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及其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及其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PLC及其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学习要以《电机与控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简单的可编程控制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运行、调试与维护,满足生产现场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为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电气自动化控制为主线,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维修电工”中相关考核项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0加一周实训(实训内容建议使用项目五和项目六)学时。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学时分配的建议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能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一)能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可编程控制器
(三)能使用手持式编程器或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四)能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项目进行编程与调试
(五)能用可编程控制器改装典型的机床线路
(六)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七)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八)能应用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传感器
三、内容标准
项目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
1.
2.会三菱FX2n系列PLC的外部接线,会画外部接线图
3.熟悉FX2n系列PLC的基本编程方法
4.初步掌握编程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
5.会FX2n系列PLC与计算机的连接和通信
6.初步掌握语句指令程序、梯形图程序的录入与调试的基本技能
7.会FX2n系列PLC的安装与维护
8.会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二)教学建议:
课堂设置在实训室中,用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基本操作训练。

项目二Y-△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
1.理解Y-△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用基本指令完成Y-△控制电路程序。

3.能完成Y-△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二)教学建议:
在实训室设置工作现场和Y-△控制电路的模板,对Y-△控制电路进行接线、编程、调试运行。

项目三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
1.理解交通灯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用基本指令完成交通灯控制电路程序。

3. 熟悉顺序功能图的设计
3.能完成交通灯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二)教学建议:
在实训室设置工作现场和交通灯控制电路的模板,对交通灯控制电路进行接线、编程、调试运行。

项目四运料小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
1.理解运料小车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用基本指令完成运料小车控制电路程序。

3. 熟悉步进顺序功能图的设计。

4.能完成运料小车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二)教学建议:
在实训室设置工作现场和运料小车控制电路的模板,对运料小车控制电路进行接线、编程、调试运行。

项目五用PLC电路改装及调试机床电路
(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
1.理解典型机床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用基本指令及相应功能指令完成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设计。

3.用基本指令及相应功能指令完成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程序。

4.能完成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二)教学建议:
在实训室设置工作现场,选择典型机床电路,完成改造电路的设计,编程、接线与调试运行。

项目六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与维护
(一)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
1.理解典型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2.熟悉相关传感器的应用。

3.会PLC的选型。

4.完成典型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5.完成典型PLC控制系统软件电路的设计。

6.完成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

7.会PLC控制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二)教学建议:
在实训室设置工作现场,由导师根据维修电工高级工考工要求自行出题,安排学生自行完成2个PLC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编程、接线、调试运行,作为对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建议
教学中,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认真选材,切实做到教学内容必需、够用、实用。

教材建议使用《PLC应用技术(三菱)》瞿彩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也可使用又能满足教学要求,能体现自己特色的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建议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3.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工作项目要求,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并通过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编程软件应用,加深学生对典型可编程控的认识。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的PLC控制系统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加深对可编程控制器的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应有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挂图、多媒体、投影和演示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PLC的理解。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评价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项目评价、理实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表现、学生作业、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项目考核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