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作文谋篇布局教案

高中作文谋篇布局教案

高中作文谋篇布局教案【篇一:记叙文的谋篇布局教案教学设计】记叙文的谋篇布局教案教学设计【训练目标】1、掌握记叙文的谋篇布局;2、把握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特征。

【训练重、难点】掌握记叙文的谋篇布局【训练课时】两课时【训练步骤】1、导入2、明确训练目标3、写作训练【作文题目】以《父爱》或《母爱》为题作文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语言通俗亲切自然,真实感人;3、书写工整规范。

【思路点拨】一、几种常见的结构模式1、线形结构模式所谓“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

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内容很单纯,不容易出彩,要想写出高水平、符合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的优秀的“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必须在记叙文特征上下功夫。

下面我们就以“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山西考生的《大米饭的洗礼》来谈谈这篇“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得高分的原因。

大米饭的洗礼幸福如一抹浅浅的雾,淡淡地飘在天涯,飘在村东的路口,与那个破旧的屋子里的大米饭的香味融合,弥漫在我的心窝。

为了它,我曾等了一个夏天,等老了一个童年。

而此刻,它竟像一笛箫音,轻轻回响在我心灵的深处??小时候,家里很穷。

穷人的天空在记忆中是灰白色的,而穷人总是有一双哀伤的眼睛,那是在他的孩子们咕噜咕噜地喝稀饭的时候。

那年,外婆害病了,为了外婆,母亲借了一升大米,细粮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东西。

每天早晨,母亲蒸一碗白稠稠的大米饭,然后一口一口给外婆喂下。

每到此时,我就蹲在墙角咽口水。

孝敬的定义就是把好东西留给外婆吃吗?那时,我常常这样想,直到有一天??那天,天气晴朗得可爱。

早上,照例是一碗大米饭和我们的稀饭,而外婆因身体不舒服没有起来吃饭,母亲急着去地里,临走时叮嘱我喂外婆。

望着端过饭碗的瘦瘦的我,外婆说:“乖囡,外婆不想吃,你去吃了吧,啊?”外婆和蔼地抚着我的头。

“哎!”我满心欢喜,忙不迭地端走了那碗我梦寐以求的大米饭。

但就在这时候,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简单的思维告诉我:“这是外婆的饭,我不能吃!”就这样,我痴痴地盯着那碗大米饭,窗外的阳光,小鸟的鸣啾,全都变成了一碗碗的大米饭,在我眼前晃动。

有好几次,我都差点忍不住了,一碗大米饭的诱惑力当时真是不亚于吸引一根针的那块大磁铁,而它又仿佛一个女妖,美丽地谄媚地笑着,想要一口把我吸进去似的。

而我就端坐在那儿,在吃与不吃之间徘徊,耳边不断地响着一句话:外婆的饭,我不能吃??门“吱”地被母亲推开了,我扭过头去,看着母亲:“娘,外婆的大米饭我没吃。

”我的嘴一撇,想哭。

母亲怔怔地看着,突然像明白了什么,紧紧地抱着我,大滴大滴的泪水滴在我的脖子上。

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对了,那一刻,我好像突然长大了,因为我终于可以承载母亲的眼泪了。

窗外的阳光斜射进来,暖暖地照在我和母亲的脸上,屋里一片淡淡的红色,在这静谧中,我尽情地分享着母亲的泪光??那一年,我8岁。

小小的我,像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没错,就是这样的。

我清楚地记得,外婆去世的那天晚上,我梦见外婆就站在我面前,手里捧着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点评:2.块状结构的记叙文(无标志块状结构记叙文)这种形式的记叙文一般又称为复杂的记叙文,每篇文章由多件事或多个人物组成,用来塑造同一人物和表达同一主题。

这组成一篇文章的多件事中的每一件事和多个人物中的每一个人物片断就构成一篇记叙文块状结构中的一个板块,自然形成清晰的结构层次,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和线形结构的记叙文相比,其优势在于它容量大,内容复杂。

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给同学们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易写出高水平的复杂的记叙文来。

这一点同上线形结构记叙文的要求,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母爱二十年前父亲家很穷,只好娶了邻村的一个哑女为妻,这个哑女后来便成了我的母亲。

小的时候,同村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只要一见到我,便一哄而散,还丢下一句“他妈是哑巴,咱不跟他玩”。

每当这时我只有哭着跑回家,将满肚子委屈全撒向无辜的母亲。

她总是听完我的哭诉后默默地走开。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埋怨老天对我的不公,也渐渐对我的哑母产生了一种厌恶。

调皮大概是所有顽童的天性吧。

孤独的我惟一的爱好,便是“筑长城”:排满一长串的砖头,然后一推,便顺次倒下去,只有听见那轰轰烈烈的砖声时,我才能得到短暂的欢乐。

有一次,我将邻居家的新砖砸断了好几块,邻居怒气冲冲地揪起我的耳朵将我拎到母亲的面前。

她见到我在邻居手下揪得通红的耳朵,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用他公鸭般的嗓子训斥母亲:“不会说话,当然不会教导孩子。

”只见母亲在他的训斥下,变得更加手足无措,最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邻居见这架式,只好放开我,讪讪地离去了。

当时我只觉得母亲的软弱对我是一种耻辱。

为了证明我这哑巴的儿子也能有出息,我一直发奋地读书。

当我收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的举动让我惊异:一直很沉默的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横颠竖倒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到一个村里人就拿出它兴奋地“嗷嗷”直叫,还手舞足蹈。

