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

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


人事控制
选 聘 培训和提升
考核和激励
人员控制的重点与措施
• 1、关键岗位人员控制 、
企业关键业务环节的人员包括重要环节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这些重要环节的人 员安排是管理控制的重点,需要考察其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工作之外的行为表现等, 并进行岗位轮换、职位更换等。


2、对特殊状态下或不良嗜好的关键人员的关注 对特殊状态下或不良嗜好的关键人员的关注
• 健全性测试——完善程序测试 • 符合性测试——功能与业务测试 • 综合评价——可依赖程序与薄弱环节
内部控制的一般模式
可 目标与目的 理想 否

理部

二、内部控制方法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章 控制 》 活动 第二十八条 )提出七大控制措施:不相 提出七大控制措施:
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 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 考评控制等。 考评控制等。 • ——主要基于会计控制角度,局限于内部会计控 主要基于会计控制角度, 主要基于会计控制角度 制。 • 从组织全面控制角度看,应包括: 从组织全面控制角度看,应包括:
– 特定授权
• 是对办理例外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一般其时效 性较短,是非连续性授权或一次性授权,业务一旦完成,授 权自行撤销。
• 授权批准体系: – (1)授权批准的范围 – (2)授权批准的层次 – (3)授权批准的责任 – (4)授权批准的程序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四)授权控制
• 授权控制要求各级人员在其业务处理职权范围内, 无需请示便可以直接处理业务,从而避免相互推 诿、“踢皮球”现象发生。 • 授权中应注意的问题: • 权力与责任 • 权力与风险 • 建立适时的风险反应机制,使权力与责任对等。
– 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 审核监督职务。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四)授权控制
• 定义: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 准以便进行控制。
• 分类:
– 一般授权
• 对办理常规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一般授权时效 性较长,是一种经常性、连续性的授权;
要特别关注处在特殊状态下的一些关键人员,这些人员由于存在巨大压力,有可能进行舞弊。这些 特殊状态包括:家庭负担过重,员工收入无法弥补;员工有特殊嗜好,例如赌博、挥霍成性、与人 攀比、为异性支付消费款等;员工负有较多个人债务,无法偿还;个人经营资金短缺或投资失败; 处于特殊情境中的人,如恋爱、亲人亡故等。
一般标准
结构 人员 措施
具体标准
授权与处理考核标准 记录与报告考核标准 监察与审计考核标准
思考题
• • • • • • •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企业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授权,其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什么是全面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有哪两种模式? 企业主要的文件记录有哪几类?如何进行控制? 企业如何实现财产保全控制? 企业人力资源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什么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方法如何随着内部控 制目标的变化而改变? • 企业内部报告控制的作用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内部控制的类型 内部控制的分 内部控制的分类
按控制范围 按控制范围分 范围分
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
按控制功能分
预防式控制 察觉式控制 察觉式控制
按控制地位分
主导性控制 补偿性控制
按控制时序分
原因控制 过程控制 结果控制
四、内部控制标准
考核内控环境标准 考核内控目标标准 考核内控技术标准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十三)内部报告控制 十三) • 作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全面反映经 作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 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 – 常用的内部报告有: 常用的内部报告有: • (1)资金分析报告 资金分析报告 • (2)经营分析报告 经营分析报告 • (3)费用分析报告 费用分析报告 • (4)资产分析报告 资产分析报告 • (5)投资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报告 • (6)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十二)内部审计控制 • 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对企 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内部 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 制。 • 内部审计控制的优劣势? • 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 理部门,最好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
杜邦公司组织结构图
二、内部控制方法
•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 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
– 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 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 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 是控制活动能否有效的基础 – 不相容五职务
二、内部控制方法
(一)目标控制
• 确立目标、健全目标体系、保持各目标的一致性、建 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 • 以制造业为例: • 财务成果方面:毛利、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 财务成本方面:原材料消耗定额、工资定额 (或工时定额)、产品计划单位成本、 期间费用预算等;
二、内部控制方法
二、内部控制方法
•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所进行的控制。 – 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 –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 独立董事、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 – 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
董事会下属各专业委员会:战略、薪酬、提名、审计等
– 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
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 实物标准 • 价值标准 • 时间标准
• 定性标准 • 注意: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工作循环的实施结果及时修订控 制标准。
一、内部控制程序
– (二)衡量控制结果
• 检查执行记录 • 实绩与目标比较 • 计量偏离目标的差异 • • • • 获取实际工作结果资料的途径: 观察 内部报表和报告 抽样调查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八)财产保全控制 – 包括: • (1)限制接触 • (2)定期盘点 • (3)记录保护 • (4)财产保险 • (5)财产记录监控 问题:企业哪些资产是限制接触的重点?为什么?
二、内部控制方法
• (九)人力资源控制 • 在企业组织中,对人的控制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从董事会成员的 任免、经理人聘用与考核、员工的招聘和培训等,均与内部控制密切 相关。 – 包括: • (1)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 • (2)制定员工工作规范。 • (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 (4)加强和考核奖惩力度。 • (5)对重要岗位员工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 • (6)工作岗位轮换。 • (7)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 • (8)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
一、内部控制程序
– (三)分析差异
• • • • • 判别差异的严重程度 分析造成差异原因 1)计划还是执行过程 2)偶然、暂时、局部性因素 形成差异的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
根据差异程度采取措施 • 注意措施的经济性
一、内部控制程序
– (五)综合检查评价
• 风险防范控制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必要时可设置 风险防范控制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 风险管理委员会 ?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十一)信息系统控制 信息系统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 – 另一方面,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 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确保内部控制的有 效实施。
(二)组织控制(组织规划控制法)
指企业建立一个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活动的整体组织框架,使 企业在这个组织框架内进行有效授权和职责分工,开展各种经 营活动。
• • • • • 设定机构与划分职责 规定个人职责 职责考核 汇报成果 …………
• 如何达到?
– 组织机构设置
• 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 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
• • •
人员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轮岗制度和离岗休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特别是 对关键岗位人员或控制风险较高的行业,如银行业。 对于重要岗位的人员要大胆使用、合理监督,不能包办业务全过程。 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轮岗、离岗休假安排,保证接替人员与前任在利益关系 上的独立性。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十)风险防范控制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 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 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 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 • • • • 企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 企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 (1)筹资风险评估 筹资风险评估 (2)投资风险评估 投资风险评估 (3)信用风险评估 信用风险评估 (4)合同风险评估 合同风险评估
二、内部控制方法
– (五)程序控制(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控制)
• 定义:程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标准程序和规范手续 对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进行的控制。 • 借助工具:文字说明法、流程图 • 程序控制的关键是实行牵制控制。
业务流程图
二、内部控制方法
• (六)会计系统控制 – 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定适合 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 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 密的会计控制系统。 •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包括: –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 – (2)统一会计政策。 – (3)统一会计科目。 – (4)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 序与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