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比特币的产生及发展趋势王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和金融资产,如今比特币的关注度走高。
从2010年开始,比特币陆续在日本、中国、美国等国家开始交易,2013年以后,比特币的交易量呈现爆炸性上涨,人们争相“开采”和交易比特币。
本文将针对比特币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人们对比特币的热情如此高涨,比特币今后是否能够成为货币等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比特币;货币形态;发展趋势1比特币的概念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通过“挖矿”得到,“挖矿”所需时间就是比特币的价值,并通过网络在其持有者之间交换。
该货币系统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人人可以制造和拥有,还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2比特币的由来及产生原因2.1比特币的由来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派注明经济学家哈耶克在其《货币的非国家化》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去国家化的货币这一构想。
概括这一构想就是废除中央银行制度,私人发行货币,自由竞争,在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发现最好的货币。
这一构想提出后,短期间内并没有出现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实现这一理念。
20世纪90年代名为“密码朋克”密码破译组织开始从事创造电子货币。
之后涌现出一些比特金等电子货币,但都是无疾而终。
2008年11月一个自称是中本聪的人在网上贴出一则帖子,阐述了它对于新的电子货币的构想,也就是比特币。
比特币的发行不需中央银行,交易过程能够隐匿身份。
2.2产生背景和原因(1)技术的发展进步给电子货币即比特币的出现带了可能性。
货币的出现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数千年前。
货币的衍生发展的历史本就与当时技术的进步程度密切相关。
例如从实物货币发展到铸币再到纸币,无一不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货币形式的变化。
自电子货币的理念在20世纪初提出以来,由于还不存在计算机技术,当时的理念只能停留在构想阶段,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及网络的普及,比特币这一以信息量的单位命名的电子货币腾空出世。
(2)金融危机频繁出现导致人们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更加加速了以电子货币寻求解决方式的步伐。
比特币诞生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人们对政府和银行对于货币的管理能力十分失望,通货膨胀让人们更加担忧手中的财富在未来贬值的速度,人们的不安情绪给比特币的产生注入了催化剂。
比特币的总量固定,不会因为政府增发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和贬值,超越政府和银行完全公平和被自己掌控的特点极大地迎合了人们不信任政府,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心理。
而且由于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剧烈,人们看到有些人因为拥有比特币而一夜暴富,更加热衷于投资比特币。
(3)不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介入,无须信用体系。
目前使用的网络交易,都会引用第三方中介机制,第三方中介本身也涉及信用体系的问题,仍然关系到用户的财产安全。
例如目前的网银和支付宝就是第三方,第三方的存在使得交易成本增加,第三方信用风险也是问题。
但是如果没有第三方,则线上支付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在20世纪后期,人们就在寻找一种方式可以不用依赖第三方,全网共同承担交易并抵御黑客攻击等不安全因素。
比特币基于数字签名原理,引入了时间戳机制和工作量证明体系,理论上可以避免“第三方中介机制”和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3比特币的特征及风险3.1比特币与传统货币相比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1)去中心化。
比特币的产生来源于“挖矿”,也就是使用一套公开算法解决问题即可得到比特币,其参与者只有网络用户,不存在中央银行,或者发行比特币的网络游戏公司。
(2)流通无界限。
其制造、流通不受任何机构的控制。
(3)专属所有。
操控比特币需要私钥,记录无法追踪,其信息可以隔离保留在任何终端,难以追查其用户信息。
(4)发行数量固定。
该货币系统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5)代码开源。
消费者、商家、投资者都能够围绕其开展完整的交易和服务。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比特币具有储藏价值,支付方便,安全性高,而且基于网络而存在,不受任何国家及政府的限制和控制,其这些特点要远远优于现有的实际货币。
3.2比特币存在的风险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和金融资产,比特币的关注度今天极度走高。
从2010年开始比特币陆续在日本、中国、美国等国家开始交易,2013年以后比特币的交易量呈现爆炸性的上涨。
由于比特币不同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涨停跌停的问题,而且可以24小时交易,所以比特币的价格浮动范围十分大,2013年比特币的涨幅是年初的90倍。
在这一情况下,各国当局都采用了一定的措施限制比特币的增值速度,例如中国在2013年12月5日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
虽然比特币的价格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泡沫破灭的并没有十分迅速,而且一度降低的比特币价格,近期竟然持续走高。
(1)价格动荡剧烈,暴涨暴跌。
比特币的最高数额为2100万,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比特币的制造及交易的参与者却在快速增加。
需求快速增长,而供给的速度增长缓慢,导致比特币的价格快速增长。
但也容易受到政策及参与者心理的影响出现暴跌。
