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他汀类药物与肝脏安全性的评价
他汀类药物与肝脏安全性的评价
结果
80↑ 70↑
1.07 22.6↑
4.7 0.21 75.3 50.1 25.2 1.99 17.0 101.0 216 9.1 6654
参考值 5-40 8-40
5-20 μ 1.7-10 μ
56-82 36-55 20-35 1.1-2.5 10-50 35-115 200-400 0-10 μ 4000-13000
他汀与肝功能衰竭
• 肝衰罕见(百万分之一),并不高于普通对照人群 • 肝衰竭与特异体质有关,有报道他汀可引起遗传易感个体
的肝脏自身免疫攻击 • 在1990-2002年全美51741例肝移植患者中,仅3例可能为
他汀相关肝衰竭 • 所有他汀药物均可能导致肝衰,但均无死亡发生
注意:肝酶持续异常和严重肝损的原因 更可能与他汀无关!
• 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变态反应性 肝损害(药物?)
他汀诱导的肝酶异常的特点
• 他汀治疗的共性特征:剂量依赖性 • 绝大多数转氨酶升高<3 • 见于开始治疗或增大剂量的头3个月内 • 绝大多数为孤立性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与肝功能衰竭无
明确关系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
转氨酶升高水平 1-3
4%非特异性炎症
3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8%正常肝组织
28%
高脂血症患者肝酶异常的对策
• 正确对待转氨酶升高 • 警惕重症肝炎/肝衰竭 • 加强代谢紊乱的控制 • 避免增加肝脏负担,如戒酒、减肥 • 联合使用保肝药物,如易善复、水林佳、甘利欣 • 停用可疑损肝药物
他汀相关转氨酶异常的处理
• 他汀所致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 • 轻度增加,无需停药 • 半月内持续两次> 3,减量或换药 • 出现肝功能不全症象者 • 不管转氨酶高低及其成因,均应立即停药并转肝病科处理 • 其他原因所致肝酶异常或慢性活动性肝病可继续使用他汀 • 联合使用保肝药物可能有助于医患沟通和减少医疗纠纷
他汀类药物与肝脏安全性的评价
他汀与肝脏
1987年起用于临床,目前至少6个品种,处方量很大, 旨在防范心脑血管事件
• 他汀治疗期间出现肝酶异常? • 慢性肝病患者能否安全使用他汀? • 患者使用他汀有无益处?
肝功能化验单
代号
检验项目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谷草/谷丙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白球比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胆碱脂酶
1.0
0.5
0
20
30
40
50
降低幅度,(%)
60
70
*持续:连续2次
J 2003; M, 2004
他汀相关肝酶异常的转归
减量/停药, 肝酶多能恢复正常
即使不调整剂量, 70%可自行下降 (一过性肝酶异常)
他汀相关 肝酶异常
肝酶增高,继续使用他汀, 至今尚无引起肝衰竭的报道
使用大剂量他汀, 无证据表明与明显肝损伤 及肝衰竭有关
7.9%人群血清和/或升高
69% 原因不明
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腰围 高血症
女性还与和高血压病有关
31%
其中酒精性43.6%、丙肝22.6%、血色病可
有明确病因 能11%、乙肝3.1%、混合性占19.7%
J 2003;98:960-967
血清转氨酶异常危险因素分析
12808例日本男性铁路工人体检,发现282例血清嗜肝病毒感染指标 阴性的转氨酶升高患者,与 9783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显示:
结果:
17例体重下降 > 10% , 18例 <10%, 4例体重增加
平均体重每下降1%,血清水平降低8.3%
体重下降大于10%者,肝功能基本复常,伴肿大的肝 脏回缩,慢性肝病症象消退
1990;99:1408-13
治疗
(>10%)
,1990
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原因分析
36%
4%
57
16%
16%
16%其他 16%单纯性脂肪肝
诊断策略
病情评估 是否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是否肝源性转氨酶异常? 是否合并肝功能不全症象?
原因分析 他汀药物相关肝脏损害? 肥胖症、糖尿病及其相关脂肪肝?
胆胰疾病急性发作? 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其他更有可能的损肝药物?
肝源性转氨酶升高
• 心肌损害、肺栓塞
• 溶血、再障
• 肌肉疾病 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
与升高密切相关因素:
• 肥胖 • 缺乏运动 • 高血症 • 高血症
2002;47:549-55
与升高密切相关因素:
• 嗜酒 • 高血症 • 2型
减肥对超重成人的影响
入选患者 • 39例超重/肥胖者, • 其中31例血清升高,这些
患者主要为
给予低热卡饮食(600-800)和体 育锻炼治疗
随访 16±12月
• 甲状腺疾病
• 剧烈运动
• 巨血症
•
特点:升高为主,>1,通常<5,否则考虑肝脏累及,
• 通常合并、等酶学改变
孤立性肝源性转氨酶升高≠肝脏损害
.
J 2006;97[]:77C–81C)
肝炎和肝功能不全症象
• 临床表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吐泻,黄疸、肝脏 肿大,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 实验室检查:肝脏贮备功能改变,如总胆红素增高、凝血 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
肝酶异常患者能否使用他汀
不明原因肝酶异常患者他汀安全性评估
肝酶轻中度升高 肝酶严重升高
肝酶正常者服用他 肝酶升高者服用他汀 肝酶升高者未用他汀
汀 (1437)
(342)
(2245)
1.7%
4.7%
6.4%
0.002
0.2
0.2%
0.6%
0.4%
0.6
0.6
N. , 2005;41:690-695
>3
>5() >9()
>20%
发生率
<1%(常规剂量他汀治疗)
23%(大剂量他汀治疗)
0.5%
0.2%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剂量依赖性
持续*>3(%)
降低同样幅度的 水平,立普妥所用的剂量最小, 导致肝酶升高的风险最低
3.0
发生率<1%
2.5
(40-80日)
(10-80日)
2.0
(20-80日)
1.5
美国脂质协会他汀安全性评估建议
• 下列哪些疾病为他汀治疗的禁忌症? • 慢性肝病? , 2B; • 代偿期肝硬化? , 3D; • 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急性肝衰?, 2D • ? ,1B • 代偿期肝病患者服用他汀并不增加横纹肌溶解的
诊断策略
病情评估 是否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是否肝源性转氨酶异常 是否合并肝功能不全症象
原因分析 他汀类药物相关肝脏损害? 肥胖症、糖尿病及其相关脂肪肝? 肝脏一过性缺血/缺氧 缺血性肝炎
胆胰疾病急性发作? 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其他更有可能的损肝药
物?
美国成人血清转氨酶升高病因分析
1988-1994年 调查了15676名成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