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x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docx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运用实验探究、结合有关数据认识元素周期律,即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模拟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艰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自学和讨论、实验探究、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通过观察表1中的数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 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表1
+7 负化合价: 6~9: -4逐步升到 -1
14~17: -4逐步升
到-1
总结:元素的主 要化合价随着元
素核电荷数的递
增,呈现周期性 的变化
[投影]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
元素符号。

1
2
3
4
5
6
7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非金属性逐渐
金属性逐渐
[提问]
元素中金属性谁最强,非金属性谁有最强
的位置如何?
,在周期表中
观察,讨论,
分析,总结
思考,讨论,
回答
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
力和表达能
力。

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
力和表达能
力,以及对
知识的运用
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