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一)(总分:99.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60,分数:99.50)1.下列哪一项属于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卫因子∙A.胃酸/胃蛋白酶∙B.前列腺素∙C.胆盐∙D.胰酶∙E.药物(NSAIDs)(分数:1.50)A.B. √C.D.E.[解释] 前列腺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卫因子。
2.预防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是∙A.硫糖铝∙B.胶体铋∙C.米索前列醇∙D.阿莫西林(分数:1.50)A.B.C. √D.[解释] NSAID通过破坏黏膜屏障使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损害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绝大多数NSAID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呈非离子状态,可透过细胞膜弥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细胞内较高的pH环境使药物离子化而在细胞内聚积,细胞内高浓度NSAID产生细胞毒而损害胃黏膜屏障。
目前已认识到NSAID的系统作用主要是抑制环氧合酶(COX)。
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和增加黏膜血流等作用。
主要用于NSAID溃疡的预防。
腹泻是常见不良反应,因会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忌服。
3.下列哪一疾病的门脉高压最显著∙A.血吸虫病性肝硬化∙B.肝炎后性肝硬化∙C.酒精性肝硬化∙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原发性肝癌(分数:1.50)A. √B.C.D.E.[解释]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门脉高压最显著而肝脏功能损害轻。
4.下列哪项不符合由促胃液素瘤引起的消化性溃疡∙A.多发生在球后十二指肠降段和横段,或空肠近端∙B.常规胃手术后不易复发∙C.易并发出血、穿孔和梗阻∙D.基础胃酸分泌过度∙E.常伴腹泻(分数:4.50)A.B. √C.D.E.[解释] 促胃液素瘤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非常难治,常规胃手术后都见复发。
患者,女,45岁。
反复发作脓血便10余年,此期间有时伴膝关节疼痛,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X线钡剂检查见乙状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变细。
(1).最可能的诊断是A.溃疡性结肠炎√B.克罗恩病C.肠结核D.慢性细菌性痢疾(2).该病腹痛的特点是A.腹痛—进食—缓解B.腹痛—进食—加重C.腹痛—便意—便后缓解√D.腹痛—便意—便后无变化(3).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A.中毒性巨结肠√B.癌变C.肠出血D.肠梗阻[解释] 乙状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变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同时又肠外表现(排除痢疾)诊断可以明确。
腹痛—报意—便后缓解是其特点蠢引起溃疡表浅,所以引起肠梗阻的机会极少。
本病已10年,故不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出现存重痒患者)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腹泻明显时,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剂量过大,可能引起下列哪项并发症∙A.机械性肠梗阻∙B.肠穿孔∙C.中毒性结肠扩张∙D.结肠大出血∙E.以上均不是A.B.C. √D.E.[解释] M胆碱受体阻断药能抑制迷走神经,松弛肠道平滑肌,剂量过大时会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可能会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但不会引起机械性肠梗阻,也不会引起肠穿孔和结肠大出血。
6.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肝性脑病∙B.自发性腹膜炎∙C.上消化道出血∙D.肝肾综合征∙E.原发性肝癌(分数:1.50)A.B.C. √D.E.[解释] 所列五项均为肝硬化的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但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
7.下列关于肝肾综合征临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发性少尿或无尿∙B.血肌酐升高∙C.血钠升高∙D.尿钠降低(分数:4.50)A.B.C. √D.[解释] 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流重分布等因素,可发生肝肾综合征,又称功能性肾衰竭。
其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引起肝肾综合征的关键环节是肾血管收缩,导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
参与这种功能性改变的因素甚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致使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③肾前列腺素(PGs)合成减少,血栓素A2(TXA2)增加,前者有扩张肾血管和增加肾血流量作用,后者作用则相反,肝硬化患者使用NSAID 类药物时由于PGs受到抑制可诱发肝肾综合征;④失代偿期肝硬化常有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有增加肾血管阻力作用;⑤白三烯产生增加,因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在局部引起肾血管收缩。
8.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胃溃疡一般比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发生∙B.一般出现50~100ml即可卅现黑粪∙C.出血超过500ml时就可引起循环障碍∙D.半小时内出血超过1000ml时均会发生休克∙E.第一次出血后很少复发A.B. √C.D.E.[解释] 一般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易发生,一般出血达50~100ml即可出现黑粪,超过1000ml时可引起循环障碍,在半小时内出血超过1500ml时会发生休克,第一次出血后约40%可以复发。
