨯⨯=Z 道夫小压辊=二、设计速度给定V 带和平带的传动效率均取98%,由设备说明书: 1、锡林速度(r/min )min r/ 359.020.985421361460n =⨯⨯=锡林 2、刺辊速度(r/min )min r/ 931.050.982091361460n =⨯⨯=刺辊 3、盖板速度(mm/min )54183.609v Z Z ⨯=盖板 Z4,Z5从上表中选择V 盖板值是 ,相应的Z4,Z5分别是 。

4、道夫速度(r/min )31.048n Z ⨯=道夫考虑梳棉机的产量及分梳情况等,选择n 道夫为 ,对应的Z3的齿数为 。

5、小压辊成条速度(m/min )2367.9v Z Z ⨯=出条= 三、设计梳棉隔距并条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一、设计棉条定量及牵伸倍数给定牵伸效率为98% 1、计算实际牵伸倍数熟条估生条实际估并合数G G E ⨯==2、计算机械牵伸倍数牵伸效率实际估机械估E E ==根据设备说明书:HGKE Q23869.4=机械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机械牵伸倍数最接近的牵伸倍数是 ,即E 机械= 相应的QHGK 分别是 。

3、修正实际牵伸倍数、熟条定量及熟条线密度牵伸效率机械实际⨯=E E =实际生条熟条并合数E G G ⨯==实际回潮率)(熟条熟条湿+⨯=1G G = 2001t ⨯+⨯=公定回潮率)(熟条熟条G T =4、计算其他牵伸倍数 (1)主牵伸倍数 根据设备说明书:RT4.742e =主T 轮53T 不能和R 轮47T 、51T 同时使用从上表中选择e 主值是 ,相应的T ,R 分别是 。

(2)预牵伸倍数主机械预e E e ==二、设计速度紧压罗拉输出速度:)(电紧压罗拉επ-110006060v ⨯⨯⨯⨯⨯=E F n式中:n 电——电动机转速(1475r/min,50Hz ) E ——压辊轴皮带轮直径(mm ) F ——电动机皮带轮直径(mm ) ε——平皮带传动相对滑动系数,一般小于1%取值见下表:紧压罗拉输出速度表(50Hz )三、设计罗拉握持距根据纤维的品质长度,前区+9,后区+11四、设计其他工艺参数1、压力棒工艺2、喇叭头孔径使用压缩喇叭头C=~ ,普通喇叭头C=~ =C*熟条熟条G G C ⨯=⨯0.63=粗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一、设计粗纱定量及牵伸倍数1、计算实际牵伸倍数510⨯⨯=粗纱估熟条实际估G G E =2、计算机械牵伸倍数牵伸效率实际估机械估E E ==由设备说明书得(三罗拉牵伸):7684.3Z Z E =机械 Z6、Z7取值见下表: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机械牵伸倍数最接近的牵伸倍数是 ,即E 机械= 相应的Z6、Z7取值分别是 。

3、修正实际牵伸倍数、熟条定量及熟条线密度牵伸效率机械实际⨯=E E =510⨯⨯=实际熟条粗纱E G G =实际回潮率)(粗纱粗纱湿+⨯=1G G = 1001t ⨯+⨯=公定回潮率)(粗纱粗纱G T =4、计算后区牵伸倍数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82315.47Z E =后 二、设计捻度1、初步选取捻系数初步设定粗纱捻系数为: 。

2、计算捻度(1)计算粗纱的捻度ttex t T T 估估α==(2)计算修正后的粗纱捻度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 捻度312331.163tex Z Z Z T =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捻度最接近的捻度是 ,Ttex= 相应的取值分别是 。

3、计算粗纱捻系数t tex t T T ⨯=α=三、设计速度1、设计锭翼速度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主动锭D D ⨯=232.1199n动主根据设计纱线特点,选择锭翼转速为 。

相应的D 动和D主取值分别为: 。

2、前罗拉速度2313468.8n Z D Z Z D ⨯⨯⨯=主动前罗拉=四、设计罗拉握持距前罗拉~中罗拉: 中罗拉~后罗拉:五、设计粗纱卷绕密度1、轴向卷绕密度初步设定粗纱轴向卷绕密度为 圈/cm ,由设备说明书得:119102337.61Z Z Z H ⨯=其中,Z9、Z10、Z11取值见下表:从上表中查到与设计轴向密度最接近的是 ,即H= 相应的Z9、Z10、 Z11取值分别是 。

2、径向卷绕密度初步设定粗纱径向卷绕密度为 层/10cm ,由设备说明书得:45058.250Z Z R = 其中,Z4、Z5取值见下表:从上表中查到与设计径向密度最接近的是 ,即R= 相应的Z4、Z5取值分别是 。

六、设计其他工艺参数1、罗拉加压daN/双锭 前×中×后:2、胶圈原始钳口隔距3、上销弹簧起始压力4、集合器细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一、设计细纱定量及牵伸倍数1、计算细纱定量101t⨯+=公定回潮率)(细纱T G =实际回潮率)(细纱细纱湿+⨯=1G G =2、计算实际牵伸倍数 细纱粗纱实际G G E 10⨯==3、计算机械牵伸倍数给定FA507B 型细纱机牵伸效率为99%牵伸效率实际机械估E E ==由设备说明书得:25261672.21Z Z E =机械 Z25、Z26取值见下表: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机械牵伸倍数最接近的牵伸倍数是 ,即E 机械= 相应的Z25、Z26取值分别是 。

4、计算后区牵伸倍数初步选定后区牵伸倍数为 。

(查参考资料)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29044479.0Z E 后二、设计捻度1、初步选取捻系数初步设定细纱捻系数为: 。

2、计算捻度(1)计算细纱的捻度ttex t T T 估估α==(2)计算修正后的粗纱捻度 根据设备说明书得: 捻度3463.93tex Z Z T = 捻度变换齿数选择见下表: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捻度最接近的捻度是 ,即Ttex= 相应的Z3、Z4取值分别是 。

3、计算粗纱捻系数t tex t T T ⨯=α=三、设计速度1、前罗拉速度小组设计纱线 tex 纱的折合单产:影响系数折合率⨯=38d Q = (kg/千锭时)折合率、影响系数参见《棉纺手册》第1194~1195页表7-1-7与表7-1-8定额产量⨯=L Q Qd 时间效率 时间效率参见《棉纺厂设计》第95页表6.3.2-1,选用96%理论产量时间效率dQ Q L ==又因为10001000100060t ⨯⨯⨯⨯=f L v T Q得v f = (m/min ) 因为21000n d v f f π⨯=所以,n f = (r/min )2、锭速由于捻度21001d n n T s ftex π⨯⨯=,而21000n d v f f π⨯=所以100n ⨯⨯=f tex s v T 所以sn = (r/min )根据设备传动得:21211321164116.0256.02501480d n D D D D D D D n s =⨯++⨯=++⨯⨯=δδ电动机 D 1和D 2取值见下表:选择锭速为 。

相应的12取值分别为: 。

四、设计卷绕圈距1、设计卷绕圈距t 16.0T =∆估=2、计算卷绕圈距根据设备说明书得:t13122.0T Z Z =Z12、Z13取值见下表:卷绕齿轮选择(钢领直径42mm, D=39mm, d=19mm, d2=25mm)选择Z12、Z13分别为: 。

五、设计钢领板级升级1、设计钢领板级升距t T 088.0y ==2、计算卷绕圈距根据设备说明书得:y=n取值见下表:n取值为:。

六、选取钢领钢丝圈七、设计罗拉中心距八、设计其他工艺参数1、罗拉加压2、钳口隔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