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卫生服务
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

2.全球(民)健康覆盖:每个人都可获得质量良好的卫生服务,而不会面临因付费带来的
经济困难风险。

3.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保健总支出,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4.卫生服务需求:人们根据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
疗服务数量。

5.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
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6.规模收益: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的影
响。

7.诱导需求: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又是病人的顾问(代理人),当医生滥用这
种双重角色的作用,创造出病人有充分信息时不会发生的需求,这称为医生的诱导需求,或称为供给者诱导的需求
8.公共产品: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财政掌握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

9.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发病、伤残以及过早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消
耗的总和,即从经济学研究的视角,研究者关注疾病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和给人群带来的经济消耗。

10.灾难性卫生支出:对家庭生活构成灾难性影响的卫生支出。

二、简答题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应当生产多少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非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⑵在卫生资源确定的条件下,研究各类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的数量⑶研究如何生产和提供上述医疗卫生服务产品和服务⑷研究谁应当接受这些产品和服务
2.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
(1)卫生服务替代品的可获得性⑵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和强度(3)卫生服务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大小⑷与第三方支付能力有关(5)卫生服务或者医用产品存续时间的长短
3.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成本、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卫生资源、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宏观卫生政策导向。

4.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效用最大化模型
假定医院管理者关注两件事:服务数量和质量,则效用最大化模型U=U(N,S),N为治疗病人的数量,S为服务质量,医院可以产生任何水平他们所期待的质量,但是质量越高成本越高。

在模式中,医院追求的是产出的数量与质量。

5.卫生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1.经济信息完全和对称的假设; 2.充分竞争市场的假设; 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
4.企业与个人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的假设;
5.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假设;
6.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的假设。

6.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2、效益外在性影响市场调节对资源最优配置的效力;
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
4、市场调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
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
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7.卫生领域政府干预失灵的主要原因:
(1)政府决策失误:信息的有限性、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决策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2)官僚主义: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追求公共利润的动机、缺乏对政府管用的有效监督(3)特殊利益集团作用:“寻租”现象
8.影响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
1)患者本身的基本情况; 2)患者本身的疾病情况; 3)患者患病后是否利用卫生服务; 4)患者患病后是否利用卫生服务的地点离住所远近; 5)患者患病后利用卫生服务机构级别高低; 6)患病会第几次利用卫生服务; 7)医疗费用偿付方式。

9.卫生领域中政府干预的形式
1)价格管制;2)供给能力控制;3)投资审核;4)反托拉斯;5)卫生服务政府
10.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dTR/dP=Q(1-Ed)
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薄利多销。

ed<1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总收益减少,谷贱伤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