9.溃疡性结肠炎腹痛的规律是∙A.腹痛—便意—便后缓解∙B.腹痛—进餐—缓解∙C.腹痛—便意—便后加剧∙D.腹痛多遍及全腹∙E.以上都不是(分数:1.50)A. √B.C.D.E.[解释]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所以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而不是遍及全腹的腹痛,有明显的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而腹痛—进食—缓解见于溃疡病,腹痛—便意—便后加剧的规律很少见。
10.男25岁,节律性间断上腹隐痛3年,加重2天,10小时前开始排黑粪3次,量约1000克左右,BP68/45mmHg,P120次/分,Hb90g,/L,首选下列哪种治疗∙A.大量输液∙B.输有旋糖酐∙C.外科手术∙D.急诊内镜止血∙E.输血、补液(分数:1.50)A.B.C.D.E. √[解释] 此病人为溃疡病大量出血后伴低血压状态和急性失血性贫血,因而首选治疗应该是输血、补液,以迅速纠正低血压状态和贫血。
11.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治疗策略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给制酸剂同时加抗菌治疗∙B.给黏膜防护剂同时加抗菌治疗∙C.制酸剂可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阻滞剂∙D.制酸剂应用疗程在DU应适当较GU时延长∙E.抗生素首选一种,以2周为一疗程(分数:1.50)A.B.C.D. √E.[解释] 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治疗策略中,制酸剂在DU疗程为4~6周,而GU因溃疡愈合较慢,疗程应适当延长至8~12周。
12.近年来开展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其最大副作用是易诱发∙A.肝肾综合征∙B.肝肺综合征∙C.肝性脑病∙D.感染∙E.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分数:1.50)A.B.C. √D.E.[解释]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以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的门静脉与肝静脉的主要分支间建立通道,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和难治性腹水,但易诱发肝性脑病,这是此疗法最大的副作用。
13.治疗消化性溃疡应用下列何种药物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最有效∙A.酸泵抑制剂∙B.H2受体拮抗剂∙C.M胆碱受体阻滞剂∙D.促胃液素受体拮抗剂∙E.胃酸中和剂(分数:1.50)A. √B.C.D.E.[解释] 酸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最有效的药物。
14.在肠结核的治疗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为使病人早日康复,防止耐药性的产生,目前多采用长程抗结核治疗∙B.一般用异烟肼与利福平两种杀菌药联合∙C.开始治疗1~2周即有症状改善∙D.腹痛可用抗胆碱能药物∙E.伴完全肠梗阻者应手术治疗(分数:1.50)A. √B.C.D.E.[解释] 为早日康复,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多采用短程化疗,疗程为6褂9个月,所以长程化疗是过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15.下列选项中,属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试验是∙A.维生素B12吸收试验∙B.胰功肽试验∙C.血清缩胆囊素测定∙D.空腹血浆胰岛素测定∙E.血浆胰多肽测定(分数:1.50)A.B. √C.D.E.[解释] 测定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试验包括直接刺激试验和问接刺激试验,间接刺激试验包括Eundh试验和胰功肽试验。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是属于胰腺的吸收功能试验,其余三个备选项均属于胰腺内分泌功能的试验。
16.下列关于急性中毒特殊解毒药的应用,正确的有(分数:1.50)A.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B.二巯丙醇治疗砷中毒√C.去铁胺治疗镁中毒D.亚甲监治疗亚硝酸盐中毒√[解释] 又是考查课本上的图表。
依地酸钙钠治疗铅和锰中毒。
二巯丙醇治疗砷、汞和锑中毒。
去铁胺治疗铁、镍和铊中毒。
小剂量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7.误服下列哪种药物应禁忌洗胃∙A.东莨菪碱∙B.水杨酸盐∙C.氢氧化钠∙D.盐酸麻黄碱∙E.亚硝酸盐类(分数:1.50)A.C. √D.E.[解释] 氢氧化钠强腐蚀性毒物,误服后若捕胃管洗胃有可能引起胃穿孔,所以应视为禁忌。
18.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B.绝大多数病例病变位于胃和十二指肠∙C.男性发病多于女性∙D.全世界均多见∙E.儿童及老年均罕见(分数:1.50)A.B.C.D.E. √[解释]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童年和老年亦非罕见。
19.肝性脑病病人治疗,为了取代脑部假性神经传导介质,应选用∙A.多巴胺∙B.谷氨酸钾∙C.精氨酸盐∙D.去甲肾上腺素∙E.以上都不是(分数:1.50)A.B.C.D.E. √[解释] 最好用左旋多巴;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20.对肠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方法是∙A.大便及痰液皆找到抗酸杆菌∙B.乙状结肠镜检查∙C.X线钡餐检查∙D.OT试验∙E.血沉(分数:1.50)A.B.C. √D.[解释] X线钡餐检查有跳跃征对诊断肠结核有重要意义;肠结核位于回盲部位,所以乙状结肠镜检查欠佳。
血沉正常值决定于血浆,结核和风湿增高。
21.关于肠结核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A.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B.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C.多见于青少年与壮年∙D.多数起病缓慢∙E.多不伴有肺结核(分数:1.50)A.B.C.D.E. √[解释] 肠结核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因经常吞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致病。
22.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不少于∙A.<1ml∙B.1~2ml∙C.2~3ml∙D.3~4ml∙E.5ml(分数:1.50)A.B.C.D.E. √[解释]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表示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