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基因工程的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A、棉珠中含有杀虫蛋白基因B、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C、酵母菌中产生了干扰素 D 、抗病毒基因导入土豆细胞中2、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3、抗病毒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所有病毒B.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具有局限性或特异性C.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抗害虫 D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4.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5.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节约能源C.避免氮肥过多引起环境污染 D .改良土壤结构6.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病的根本途径是A.口服化学药物B.注射化学药物C.采用基因治疗D.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突变7.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 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A.为形成杂交的 DNA 分子提供能量B.引起探针 DNA 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 作为探针 DNA 的示踪元素D.增加探针 DNA 的分子量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B.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C.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 分子杂交 D .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9.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棉虫,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 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 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A.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④①10.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B.含有某种抗原特异性物质C.含有一些生活的病菌D.能刺激人体内的效应T 细胞分泌抗体11、切取某动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用某种方法将此基因转移到鲇鱼的受精卵中,从而鲇鱼比同类个体大 3 ~4 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 DNA → RNA→蛋白质B.基因工程, DNA → tRNA→蛋白质C.细胞工程, DNA →RNA →蛋白质D.基因重组, DNA →RNA→蛋白质12.下列各项不属于基因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是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B.利用 DNA 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C.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胰岛素D.将 C4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C3植物细胞内13.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D.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用于临床实践14、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 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t 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Bt 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 基因 D 、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15.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不包括A.白细胞介素一2B.干扰素C.聚乙二醇 D .重组乙肝疫苗1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 %,体型大 50 %,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A.乳腺细胞B.体细胞C.受精卵D.精巢17、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D、在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18、基因治疗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一种崭新手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手段 B 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产品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C、基因治疗是指将健康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D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1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B.创造“超级菌”分解石油、DDTC.重组 DNA 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D.导人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20.“工程菌”是指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把相同种类不同株系的菌类通过杂交得到新细胞株系C.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的细胞株系D.从自然界中选取的能迅速增殖的菌类21.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⑤D.①④③③22、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A、耐寒的小黑麦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C、太空椒D、试管牛2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 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替换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24.把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mRNA 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兔的血红蛋白,这说明A.兔和大肠杆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C.兔的 RNA 和大肠杆菌的RNA 携带相同的遗传信息D.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能进人大肠杆菌25、科学家将菜豆储存蛋白的具有转移到向日葵中,培育出了“向日葵豆”植物。
这一过程不涉及A.DNA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B.DNA 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RNA 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D.按照 RNA 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26.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 分子。
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 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 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27.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A.基因工程技术B.诱变育种技术C.杂交育种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28.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人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二、填空题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
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 亿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能产生抗虫毒蛋白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就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细菌的抗虫基因之所以能“插入”到棉花体内,原因是。
( 2)从细菌的DNA 中“剪下”抗虫基因的酶是。
将细菌的抗虫基因“插入”棉花体细胞中的酶是。
(3)“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害虫的能力,这表明棉花体内产生了抗虫的物质。
这种变异属于。
这个事实说明,害虫和植物共用一套。
(4)假设抗虫基因含有12000 个碱基对,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共有个氨基酸。
(5)棉花的 DNA 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
这说明——————————————。
(6)“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
(7)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
(8)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
(9)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的结果;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抗虫基因A导入B重组质粒含重组质粒土壤农杆菌土壤农杆菌构建培养选择含 kan 质粒侵染D分化C离体棉花叶片组织转基因抗虫植株再生植株愈伤组织检测诱导选择( 1) B 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 如 果 利 用 DNA 分 子 杂 交 原 理 对 再 生 植 株 进 行 检 测 , D 过 程 应 该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探针( 3)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 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1: 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_ 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 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4)种植上述转基因植物, 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 造成“基因污染”。
如果把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 DNA 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请阅读下列几段文字后回答:A .有人把蚕的 DNA 分离出来,用一种酶 “剪切 ”下制造丝蛋白的基因,再从细菌细胞中提取一种叫 “质粒 ”的 DNA 分子,把它和丝蛋白基因拼接在一起再送回细菌细胞中,结果,此细菌就有生产蚕丝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