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岩溶注浆方案

隧道岩溶注浆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变更原因 (1)4、注浆目的 (1)5、注浆方案 (1)6、注浆施工准备 (2)7、仰拱底部溶洞注浆设计 (5)8、注浆工艺 (5)9、质量保证措施 (9)10、安全保证措施 (10)太行山隧道出口仰拱底部溶洞注浆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太行山隧道工程变更设计施工图纸。

1.2类似隧道注浆工程技术的类比。

1.3专家会会议纪要。

2、工程概况太行山隧道出口工区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坟头村。

隧道出口段左、右线位于R=3500的右偏缓和曲线上,左右线洞内曲线长度分别为497.46米,421.19米,其余为直线段,综合坡度-7.8‰。

出口工区下穿灰岩区,灰岩岩层较破碎,岩溶较发育,钻孔中可见溶洞、溶孔等现象。

岩体破碎、裂隙发育,自稳能力差。

3、变更原因实际开挖过程中,左、右线均多次出现溶腔,溶腔分布不均匀,分布在拱部、拱腰、边墙、隧底。

2012年10月10至2012年10月26日出口右线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溶腔。

由设计单位对DyK595+327~DyK 595+222段隧底重新进行勘察。

经勘查,DyK595+327~DyK 595+222段隧底出现异常,二次钻孔发现隧底有溶洞存在。

4、注浆目的为了确保隧道通车安全,经四方研究决定对DyK595+220~DyK595+227、DyK595+227~DyK595+234、DyK595+236~DyK595+256、DyK595+287~DyK595+327段仰拱底部溶洞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5、注浆方案5.1注浆加固范围DyK595+220~DyK595+227段采用C25素混凝土换填结合注浆加固处理,注浆范围为仰拱底部溶洞换填下7.5m范围内DyK595+227~DyK595+234、DyK595+236~DyK595+256、DyK595+287~DyK595+327段采用仰拱底部溶洞注浆加固处理,注浆范围为仰拱下8~10m范围内5.2仰拱底部溶洞注浆孔布设如图1;图15.3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4注浆终压为1.5~2.0MPa。

6、注浆施工准备6.1制做注浆钢管注浆采用φ75×5mm钢管桩进行注浆加固,为方便现场施工,钢管桩每节长度2m,采用丝扣连接。

注浆钢管分A、B两种,A种注浆管不设溢浆孔,B种注浆管设溢浆孔,加工成TSS管模式,钢管上部4m部位不进行注浆施工,以防止注浆过程中产生串浆,影响注浆质量。

溢浆孔间距50cm,溢浆孔直径φ8mm,铣孔直径φ12mm。

最底部一节注浆钢管前端加工成尖锥状,以有利于下管作业。

注浆钢管示意图如下:图 2图36.2钻孔6.2.1布孔现场技术人员对注浆孔位进行标定,确定注浆孔位置,按1.0×1.0m梅花形布置。

6.2.2钻机就位对标定完成的注浆孔位,确定钻进角度,采用江探XY-100多功能钻机钻孔。

6.3下注浆钢管6.4施工机械人员要求根据隧道仰拱底部溶洞注浆设计、施工规范、现场实际操作等要求,合理布置机械、材料、人员安排,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太行山隧道仰拱底部溶洞注浆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产地1 多功能钻机江探XY-100 台 62 注浆泵DW150 台3 衡阳3 高速制浆机ZL-400 台 24 低速搅拌机台 35 空压机台 26 储浆机台 37 电焊机BX6-300 台 48 高压水泵BW150D 台 19 挖掘机PC330、PC200-8 部 210 装载机50C 部 111 出渣车辆 412 混凝土罐车辆 413 混凝土泵车HBT60A-1406 部 1表2 主要材料类型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备注1 水玻璃38Be’2 普通水泥P.O42.5R3 钢管Φ75mm d=5mm表3 注浆人员安排计划表序号工序每组人员组数总人数1 钻孔 3 3 92 拌制水泥浆3 2 63 拌制其它浆液 2 2 44 注浆 3 2 65 技术、试验人员 2 2 46 管理人员 2 2 47 施工记录员 2 2 48 其他 4 1 49 合计41 7、仰拱底部溶洞注浆设计本段注浆采用φ75×5mm钢管桩进行注浆加固,L=8.0~10.0m@1.0×1.0m梅花形布置,施工时钢管桩嵌入溶洞底部稳定岩层厚度不小于0.5m,深度超过10m时仍未进入基岩则结束钻孔。

