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国对比特币的态度

各国对比特币的态度

世界各国对比特币的主要观点及各方评论编者按: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放源代码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从创造至今4年多里时间内,发从最早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每枚BTC(Bitcoin)价值900多元展态势迅猛,在全球范围内初具规模。

现将世界各国对比特币持有的观点及评论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比特币发展史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50个。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币交易:佛罗里达程序员Laszlo Hanyecz用1万BTC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披萨优惠券。

这项交易诞生了比特币第一个公允汇率。

2010年7月16日,经过为期5天的10倍暴涨,BTC价格从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价格的剧烈波动,显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个比特币平台成立。

2010年10月28日,第一个比特币卖空交易发起。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携设备到便携设备的交易在NOKIA900上实现,交易量为0.42BTC。

2011年1月27日,最大数字的比特币交易产生:三个来自津巴布韦的账单在Bitcion-otc上以每4个BTC换100万亿津元2011年2月9日,价格首次达1美元,与美元等价。

BTC与美元等价的消息被媒体大肆报道后引发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新用户大增。

2011年4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关于比特币的文章,《福布斯》的“加密货币”报导问世。

2011年5月29日,瑞典海盗党的创始人Rickard Falkvinge宣布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换成了BTC,此外他还借了很多钱大量囤积BTC。

2011年6月19日,黑客从感染木马的电脑上盗用了用户的MT.Gox证书,6万个用户数据被泄漏,进而黑客生成了大量0.01美元订单自己买入,而当时市价为17.51美元。

相当于8750000美元的帐户受到影响,短期的异常价格被MT.Gox宣布无效,MT.Gox被迫关闭交易7天以便修复系统,此后数月多加平台被黑。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币会议和世博会在纽约召开,谷歌趋势区县中,比特币的关注度创新高,当时价格为11美元2012年3月1日,服务器超级管理密码泄漏,价值228845美元的46703比特币失窃2012年12月6日,首家在欧盟法律框架下进行运作的比特币交易所——法国比特币中央交易所诞生,这是世界首家官方认可的比特币交易所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当天,李笑来在bitcoin官网发起对灾区的比特币捐赠,中国壹基金此后宣称共计收到捐赠比特币233个,市值22万人民币,此时比特币价格为121美元2013年5月9日,比特币公司Coinbase获得了投资基金Union Square的500万美元A轮投资。

2013年5月14日,美国国土安全部获得法院许可,冻结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的两个账户。

2013年5月28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以涉嫌洗钱和无证经营资金汇划业务取缔了位于哥斯达黎加的汇兑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虚拟货币服务,美国检察官称这将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国际洗钱诉讼案,吸钱规模达到60亿美元。

2013年6月27日,德国会议作出决定:持有比特币一年以上将予以免税,被业内认为此举变相认可了比特币的法律地位。

2013年10月2日,著名地下交易网站“丝绸之路(SilkRoad),涉嫌使用比特币贩卖枪支、毒品等非法物品,被取缔。

2013年11月15日,盛大首次涉足的实体经济——“盛大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中的“盛大青春里”可用比特币购买LOFT和SOHO产品。

2013年11月18日,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BTC China)宣布,已获得来自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和美国光速创业投资的A轮投资,融资总额达到500万美元。

2013年11月18日,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及政府事务委员会召开有关比特币的听证会表示,比特币是一项“合法”的金融服务2013年11月22日,位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私立尼科西亚大学宣布成为世界首家接受比特币支付学费的大学,同时还推出了一个数字货币的课程。

二、世界各国对比特币观点(一)唱好方法国:比特币交易并不违法。

法国金融情报机构(TRACFIN,一个反洗钱机构)公布了2011年年度报告,描述了各种形式的虚拟货币洗钱以及位于全球众多金融避难港的不法公司。

报告描述,银行业人士利用没有法定价值的虚拟货币进行非法活动。

尽管报告的焦点是反洗钱,但报告对比特币的用例事实上却是一个完全合法的例子,利用比特币避开欧元区和使用美元的非欧元区的外汇兑换和转账的相关费用。

德国:比特币在德国是一种价值单位。

比特币行业发展相对比较规范,已经纳入到国家的监管体系。

政府表示,应把比特币当做私人货币、货币单位,比特币个人使用一年内免税,但是进行商业用途要征税。

德国金融监管局Bafin,发布报告指出,用来交换真实经济品或服务在物物交换俱乐部(barter-club)、私人集市或其他支付系统流通的价值代币,譬如比特币。

比特币由电脑网络发行,无需任何服务作为回报,因此被排除在电子货币(e-money)的定义之外,尽管它履行了电子货币的相同经济职能,也有单独发行货币的实际能力。

在德国,电子货币的法律概念只适用于那些最终源于真实货币的金融工具,因此比特币实际上被定义为一种商品。

这类似于最近一些政府决定把比特币捐赠当作实物捐赠(如捐赠食品和物资)的做法。

芬兰: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

在过去几个月中,比特币在芬兰有了很大进展,一家素食汉堡连锁店、一家牙医诊所、一家殡仪服务公司(很快还会有一家电影院)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