我想她真的挺高兴,也许她只是想证明她哑巴的儿子不比别人差,她儿子的成功弥补了她的缺憾。

看到她那副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第一次觉得母亲其实也挺可爱的。

在重点中学念书挺不容易,为了不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负担,我很少回家,只有父亲偶尔送些鸡蛋和自家的咸菜给我加加菜。

那是一个数九天气的夜晚,上完晚自习往宿舍去,发现路边蜷着一个人。

本来倒没注意,但当眼光触及那双破棉鞋时,我定住了脚步,是母亲!她抬起头抖了抖身上的雪,用笨重的步伐走到我身边,冻得伸不直的指头还死死扣住一个包。

我打开包一看,一双新棉鞋和一些鸡蛋。

我用手一摸,鸡蛋上还留有余温。

她开心地拿出一个鸡蛋,剥开送到我的嘴边,看着她请求的目光,我含着泪咬下了一口。

当知道她在雪地里等了我近两个小时后,我心疼地怒斥她:“为什么不到班级里来找我?”她委屈地低下头,用手语告诉我:“我不想让人知道你母亲是哑巴,他们会笑话你。

”这时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一把搂住了现在只及我肩高的母亲。

她的表情更让我惭愧,她先是惊恐,后又转为高兴,最后试探性地搂住我。

世界上母爱的方式何止千万种,但我独爱母亲对我的爱,因为它是默默地。

点评:实战演练:1、认真构思完成作文草稿2、小组合作提出修改意见,独立完成修改,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

【篇二:2012高考备考_高三作文谋篇布局三法】2012高考备考_高三作文谋篇布局三法新高考新作文2011-10-10 0850高三作文谋篇布局三法来源中学生怕写作文,怕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就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考试说明》中对的分项要求来看,在“发展等级”的“有创新”条目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构思新巧”的目标,对作文的构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要“新颖”,又要“巧妙”。

下面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结构谋篇的方法。

一、串点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比如下面一道以“中学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题[例文]感受中学生活——高三进行曲高三了,真是个多事之秋。

走进高三,走进生活,体验高三进行曲,体验个中酸酸涩涩、苦苦甜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紧张生活的主旋律紧张,不容置疑。

每每看到楼梯口那块高考倒计时牌,心里便会莫名的紧张,甚至焦虑。

毕竟十年寒窗,在此一搏啊!每天,老师的工作已经固定化、一体化。

老师抱一叠试卷进教室,不多时又抱着一叠考卷出教室。

数学老师刚走,外语老师进来,还有地理老师见缝插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小黑板??同学每天每时每节课笔耕不辍,忙着解未懂之题,忙着向老师请教,忙着订正试卷??为了七月的那个未知数,紧张是唯一不变的基调。

于是乎,学校、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是不变的航向;抓紧时间吃饭,抓紧时间骑车??只为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然而,紧张并没有吞噬我们。

在繁重的学习中,我们体验着生活充实的兴奋,感受着紧张生活的步伐。

牢骚生活的小夜曲高三阶段,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唉,考试太难了,我看我希望不大。

”甲垂头丧气,一脸苦行僧标模样。

“本人已数月不知电视为何物,不知音乐是何味了。

”乙苦苦地唉叹着。

“死定!今晚2点35分的足球赛是看不成了。

真是??”丙的心境深得球迷们的理解。

牢骚,为高考而发;议论,因高考而起。

反正牢骚、议论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听多了也就自然了,仿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小夜曲。

希望生活的狂想曲“报纸上说了,今年大家扩招,咱们都大有希望噢!”传播消息的同学眉飞色舞地告诉大家。

“对呀,对呀,大家好好努力,一定能行的!”临近高考,大家都诚心诚意地彼此鼓励,彼此加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

特别是接二连三的家长会上,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发布的招生信息,更使我们的信心指数不断上升。

“对!下定决心,努力拼搏吧!”高三呀,高三!高三的生活仿佛是人生中一篇最最扣人心弦的乐章。

紧张的主调让我们振奋,灿烂的希望与我们同行。

走进高三,走进生活,不远的将来,就会走出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说实话,象这样的作文并不好写。

如果文章只是按时间顺序,不分主次,像计流水帐式的实录生活,那就显得平淡、肤浅、泛味,读后既不能给人有益的启示,又不能给人健康的情感。

而这篇作文,却另辟蹊径,巧妙选择了三个片断,精心设计了三个小标题,在所选择的三个“点”上大做文章。

其实,抓住了那个“点”,写起来就不会无从下手,也比较容易把握。

这篇文章,通过三个点,写出了高三学生特有的紧张和辛苦,也写出了高三学生特有的兴奋和希望,表现了当代学生的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通过上面习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串点”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在上“谋篇布局”的水准。

当然,文无定法,就是采用“串点”法,方法也多种多样的,比如最常见的“日记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在采取这一方法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1、选点的数量。

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或单调,或繁琐。

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像上一篇中,就抓住了“紧张”、“牢骚”、“希望”三个“点”,这三个点是很有代表性的,透过这三个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高三学生整个的生活全貌和精神状态。

由此可见,选点不能盲目,要使所选的“点”具有“以点代面”的功能。

二、起兴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

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个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