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工管理会计平时作业(已提交)

华工管理会计平时作业(已提交)

1.简答题1.管理会计有哪些职能?答:1、预测;2、方案评价、决策;3、计划规划;4、控制;5、考核;6、报告。

2.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应具备哪些特征?答:1.相关性;2.可验证性;3.客观、主观都有;4.及时性;5.成本效益平衡性。

3.什么是量本利分析?它的假定条件有哪些?答:本量利分析被用来研究产品价格、业务量(销售量、服务量或产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作出关于产品结构、产品订价、促销策略以及生产设备利用等决策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形式是盈亏临界分析或称保本分析。

许多人把两者等同起来。

确切地说,盈亏临界分析只是全部本量利分析的一部分。

显然,盈亏临界分析并非只着眼于找出一个不盈不亏的临界点或称保本点,它所期望的是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成果。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要达到目标利润应当销售多少产品(或完成多少销售额);预测变动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它的假定条件有:1、相关范围假设;2、模型线性假设;3、产销平衡假设;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4.什么是机会成本?它的意义是什么?答:机会成本是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为正在从事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做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

意义:是用来衡量一项决策的经济利益,是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所必须考虑的现实的因素。

忽视了机会成本,往往有可能使投资决策分析发生失误。

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从社会观点看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项经济活动的代价,从而促使人们比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5.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含义及其区别是什么?答:边际成本是产量(业务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变动成本是在相关范围内随产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二者是有区别的。

变动成本反映的是增加单位产量所追加成本的平均变动,而边际成本是反映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追加的成本的实际数额,只有在相关范围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才能和边际成本相一致。

6.零部件自制和外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通常只需考虑自制方案与外购方案成本的高低,在质量相同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考虑的成本包括外购减少的固定成本和自制增加的固定成本,将由于零部件外购而腾出的剩余生产能力的租金收入或转产其他产品的贡献毛益额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

7.存货成本与存货决策的关系是什么?答:存货决策可分为存货与否决策、存货数量决策、存货期限决策等几个方面。

其中,存货与否决策涉及零库存问题;存货数量决策决定存货的批量,包括采购批量和生产批量;存货期限决策涉及商品保本期和商品保利期问题。

8.变动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

○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

○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

○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变动成本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牺牲”。

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要记入产品成本。

○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

○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收益。

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股利。

○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

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

9.试比较利润对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价等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答: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单价和销售量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别。

有的因素虽然发生了较小的变动,却能导致利润发生很大变化。

也就是说,利润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很敏感,这些因素也称为敏感因素。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敏感系数反映利润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敏感系数等于目标值变动百分比与因素值变动百分比之比。

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求得:固定成本敏感系数=-FC/P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V×PVC单价敏感系数=V×PSP销售量敏感系数=V×(SP-VC)/P1.计算解答题1、长春公司2016年生产甲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2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6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7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30 000元,单位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为5元,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为20 000元。

2016年当年产量为15 000件,销售量为12 0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假定无期初存货。

【要求】分别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小列各项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售成本4.税前利润答: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2+6+7=25元2.期间成本=30000+5*12000+15000=105000元3.销售成本=25*12000=300000元贡献边际=40*12000-(25*12000+7*12000)=96000元4.税前利润=96000-(30000+20000)=460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5+30000/15000=27元2.期间成本=7*12000+20000=104000元3.销售成本=27*12000=324000元4.税前利润=40*12000-324000-104000=52000元2、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1.计算保本量。

2.若要是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3.若销售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

答:1.保本量=450/(30-21)=50(件)2.销售量=(450+180)/(30-21)=70(件)3.设销售量为X,则有:20%×30x=30x-21x-450解之得:X=150(件)4. 保本量=(450-170)/(30-21-2)=40(件)3、上海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其单价为50元,产销可保持平衡。

该企业目前生产产品3 000件,其成本组成如下:该企业现拟购置一台专业设备,购置费40 000元,可用5年,无残值,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使变动成本降至26元。

【要求】计算有关指标,验证购置该设备的可行性。

4、某公司每年需要C零件5 000件,若要自制,则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如要外购,则外购单位价格为12元。

如果外购C 零件,则腾出来的生产能力可以出租,租金收入为3 200元。

【要求】分析该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

答:外购零件=5000*12-3200=56800自制零件=5000*10=5000056800-50000=6800计算结果表明,自制方案比较有利,比外购节约成本6800元。

5、某生产设备可用于生产甲产品或乙产品,甲、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 000件和500件,预计单价分别为10元和25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8元和20元。

【要求】计算分析企业应生产何种产品。

答:6、C 公司全年需用A 零件30 000件,每次订购费用为1 000元,每件零件全年储存成本为6元,零售价每件60元,资本成本率15%。

供应商为扩大销售,规定数量折扣情况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不考虑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购批量。

2.计算最佳订购量。

答(1).计算不考虑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购批量。

(2)于是,该公司的最优订购量应是2000件,或是5000件、10000件。

订购量为2000件年成本合计)(2000%1560610003000022*件经济批量=⨯+⨯⨯==C PAQ订购成本=(30000/2000)×1000=15000(元)储存成本=(2000/2)×(6+59×15%)=14850(元)放弃折扣=30000×(2.5-1)=45000(元)年成本合计=15000+13850+45000=74850(元)订购量为5000件年成本合计订购成本=(30000/5000)×1000=6000(元)储存成本=(5000/2)×(6+58.5×15%)=36937.5(元)放弃折扣=30000×(2.5-1.5)=30000(元)年成本合计=72937.5(元)订购量为10000件年成本合计订购成本=(30000/10000)×1000=3000(元)储存成本=(10000/2)×(8+57.5×15%)=73500(元)放弃折扣=30000×(3-3)=0(元)年成本合计=76500(元)由上计算可知,订购量为5000件时,成本总额最低,所以最佳订购量为5000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