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康 复
◆ 强调股四头肌内侧头力量的练习
要 ◆ 强调早期负重站立、步行训练 点
◆ 强调早期屈膝训练
◆ 加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训练:强调闭链运动
◆ 其他问题:疼痛,手法禁暴力,运动与肿胀
◆ TKA术前康复
→术前评估:ROM,下肢肌力,软织组情况, 疼痛指数(VAS评分),原发病。 →康复教育:向病人讲解术后康复的大概流程,注意的问题,让患者积极 参与自己的康复进程,使其建立较好的依从性。
膝
渐进抗阻的肌力训练,6-10秒/个 ,10个/组,2-3组连续。2次/ 天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直腿髋外展加后伸
末端伸膝(股四头肌内侧头)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关节活动度训练:伸直AROM 0 °,屈AROM 大于105 °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关节僵,沙袋悬吊
牵拉腘绳肌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或 神经性关节病(charcot
关 节
及骨关节的肿瘤等;
置
以上疾病的患者尚需符合以下标准:
关节病) →严重膝挛缩畸形
换
①关节面骨和软骨破坏的影像学改变;
(﹥60°)
术
②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
→全身严重疾病,如糖病
(
③经过至少半年的保守治疗,功能和疼痛无法改
病,严重骨质疏松,严
善。保守治疗至少应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
节 置
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 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 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换
术
(
TKA
) 概 念
• 手术适应症:
• 手术禁忌症:
全 膝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
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发育畸形导 致的关节炎或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以
康
→运动后一定要冰敷
复
→在患肢恢复足够肌力或良好控制时方可爬楼梯时两腿交替
全
◆ 第Ⅳ阶段(术后5-8周)
膝
肌力继续强化训练: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闭链:超等长训练仪
靠墙静蹲
复
全
◆ 第Ⅳ阶段(术后5-8周)
膝
活动性训练: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上下楼梯练习:健上患下
全
◆ 第阶Ⅳ段(术后5-8周)
膝
平衡本体感觉训练:
术
伸直训练
手法压直
后
康
复
活动髌股关节
被动屈腿
主动滑行
◆ 第Ⅱ阶段(术后1周-2周)
全
膝
本体感觉训练:对 自身躯体、肢体空间位置及动作的觉知。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患肢负重
◆ 第Ⅱ阶段(术后1周-2周)
全
膝
关
步态训练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膝
康复目标:
关
→继续理疗止痛,减轻水肿。
节
后
康
复
全
◆
出院标准:
膝
关
→患者达到全部目标和功能结果
节
置
→功能测试结果在该年龄段的正常范围
换
→向前可逐级迈上15-20CM高台阶/向前可逐级走下10-15CM台阶。
术
后
康
复
全
◆ 对治疗师的提醒:
膝
A术后的康复应先建立肌力,角度的追求应和缓勿暴力,
关
屈曲应求到位而非反复次数。
节
2.平衡本体感觉训练时确保安全,而非一味地增加难度系数。
节
3.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深蹲、跪坐,爬山运动。
置
4.加强身体耐力(心肺功能)的训练,预防感冒及避免外伤。
换
5.定期复诊:3个月,6个月,1年。以后每年一次。
术
后
康
复
全 ◆ 温馨提示:日常功能活动所需膝关节屈曲角度
膝
关
• 步行周期中的摆动相—67°
节
• 上/下楼梯— 83 °
置 换 术 后 康
• 从坐位站起—93 ° • 系鞋带---106 ° • 骑自行车— 110 ° • 下蹲拾物—117 ° • 蹲坐,跪坐,盘腿坐—111度至165度
术
注意事项:
后
→如果存在步态倾斜或疼痛则避免上下楼梯练习
康
→如平时运动过后关节有热一定要冰敷
复
◆ 第Ⅴ阶段(术后9-16周)
全
膝
治疗措施:
关
肌力训练:继续强化下肢的肌力训练,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节
→马步、靠墙蹲起、康复踏车、闭链离心蹬腿、上下台阶。 →股四头肌、腘绳肌牵拉练习
置 换 术
灵敏性练习:加快行走速度,走“8”字“之”字。 静动态平衡和本体感觉练习逐步过渡到单腿动态练习。
膝
康复目标:
关
→继续理疗止痛,减轻水肿。
节
→利用助行器,能够在疼痛耐受范围内行步态训练。
置
→AROM ≧ 90 °(坐位) ,伸直PROM 0 °(坐位)。
换
→增加本体感觉训练。
术
注意事项:
后
→患肢体位摆放:患肢抬高,夜间伸直位,腘窝下悬空
康
→避免长时间坐,站立,行走
复
→继续加强冰敷,每2小时1次,每日6-7次。
→利用辅具,恢复正常步态行走。
置
→AROM 105 °(坐位) ,伸直AROM 0 °(坐位)。
换
→继续加强本体感觉训练。
术
注意事项:
后
→患肢体位摆放:患肢抬高,夜间伸直位,腘窝下悬空
康
→避免长时间坐,站立,行走
复
→继续加强冰敷,每2小时1次,每日4-5次。
→ 注意假体在术中的屈曲极限值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肌力训练:
编著
康
Deborah Corradi-Scalise
复
Holly Rudnick
Aviva L. Wolff
感谢各位聆听
膝
上下台阶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左为患侧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膝
本体感觉训练:每方向各5分钟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膝
本体感觉训练: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患者利用视觉反馈进行双侧本体感觉训练
全
◆ 第Ⅲ阶段(术后3-4周)
膝
本体感觉训练:
关
节
置
换
术
术
注意事项:
后
→患肢体位摆放:患肢抬高,夜间伸直位,腘窝下悬空
康
→避免长时间坐,站立,行走
复
→正确使用冰敷。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全
一般治疗:
膝
关
节
置
换
抬高肢体,保持膝为伸直位
冰敷
术
后
康
复
循环气压泵
IFC
踝泵运动
全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膝
负重训练 :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给予控制性负重,一般来说术
置
换
术 • 部分限制性假体(表面)
(
—后稳定性假体(PS)
TKA
) • 非限制性假体(表面)
—保留韧带(CR)
TKA康复的重要性
有效预防术后 并发症
有效控制 关节肿胀
有效改 善ROM
增加下肢 肌力
促进本体 感觉的恢复
提早达到ADL
康复方案制定前的 考量因素
和手术医师充 分沟通:手术 的内容、假体 的类型,假体 的屈曲限值。 术中患者有无 特殊情况等等
,到位即可。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全
TKA术后早期关于CPM的使用?
膝 ☆文献:
☆个人观点:
关
国外荟萃分析发现TKA 术后早 CPM的主要功能
节
期使用CPM 膝关节的AROM 1、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作用;
置
平均达78°,较未使用CPM 2、预防关节软组织的粘连。
换
患者的AROM 仅大3°,但使 3、刚手术后的关节不可能发生僵硬,
物及其它类型的止疼药物、理疗、助行装置
重肌力减退。
)
(手杖、拐杖等)以及有意识的减少关节负 →全身和膝关节周围存在
荷的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
活动性感染病灶等
④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
。
TKA
人工假体按限制程度分
全 膝 关 节
• 限制性假体 —连接式旋转膝(RK) — 绞链膝(HK)
节
置
换
术
后
康
复
◆ 第Ⅰ阶段(术后1天-1周)
全
膝
TKA术后早期关于CPM的使用?
关
节
▲反对的理由:
▲使用的理由:
置 换 术
→导致关节内出血,肿胀, 疼痛。
→增加手术切口的张力,不 利于刀口的愈合.
→多年来常规应用,不会加 重肿胀。
→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