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云县xxx二级水电站引水系统、厂房建筑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合同编号: LCXH/(xxx二级)102-12/2013-ZT/JA])引水隧洞灌浆施工方案xxx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xxx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五月审查:校核:编制:目录1.工程概况xxx二级水电站位于xxx云县境内的澜沧江右岸一级支流xxx下游,距云县县城45km,以发电为单一任务,装机容量为2×25MW,水库总库容3164万m3,工程等别为Ⅲ等。
发电引水系统由岸墙式进水口、有压圆形隧洞和压力管道等组成,从进水口至岔管分岔点全长约687m,有压圆形隧洞衬后洞径。
进水口采用岸墙式,长。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进口喇叭口尺寸×。
进水口闸门井内设事故检修闸门1扇,检修平台高程,启闭平台高程。
进水口及闸门井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2.隧洞灌浆要求2.1.非压力钢管段固结灌浆范围为Ⅲ及Ⅳ类围岩段,回填灌浆范围为砼衬砌段。
2.1.1.喷砼段固结灌浆固结灌浆采用一次全孔灌浆形式,终孔灌浆压力2.1.2.衬砌段固结灌浆砼衬砌段固结灌浆孔沿洞周均匀布置,排距3m,每排9孔,呈梅花形布置,孔深要求深入围岩,灌浆压力为,局部岩石破碎带或断层处视实际情况加密加深灌浆孔,固结灌浆在该部位回填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
2.1.3.回填灌浆在顶拱中心角120°内进行,每排1~2孔,排距3m,呈梅花形布置,孔深应深入围岩10cm,灌浆压力为,待砼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灌浆。
2.1.4.检查孔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质量检查孔的数量应不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检查孔布置由施工、监理、地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固结灌浆质量控制标准为透水率不超过5Lu。
灌浆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并作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灌浆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12)执行,确保灌浆质量和安全。
2.2.压力钢管段隧洞钢管内衬段,砼与围岩间必须进行回填灌浆;围岩滴渗水地段必须进行固结灌浆,无滴渗水地段经试灌后决定取舍;钢衬接触灌浆位置须经锤击检查后确定。
2.2.1.回填灌浆在顶拱中心角120°内进行回填灌浆,每排2~3孔,排距,孔深应深入围岩10cm,灌浆压力为,衬砌砼强度达到70%后才能进行回填灌浆。
2.2.2.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孔深要求深入围岩3m,每排6孔,排距,灌浆压力为。
固结灌浆应在回填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
2.2.3.接触灌浆隧洞钢衬段接触灌浆每排6孔,排距,具体位置可经现场锤击检查确定,灌浆压力为;接触灌浆应在回填灌浆结束后14d后或宜在衬砌砼浇筑60d后进行,宜在气温最低季节施工。
为保证钢衬段接触灌浆质量,宜在加劲环上设置D5cm连通孔,以便浆液的串通。
2.2.4.检查孔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质量检查孔的数量应不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钢衬接触灌浆质量检查位置采用锤击法在现场确定,检查孔布置由施工、监理、地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固结灌浆质量控制标准为透水率不超过3Lu。
检查孔与原灌浆孔距离不小于30cm。
造孔和灌浆过程中应将钢套管装上以保护丝牙,所有灌浆工序结束后用钢堵头封孔。
灌浆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并作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灌浆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执行,确保灌浆质量和安全。
3.施工布置3.1. 施工用风引水隧洞灌浆工程,采用一台电动13m3/min螺杆式空压机供风,空压机布置于隧洞进水口左侧边坡坡角处,供风管采用Φ110cm钢管,供风管道沿洞身布置于整条隧洞内,靠近工作面附近采取φ35mm软道接造孔设备。
3.2.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洞内渗水,在洞身渗水较大的出水口处布打排水孔,在孔内安插Φ40排水孔,再在排水管口处接塑料软管引水至工作面。
由于渗水点为承压水,压力较为充足,故供水至各作业面上的压力能满足造孔及灌浆的要求。
3.3.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隧洞口处配电柜内接出,敷设至空压机及搅拌机等各用电部位。
施工照明采用前期开挖时布设的线路供电。
3.4. 灌浆作业平台引水隧洞钻孔,灌浆作业在专用钻孔,灌浆台车上进行。
灌浆台车由工字钢与钢筋焊接面成,高度给,结构采用大台车上焊接小作业架的形式。
洞内移动用装载机挑端至工作面,台车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3.5. 水泥浆制、供浆系统布置引水隧洞长度较大,考虑至浆液压力损失,制浆站及水泥临时堆存地设于下平洞段错车道位置,水泥仓库布置于洞外进场临时路边。
制浆站采用φ48钢筋搭设水泥堆放平台,铺设木板进行水泥堆存,制浆采用ZJ-400型高速制浆机和低速搅拌机组成。
从制浆站输出的浆液采用40mm橡胶管输送至各灌浆作业面。
3.6. 通讯工作面制浆,灌浆,检测采用对讲机或以红路灯作为信号指示灯进行联络,对外联络采取移动手机。
3.7. 排污现场施工废水,废浆集中排放至规定的污水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处理后排放至指导地点,严禁废水,废浆随地乱排,不的影响混凝土作业面施工。
4.主要施工方案4.1. 施工程序在主洞内选择有代表性地质条件10~15延米洞段(Ⅲ类岩洞段),先进行生产性固结灌浆试验,用以验证灌浆工艺及施工参数能否适合该区域地质条件。
