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 透视投影

第12章 透视投影


土木工程制图
画面相交面的迹线和 灭线互相平行
PF
FA
FB B FA A P B V FB B0 A0 S
互相平行的画面相交面、 有同一条灭线
PV A
12.3 透视图的作法
一、视线法、交线法作透视图
1、H面平行线的透视作法 已知画面V、 基面H、视点S(s) 及视平线h—h。设 有一条与V面相交 的H面平行线AB, 其H面投影为ab。 AB离开H面的高度 相当于投射线Aa、 Bb的高度h。
12.1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透视投影的形成
土木工程制图
定义:人们透过一个面来看物体时,观察者的视线 同该面所交成的图形,称为透视图。
二、透视投影的特点
土木工程制图
1、近大远小,建筑物上等体量的构件,距我们近的 透视投影大,远的透视投影小; 2、近高远低,建筑物上等高的柱子,在透视图中, 距我们近的高,远的低; 3、近疏远密,建筑物上 等距离的柱子,在透视图 中,距我们近的柱距疏, 远的密; 4、水平线交于一点,建 筑上平行的水平线,在透 视图中,延长后交于一点。
h A A a a a a ax b bx b
土木工程制图
s'
h
h
B o'
o
基线平行线的透视作法
s
6、平面的透视作法
(1)H面的平行面——视线法
f b x h f
1
土木工程制图
H面平行面的灭线为视 平线h—h
c
fx
d dx ex
e f
2
bx ° a F1
cx
o h
F2 Ff Bb Aa Ee
x'
C c Dd s
土木工程制图 【例12.4】绘制图中所示房屋轮廓的 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的透视。画面、视点等的已知条 件s、ox、o′x′和h—h等。如图所示,透视布置在站点s 和ox之间。
x
f1 f1 x
o o
h
F1 F1
x'
h
h h o'
x'
s
s
o'
四、透视图的选择
土木工程制图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三者的相对位置不同时,形体 的透视图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人们要求画出的透视图 应当符合人们处于最适宜位置观察建筑物时所获得的 最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这三者的相对位置不能随 意确定,否则,就不能准确地反映我们的设计意图。
x
x
45°
o
x
f 1 60° 45°
30° o
o
e
h
e
e
h
h x'
x'
h h F1 o' x'
o'
h o'
12.4 透视图中的简捷作图法
土木工程制图
绘制建筑物的透视时,首先绘制主要轮廓的透视。 这部分的透视,可以应用视线法、量点法等作出。 至于建筑细部,在原来的平面图上,往往没有详 细地或完整地表示出来,而是由详图表示的;又如根 据某层的平面图,如底层的平面图绘制透视时,则楼 层的门窗、屋檐等,在底层的平面图上,也没有表示 出来,甚至,细部的图形很小.即使应用视线法等作 图,由于作图线很长,误差亦大。 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应用一些辅助方法来补充作 图。
D
cx x
C
o o o o o o h h h h h h o' o' o' o' o' o'
s s s s
A A A A n n n
1/2 ll 1/2
n n F
B
ll
D D D
【例12.3】设正面墙上有一正方形 窗框ABCD,其底边AB的高度等于正方形边长l之半。 其H面投影及视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ll da da cb da cb n d xx n cx o x o x o x
第12章 透 视
土木工程制图
教学提示:本章首先讲述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接着 重点介绍了透视的作图方法——视线法, 最后介绍了透视的其他辅助作法。本章的
重点和难点是采用适当的作图方法,将建
筑形体的透视图表现在图纸上。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透
视投影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透视投影作
图方法。
A A
3
V A A φ A φ φ A A A AA
0 2 0 3 2 2 1 0 1 1 0 0
F S
3
土木工程制图
两平行的画面相交线有同一灭点,它们的透视应通过 该同一灭点。
B V A A B A
0
F B
0
所有互相平行的 一组画面相交线 的透视,都通过 同一灭点。