芬兰中央银行部长表示,人们可以使用任何他们喜欢的货币做投资,宣布比特币的在芬兰合法使用。

阿根廷:由于阿根廷经济危机,资金持续外流,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出现停滞,民众的财产得不到相应的保护,阿根廷民众希望寻求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财产不贬值,因此比特币在阿根廷特别活跃。

肯尼亚:肯尼亚的大家小巷出现了比特币的宣传,尤其是汽车和马路上的宣传最引人注目。

比特币在肯尼亚已经被一些民众所接受。

(二)唱衰方泰国:全面封杀比特币。

2013年7月30日,泰国外汇管理和政策部的高官表示,由于缺乏适用的法律和资本管制措施,加之比特币跨越多种金融业务,因此下述比特币活动在泰国都被视为非法:买卖比特币、用比特币买卖任何商品或服务、与泰国境外的任何人存在比特币的往来。

泰国比特币创业公司Bitcoin Co表示,由于泰国央行封杀了比特币,因此该公司将停止所有业务。

成为在世界各国封杀比特币的首例。

巴西:大力打击比特币投资团队。

2013年8月,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CVM)命令称,比特币投资团队(简称GIB)行为被CVM视为非法投资。

GIB被叫停后,其经营商莱昂纳多·赛泽尔(Leandro Cezar)将该非法投资重新归类为贷款,继续营业。

该事件可能为众多以比特币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在Bitcointalk论坛和全球比特币证券交易平台(Global Bitcoin Stock Exchange)做交易的法律地位开创先河。

(三)观望方印度:印度对比特币的发展持袖手旁观的态度,政府希望在制定比特币行业的相关规则前任其发展。

挪威:风险未知。

挪威金融监管局报告表示,比特币就像一种“垄断货币”,每个独立交易人购买一种叫做比特币的虚拟货币,在一个有门槛限制的交易环境中做买卖。

具有流通性的法定货币必须总是能有效兑换成其他货币,譬如交易人希望把比特币兑换成美国或欧元。

目前该系统不受政府控制,风险未知。

美国:对比特币持谨慎态度。

2013年6月份。

美国在冻结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的两个账户。

随后,又把比特币纳入到证券法的法律体系,正式把比特币纳入到国家的监管体系。

2013年11月1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正在考虑比特币合法化。

因权限问题,美联储无权直接监管虚拟货币,但会在整体上监控这一领域中的形势发展,认为比特币及其他虚拟货币“可能拥有长远的未来”,并申明“谨慎祝福”的态度。

中国:观望态度。

2013年以后比特币在中国迅速穿红,由刚开始极客们所玩的游戏迅速被许多民众所认知和接受,成为一个新兴的投资行业。

与其相关的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民众开始挖矿,在算力提高的情况下,一些人开始转向卖矿机,矿机及其与其相关的行业空前红火。

许多专家也建议对比特币进行监控,但是中国政府对此保持沉默,持观望态度。

2013年11月22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出席某论坛时表示,比特币“很有特点”,也很有启发性。

但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买卖行为,普通民众拥有参与的自由。

但是从央行角度考虑,中国近期将不会承认比特币合法性。

三、相关评论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著名经济学Simon Johnson认为,比特币的加密软件系统标示着巨大的技术进步,同时也激发了许多网络自由论的讨论。

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共同支撑着这个无需任何中央机关和金融机构便可进行数字金融交易的系统。

支持并且规范比特币网络的代码已被写入使用这种货币的软件中。

比特币的成功会引来越来越多的来自政府和管理者的注意,这些人却习惯于严格控制货币流通。

他认为既定的金融机构很有可能会想办法来抵制这种货币,他们会紧逼政府来采取措施。

哈佛大学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教授 Chris Robert认为,比特币的火热与媒体反复推断全球经济将不景气有关,而它的价值又比传统金融产品更容易被炒作。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前经济学家 Robert McMilla认为,比特币易于储存、难于盗窃、难于造假的特性赋予其巨大价值,但由于比特币的供给量有限而且已知,所以它注定无法成为货币的有效替代物。

另外,它显然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这一切将使之彻底覆灭。

《经济学人》杂志资深编辑 Matthew Bishop认为,比特币的火热和黄金走俏一样,都是在量化宽松时代对法定货币信任度降低的表现。

比特币最大风险在于,政府可能会采取干预措施,摧毁这种法定货币的替代品。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 Brett Gordon认为,有关比特币的讨论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着眼于短期:如果这是一种泡沫,何时破裂?这很难预测,或许等到媒体对这种虚拟货币的狂热降温时,很多投资者的兴趣也会下降。

第二种着眼于长期:5 到 10 年后的比特币市场会是什么样子?这更难预测,但可以推断的是,以后任何神秘货币的崛起都会具备比特币的特质:天生通缩性、交易匿名性。

弗吉尼亚大学达登商学院教授 Peter Rodriguez认为,比特币有可能会崩塌,但只要是货币就必须接受考验,所有的货币都在经历存在危机。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比特币是否会经历坎坷、暴跌,以及人们的疯狂,而是它能否在这场不可避免的考验中生存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