对混凝土衬砌段回填灌浆在衬砌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固浆灌浆在该部位的回填灌浆检查孔施工完后进行。
灌浆施工程序为:回填灌浆及质量检查→固结灌浆及质量检查4.2. 造孔1)回填灌浆孔采用YT28凿岩手风钻钻进成孔。
2)固浆灌浆孔入岩米及米,故采用YT28凿岩机钻进成孔。
3)混凝土衬砌段,当混凝土浇筑时在灌浆孔位埋设-预埋管,灌浆钻孔时从预埋管中钻进成孔。
预埋管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将其牢固定位,以防止发生偏移。
4.3. 洗孔固结孔钻孔完成后应进行钻孔冲洗,采用压力水或风水联合冲洗。
4.4. 压水试验固结灌浆每单元按施工总孔数的5%采用单点法进行灌前压水试验。
4.5. 灌浆1)浆液配置采用“集中制原(浓)浆,灌浆点配浆”的方法。
2)回填灌浆采用纯压式。
3)固结灌浆方式主要采用孔内循环式,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时可采用纯压式。
固结灌浆孔的基岩段不大于6m时,可全孔一次灌浆:大于6m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次性成孔,自下而上灌浆。
4)灌浆采用3SNS灌浆岩进行灌注。
4.6. 灌浆记录仪灌浆过程中使用灌浆记录仪测记灌浆压力、注入率、水灰比等参数。
4.7. 灌浆材料1)水泥灌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水泥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
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 um方孔筛余量不大于5%.对所用水泥应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
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出厂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不应使用。
2)水符合砼拌制用水,利用xxx水或地下渗水,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
3)掺和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等掺合料。
各掺合料质量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规定,其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4)外加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
减水剂,稳定剂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或批准的其它外加剂。
各种外加剂的质量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规定,其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4.8. 变形观测灌浆过程中,应注意观测围岩及混凝土的变形,若发现异常,应即降压,报告有关人员,并做详细记录。
5.回填灌浆施工5.1. 回填灌浆施工程序1) 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回填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测放孔位→造孔→埋管→灌浆→封孔→检查回填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2) 单元划分顶拱回填灌浆按划分的区段由低往高进行,每区段(单元)长度不大于3个衬砌段,端部必须封堵严密。
3) 灌浆孔布置○1回填灌浆孔深入基岩10cm。
○2回填灌浆在钢筋混凝土衬砌全线顶拱中心角120°范围,灌浆布孔均在垂直洞轴线的铅直面上,采用单、双孔交替布置,Ⅰ、Ⅱ序孔均包含顶孔,排距按设计要求布置。
5.2. 钻孔定位1) 钻孔测放定位对衬砌混凝土回填灌浆采用在预埋管中钻孔的方法。
在浇筑洞身混凝土前,在钢筋网内按设计测放孔位预埋PVC管,预埋孔位偏差在20cm以内;预埋管安装好后,用红油漆在预埋管正对的钢模上进行标志。
拆模后及时标识孔位,并用红油漆标注孔号;其它洞身段则根据现场测量放孔位,先采用试钻法找出基准孔,造孔后以红油漆做好标记布置其它孔便于施工。
5.3. 造孔5.3.1.灌浆孔基本技术参数1)孔径:>Φ38mm。
2)孔深:打穿砼后深入基岩10cm。
造孔设备YT28气腿式风钻手风钻。
5.3.2.造孔顺序1)沿洞身轴线长每50m为一个单元,不足50m的独立段划分为一个单元。
2)造孔分序——每一环孔划分为一个序次,按相邻环分序,即将相邻两环上的孔按每环分别划分为Ⅰ序孔和Ⅱ序孔。
3)同一单元内分了Ⅰ序孔和Ⅱ序孔,先进行Ⅰ序孔的造孔灌浆工作,后进行Ⅱ序孔的造孔灌浆工作。
后序包括顶孔。
4)同一单元内的同一次序孔可全部或部分钻出后,再进行灌浆:也可单孔分序钻进和灌浆。
造孔注意事项1)钻孔开孔对准预埋管并顺着预埋管方向进行钻进,未埋管部分根据现场测量放孔位,并以红油漆做好标记,不得损失结构钢筋。
2)钻孔班报准确记录衬砌厚度、空腔尺寸和入基岩深度等。
3)造孔过程中如遇结构钢筋可在10cm范围内移动,不得损伤钢筋截面,如遇临时支护钢筋,可穿过。
5.4.埋管将长30cm一头车丝的Φ40mm特制孔口管埋入灌浆孔,车丝端露出外孔10cm。
5.5.灌浆5.5.1.灌浆材料使用如图所述符合设计要求的灌浆材料。
5.5.2.设备1)制浆设备:ZJ-400高速搅拌机和低速搅拌机。
2)送浆,灌浆设备:3SNS灌浆岩。
5.5.3.制浆1)制浆模式—集中制浆、现场配浆①制浆站制备原浆(:1),使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0s.②使用输浆泵将灌浆原浆输送到灌浆现场储浆桶。
固结灌浆的浆液的水灰比为或。
③在灌浆现场,严格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按需配浆。
2)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小于4h.3)灌浆结束后,立即清洗设备及管路,以保持后续灌浆时的畅通性。
5.5.4.灌浆方法采用机械式孔口封闭器堵住孔口,用纯压式灌浆法。
5.5.5.灌浆顺序回填灌浆自较低高程一端开始,向较高的一端推进。
先灌Ⅰ序孔,后灌Ⅱ序孔。
同一单元内的同一次序孔可全部或部分钻出后,再进行灌浆,也可单孔分序钻机灌浆。
5.5.6.灌浆压力引水隧洞衬砌段回填灌浆压力采用。
5.5.7.浆液水灰比所有回填灌浆的浆液水灰比采用:1的水泥浆。
空隙大的部位应灌注水泥砂浆或高流态砼,但水泥砂浆的掺砂量不应大于水泥重量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