S
3、相交两直线
土木工程制图
h a X
a0 ax H a sx
0 x
O s
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程制图
a'
A
o
V s'
A0在s’a’上 a0在s’ax上 A0 a0ax在同 一条垂直 线上
h
ao
h
sx
x' ax a x
ax
axo
o'
sx s
o
二、直线的透视
土木工程制图
直线(曲线)的透视,一般情况下仍为直线(曲线); 只有当直线通过视点时,其透视蜕化成为一点。
a
n
h
o' n f bx ax o
2、H面上的直线的透视作法 利用相交直线 求直线段的透 视作法,称为 交线法。
h F
B A N
土木工程制图
F h
b
a
x'
n
b b
a a
o'
x
n b
f
f
a s
o
3、画面垂直线的透视作法 设已知画 B 面垂直线 A AB的H面投 N 影ab,并知 离开H面的 h b 高度h,作 透视A0B0及 次透视a0b0。 a
0 0 0
A0 A E
E
0
2、画面平行面的透视特性
土木工程制图
与画面平行的平面,称为画面平行面。 画面平行面的透视,为一个与原形相似的图形。
3、画面相交面的透视特性 画面相交面〔或扩大后)与画面的交线,称为画面迹线, 简称迹线,或画面交线。
平面上各无限远点的透视,集合成的直线称为灭线。平 面的灭线也是平面上各直线的灭点的集合。 平面的灭线位置,也是平行于该平面的视平面与画面相 交成的直线。
B/3 ox ox B B
D=(1.5-2.0)B
s
s
(2)视高的选择
(a)一般视平线
土木工程制图
视高的选择即视平线 高度的选择。以人的身高 1.5—1.8m确定视平线的高 度为宜。
(b)降低视平线
(c)提高视平线
3、画面与建筑形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土木工程制图
这主要视建筑形体的外观特征和对画透视图的要求而定。
三、透视投影中常用术语
A A0 s’ a0 ax0
土木工程制图
V
视平线 视距
a
视 高
s
H
土木工程制图
H——基面,放置物体的水平面,当绘制建筑物时,即 为地面; V——画面,透视图所在的平面,一般以垂直于基面的 铅垂面为画面; OX——地平线,也称基线,是地面和画面的交线; S——视点,即人眼所在的位置; H—H——视平线,相当于通过视点S的一个水平面与 画面的交线,它与OX轴的距离等于视高; Ss ——视高,是视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Ss′——视距,是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 SA——视线,是视点和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s′——主点,视点S在画面V上的正投影; s——站点,视点S在基面H上的正投影。
1、人眼的视觉范围 据人体工程学可知,当人以一只眼睛凝视前方物体 时,其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此范围是以人眼为顶点的 “视锥”。 因此在绘画透视图时,视角的大小一般以28o—37o 为宜。特殊情况下,如画室内透视,视角可用到60o或 稍大,但绝不宜达到90o。
土木工程制图
2、视点的选择
土木工程制图
(1)站点的位置 站点的位置包括视距和站位两个问题。其原则是:① 保证视角大小适宜。一般情况下视距D的大小应以 (1.5—2.0)B为宜。② 保证站点位置在画幅宽度B的中 部1/3范围以内.一般说来越接近中垂线的位置越好,以 保证画面不失真。
12.2 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投影
一、点的透视
土木工程制图
1、点的透视 点的透视仍为一点,是通过该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 点。一点在画面上,则其透视即为该点本身。
V B° B A A° S
C° C
D D
2、点的透视作法——正投影法
土木工程制图
A2
A1
A a' A
0
A0在s’a’上
V s' h
a0在s’ax上 A0 a0ax0在 同一条垂 S 直线上
C
h h s' s'
土木工程制图
D D D D
l ll
1/2ll l 1/2 1/2
B
x' x' x' s s
A
A A A n n
h h h o' o' o'
二、量点法作透视图
土木工程制图
如果能使得辅助线的迹点和灭点具有规律,则可免用H 面投影来作图。这种方法将称为量点法。
V
M
h
以量点法作H面 上直线的透视为 例来讲述量点法 的应用。
土木工程制图
h
b° a°
x'
b b
a
n'
o'
a
x
n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