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地理制作人______ 第二部分第二章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冬夏气温各异南北分布不同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2、能够利用中国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规律和成因。

东侧大致______走向,主要受____(太阳辐射)的影响。

西侧呈________走向,主要受____(山脉)的影响。

4.分析同纬度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地冬季气温差
异。

5、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哪儿?气温大约是多少?原因?
知识点二:
温度带划
分及其分

1、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____ 的持续时期。

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平均气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2、积温: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之和。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

范围10℃作物熟制
寒温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
部(大兴安岭北段)
<16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
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

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准葛尔盆地、东北
平原
1600—
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
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

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
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塔里木盆地
3400—
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
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后
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

16℃ 8℃
16℃ 台北
昆明
3、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

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

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

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

亚热带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桂、粤、台南部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三、 巩固诊断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 ②北方白昼比南方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 读图回答2~3题。

2.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岸线
B .纬度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3.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 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低 ②距海远近 ③寒潮影响 ④洋流影响
A .①②③ B
堂清
日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