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说课ppt课件
鸟的天堂
巴金
1
IF语句的应用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 第七单元第三课,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途 经《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重点写了静态大 榕树和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 静结合,谴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表达 情感充沛,细腻,描写生动细致,充满了诗情 画意。
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
8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过程——突破重点
重点突破二:学习鸟的部分 设计: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大榕树部分的方法。
2.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群鸟活动部分, 之后讨论: (1)作者的感受怎么会发生变化?为生么两次看到的 景象不同? (2)和写榕树比较,作者写鸟采取了什么方法?
意图:以上三个过程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学习,自主发现,又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让学生逐渐向新课程模式靠拢。由 于问题的针对性较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 习过程 ,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10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板书
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让学生充分体会这棵大树 的大、茂盛、生命力旺盛 在树上贴上一些鸟,让学生体会鸟多:数量多、 种类多、姿态多。
2
IF语句的应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过程中充 学习作者“动静结
分发表自己 见解的能力。
合”“由面到点,点 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以及抓住事物特征进
行描写的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受南国的美丽 风光,体会作者 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教学目标
意图: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自学动态描写,体会众鸟
纷飞,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有的飞, 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应接不暇的热闹场面,以此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中,教师借助电教手 段,播放众鸟纷飞的录像,加深学生体会从静到动的壮
观景象。
9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过程——突破难点
难点突破: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设计: 1.读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2.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 为什么不加引号? 3.小组合作探究原因,并汇报。
设计
1. 学生自由读文,划出描写榕树的句子。 2. 小组讨论研究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
帮助学生理解“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
上”的景象, 弄清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体会榕树之“大”,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堆”和“不留一点缝隙”理解榕树的茂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
11
IF语句的应用
12
3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 课文最后一句“鸟的天
堂”,所看到的不同景 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象,抓住景物特点,领 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
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同含义
4
IF语句的应用
教法分析
1.情境教学 法 2.启发
1. “读、划、思、 议”的预习方法
2. 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法
5
IF语句的应用
5.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2 突破重难点 3 升华主题
6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复习检查预习效果:检查自学预习效果,
读一读生字、生词。
新课导入:传说引入课文。 什么是天堂?鸟的天堂在本课指什么?
7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过程——突破重点
重点突破一:学习大榕树部分(大、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