近几年比特币的价格在2个月内上涨10倍,也有在一个星期内下跌80%的情况。
(2)交易平台的不安全性。
比特币的交易平台如果遭受攻击,则会导致比特币被盗,用户损失。
例如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在2014年遭到黑客攻击,导致价值3.5亿美元共744408个比特币丢失,直接导致该平台破产。
(3)系统崩塌的风险。
比特币如果想要变现,必须有别的用户去购买比特币。
所以会存在不法分子伪造比特币赚钱的假象,欺骗买家购买,但如果一旦流动性不足,则系统面临崩溃的风险。
(4)技术风险高。
比特币的制造依靠电脑算法,交易依靠100经济论坛们在前面提到过,轨道交通对备件规格/质量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必须要求备件与所属设备的绝对匹配。
因此在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就必须形成设备备件的规格/质量锁定。
所以总体来说对于轨道交通物资管理而言,其规格/质量的锁定期为3~30年的范围。
在此期间,如果不是因为备件停产或维修维护部门要求使用新规格的备件,则仓储和采购两个部门需要一直提供该种备件直到其所属的设备退出轨道交通运营为止。
8呆货呆货就是存在仓库中卖不出去或者没有使用机会的库存物资,如果一年以上该种物资都得不到销售或者使用,那就可以将这个品种定义为呆货。
轨道交通物资的消耗形式主要为被动消耗。
并且有计划的消耗品种较少,消耗量也不大,大部分都是无计划的消耗。
消耗种类未知,消耗量很低。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适当地降低存储量,减少存储品种。
但是轨道交通物资管理有其特殊性,它需要为轨道交通的安全、顺畅运营提供物资保障。
具体的表现就是一旦有突发故障,就一定有所需的品种,符合数量的存货。
这样的要求就必然导致的仓库存货水平的上升。
每条轨道交通线路大概要保有2亿至6亿元人民币的存货才能提供上述的保障。
而这么多的库存,在1年之内没有使用记录的品种就一定会不少的比例。
因此轨道交通物资库存的呆货水平是十分惊人的,达到了50%~85%的水平。
这么多的呆货不能直接产生价值,又不敢随便减少它们存储品种和存储量,这对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来说无疑是十分沉重的财务包袱。
9呆货的处理呆货的处置对于轨道交通物资管理方面,历来是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轨道交通物资供应体系为了保障运营的安全和顺畅,必须存储几亿元的物资。
并且这些储备的物资中高达50% ~85%都属于1年内没有使用过的呆货。
这么多的呆货如果真的在仓库中存储了1年,对于其他行业应该早就进行了处理。
但对于轨道交通物资体系来讲,还是要对它们进行一次区分。
在进行区分工作时,首先,要了解这些物资里面有哪些是暂时还没有用上的物资,有哪些是为了保证安全和顺畅运营而准备的关键性备件,哪些是只是出库概率低但有使用机会的备件。
经过辨别,将真正已经失效的呆滞物资筛选出来。
对于真正的呆货,轨道交通企业第一不能像销售业一样减价促销。
在企业内部,维修维护部门在设备没有损坏的情况下,是不会刻意更换设备的备件的,这样只会浪费维修维护部门的费用。
对于企业外部,因为这些物资往往是专业性很强的备件,在市场上根本没有人会购买,即便是同行业,也基本没有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会购买别人的旧货。
其次,轨道交通企业不可能像流水线一样,安排这些呆货使用的在别的产品上,因为这些备件是专为各自的配套设备设计的,没有任何通用性。
这些呆货的结果只能是报废处理,而往往这种报废处置的金额非常大,会以千万元人民币计。
由以上的八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轨道交通的物资总体上体量大、种类多、消耗变化大、库存金额高,还要面对高库存积压和呆货难以适当处置的难题。
除了面对这些难题,还要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顺畅运营。
所以要管理好轨道交通的物资供应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困难过程,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1]曲立,张群.备件库存管理综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7).[2]付战莹,史翠红,徐慧,汪娥,查贵庭.地铁备件分类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8(5).[3]丁留明,崔南方,李晋.考虑设备关键性的备件库存ABC分类两阶段改进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6(12).私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将来会存在黑客攻击,算法破解的问题,这就会极大地威胁到比特币持有者的财产安全。
(5)法律保障的缺失。
目前为止法律对于比特币这一领域的保护还不存在,一旦发生诈骗或者纠纷,受害者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且比特币还存在洗钱等犯罪行为。
由于比特币的交易无可追踪,也不受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管控,给很多不法分子洗钱,偷漏税带来很多便利。
4从货币的形态演变来看比特币的发展趋势货币的形态演变主要取决于货币的两大职能: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
货币的另一职能即价值尺度,仅仅是货币在价值上对于商品的衡量,与货币形态的变迁影响不大。
货币的职能虽然是媒介商品,但是作为货币的物品本身并不是商品,所以只要能够满足购买力和流动性问题,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货币,这就是比特币这种既没有商业信用也没有主权信用做担保的,仅仅由一串字符组成的虚拟事物也能够作为电子货币存在的理论依据。
在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方面,货币由实物货币、铸币到纸币演变。
人们要求这种货币便于携带,流动性强,也希望这种货币珍贵能够保值增值购买力强。
从货币形态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电子货币的时代。
虽然纸币仍然是日常消费的主要媒介,但是从纸币在市场交易中所占比重来看,其比重已经极大地降低了。
发达国家中,例如英国、美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只占家庭总资产的不到3%,纸币现金的形式已经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电子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