8、注浆工艺8.1为避免串浆现象发生,注浆时采用跳孔跳排多序孔注浆方式进行施工:8.1.1现场标定注浆孔位,确定钻进角度后,采用江探XY-100多功能钻机钻孔,钻孔深度8.0~10.0m8.1.2成孔后,将注浆钢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8.1.3注浆钢管打入后,将注浆泵的高压胶管与管口联通,并且用棉纱等将管口处的缝隙塞紧,以保证注浆时不至于渗漏浆液。

管路接通后先要压水检查密封性,达到要求后方可注浆。

8.1.4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用拌合机拌制,浆液水灰比为1:1(根据地层吸浆情况进行选择),注浆终压控制在1.5~2Mpa之间,当达到设计终压后,应继续注浆10min以上。

注浆过程中出现以下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①串浆,即浆液从其它孔流出的现象。

发生串浆时,应将串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拔塞后向外流浆的注浆管不必进行此工序),然后再注浆。

②注浆时压力突然升高,则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当堵管时,要敲打或滚动以疏通注浆管,无法疏通时要补管。

③注浆过程中出现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的现象,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结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结。

注浆流程如下:图4 钻孔注浆工艺流程图8.2注浆材料、浆液配合比8.2.1注浆材料为满足隧道底部溶洞加固的要求,拟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层吸浆情况对注浆材料进行选择,并根据现场注浆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注浆材料及规格型号如下:普通硅酸盐水泥:42.5R;水玻璃:浓度38Be’,模数:2.4~2.8。

8.2.2注浆配比浆液配比参数如表4所示,施工过程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情况及实验情况对注浆配比进行调整和优化。

表4 浆液配比参数表浆液配比备注序号名称水:水泥:水玻璃注浆参数可优化1 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370.5:370.5:664图5 注浆管路连接示意图8.3.3注浆量依据注浆量通用计算公式:Q(注浆量) =Q(加固体体积)nαβ(其中n为地层孔隙率,本工程取0.5;α为地层填充系数,一般取0.7;β为浆液损失率,一般取1.5)。

通过计算,仰拱底部溶洞注浆量暂估为 m³。

8.4注浆结束标准a.单孔注浆结束标准单孔注浆以定压为主的注浆方式,注浆终压定为1.5~2.0Mpa(注浆过程根据浆液扩散情况并结合注浆量大小对注浆压力终值进行调整,确定合适的注浆终压力。

)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维持10min以上可结束该孔注浆。

b.全段结束标准①设计的所有注浆孔均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无漏注现象。

②依据注浆量分布,取薄弱环节设计检查孔,检查注浆效果。

8.5注浆效果评定8.5.1检查孔检查法。

依据各注浆孔注浆量的分布情况,取地质薄弱环节设计检查孔,检查孔数量为总注浆孔的5%~10%,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成孔效果,是否存在塌孔现象,可用玻璃纤维锚杆深入孔底进行检查。

8.5.2根据以上方面评定注浆效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补孔等加强措施。

9、质量保证措施9.1钻孔质量保证措施9.1.1加强与现场测量沟通,严格控制测量中线和控制原点。

9.1.2现场技术员根据测量中线和控制原点严格现场定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孔位进行二次校正。

9.1.3如个别孔位因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按原参数施工,需对原孔位参数修正后再进行施工。

9.2注浆质量保证措施9.2.1注浆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使用过期结块的水泥。

9.2.2浆液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配浆时最大误差:水泥、(水玻璃)、水±5%。

材料进场后,需在现场进行配比实验,了解材料性能。

9.2.3浆液搅拌应均匀,一般水泥浆搅拌时间为3~5分钟。

未搅拌均匀或沉淀的浆液严禁使用。

9.2.4注浆过程中,时刻注意泵压和流量的变化,若吸浆量很大或压力突然下降,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应查明原因,如工作面漏浆,可采取封堵措施。

如跑浆可通过调换浆液、调整浆液配比,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进行大泵量、低压力注浆,必要时采用间歇注浆,以达到控域注浆目的。

9.2.5如一台泵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换上备用泵继续注浆。

9.2.6保持注浆管路畅通,防止因管路堵塞而影响注浆结束标准的判断。

9.2.7严格按照前进式注浆设计的段长进行分段注浆,不得任意延长分段长度,必要时可进行重复注浆,以确保注浆质量。

9.2.8严格进行注浆效果检查评定,符合要求时才能结束注浆作业。

若未达到注浆结束标准,应进行补孔注浆。

10、安全保证措施10.1严格控制注浆工艺,防止串浆。

10.2注浆管路及连接件必须采用耐高压装置,当压力上升时,要防止管路连接部位爆裂伤人。

10.3注意机械使用、保养、维修,注意用电安全,经常进行检查杜绝漏电,并派专人操作和维修,非机电修理人员不得随意拆卸设备。

10.4需高空作业时,应搭设稳固安全的脚手架和施工平台,防止机翻人伤事故发生。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