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米t梁的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50米t梁的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50mT梁预制及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大桥上部为4×50m +3×50m 共7孔5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的T梁,分左右两幅,半幅桥每跨横桥向设置5榀梁,全桥共有T梁70榀。

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700m的平曲线内,桥跨处平曲线位置采用调整内外边梁的外侧翼缘板悬臂长度形成。

支座中心线、墩台中心线及预制梁端平行。

桥面横坡通过桥墩、台盖梁和预制T梁的翼缘板的横坡形成,T梁的横坡与盖梁的横坡一致,桥面设计纵坡通过盖梁和支座垫石调节。

为保证梁底水平,支座垫石必须保持水平。

支座处纵坡通过梁底预埋钢板来调节。

T梁纵坡取一跨两端墩中心线处的纵坡平均值。

本桥纵坡为-3.636%,横坡为2%~-4%。

T梁长49.63 m~50.53m不等,梁高2.80m,腹板厚22cm,底板宽60cm,梁端处底板宽70cm,中梁翼缘板宽1.50m,边梁翼缘板宽1.85m,翼缘板厚20cm,共有5道横隔板,间距7.50m。

T梁最大吊装重量198T (75.86m3)。

50mT梁纵向预应力采用OVM.M15-13(12、11、10)规格锚具体系,墩顶连续钢束采用BM15-5规格锚具体系,T梁砼强度等级为C50。

50mT 梁采用现场预制,采用架桥机架梁。

二、施工工艺流程:T梁预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三、主要施工方法:3.1 T梁预制:3.1.1 场地布置(见附图)**标预制梁场设置在***大桥7#台至终点段已经成型的路基上。

桩号为K88+330~K88+740(详细布置见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图)。

预制场布置时应整体考虑梁的预制区、成品堆放场、运输车辆进出道路,梁体吊运出场等的平面布置,使其相互配合,不干扰。

并且还要安排钢筋制作场地、砂石料堆放场、水泥仓库、拌和机作业场、水、电供应系统等。

在路基完成后,对预制场地进行整理并采用10cm厚C25素砼硬化。

预制厂设在半径为700m的圆曲线上,左右幅的横坡都为4%,纵向排水沟设置在K88+400~K88+740右幅位置,在每排底座的中间位置设横向排水沟连接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出口连接至K88+740涵洞。

现场设立预制场平面图及其它各类标志标牌。

3.1.2 制梁台座为确保安全,操作方便,采用地槽式长线台座,台座长度为52m。

共设置制梁台座12个,模板1.5套。

预制T梁底座一般为两层砼结构,底层为模板式结构,厚度根据梁体的重量和地基承载力情况确定采用40cm的C20素混凝土,宽度由中心向两侧各1.0m,长度方向较梁长出2.0m。

预应力张拉以后,梁体中部拱起,两端受力集中,因此底座两端支撑处前后各1.5m进行加深处理,采用C50混凝土,同时布设一定的Φ22钢筋网片,提高承载力。

底座的上层为和梁体马蹄等宽,长和梁体等长的高为30cm墩结构,主要用来支撑底模及梁体的重量。

台座按间距50cm预埋Ф3cm塑料PVC管作为拉杆孔。

为保证桥梁的平整,在T梁跨中向下设置2.8cm的预拱度,预拱度采用圆曲线的形式。

3.1.3 模板工程:T梁模板采用工厂制作加工,为保证T梁的外观质量,模板必须有足够大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T梁模板采用8mm钢板作面板,型钢为骨架,对拉螺杆采用Ф28和Ф16圆钢制作,共两层,布置在T梁的底板下和顶板上。

底模采用10mm钢板,通过预埋在方形底座上的预埋角钢等预埋件和底座连接。

方形底座和钢底模应比梁体的马蹄宽度略小,以便底座边上可以贴一层橡胶条或双面胶带,防止砼浇筑时漏浆。

底模在涂刷脱模剂之前应进行认真清理,脱模剂必须使用模板专用脱模剂。

T梁侧模与翼缘板底模加工成整体,以横隔板为界,分6块×2加工制作。

侧模与翼缘板底模采用8mm钢板制作,6大块侧模为方便拆除,分为两小块加工而成,安装时整体安装,拆模时分开拆除,模板接缝采用φ16螺栓连接。

侧模板每端比T梁长 20cm,以方便支立堵头模板。

T梁堵头模板由紧贴于T梁端部锚垫板的面板及骨架组成。

主要起封堵梁端,控制纵向钢束锚垫板的位置的作用。

T梁翼缘板侧模由于有伸出钢筋,分三块制作而成,预留钢筋缺口,以便钢筋伸出。

T梁横隔板侧模预先固定在T梁侧模上,待其安装好后,用螺栓将横隔板堵头模板固定在侧模上。

T梁模板制作要求,面板平整、光洁,无凹凸缺陷,平整度不大于1mm(用2m靠尺量),板面翘曲度不大于0.5mm,模板接缝高差不大于1mm。

模板安装牢固稳定不变形,拼缝严密不漏浆。

并严格控制模板几何尺寸在设计和规范要求内。

模板上涂方便脱模而不污染模板的专用脱模剂,保证脱模后的砼外观完好、光洁。

模板的安装顺序为:整修底模→安装钢筋骨架→安装一侧模板→安装两端端模→安装另一侧模板。

模板安装时面板要平整、光洁,且涂脱模剂。

为防止模板漏浆,在板缝处要贴双面胶带。

模板的装、拆用龙门吊配合实施。

一般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的50%后方可拆除侧面及翼板处模板。

拆模的程序:①拆除拉杆,包括待拆模板微调支撑、紧固侧板的底板下拉杆和顶板上拉杆。

②拆除与待拆模板相邻的接缝,应清除渗进缝内的水泥浆,以消除或减少模板间的粘结力。

③安装施力装置并施力脱模,一般采用脱模拉钩装置时可将钢丝绳套在拉钩上,施力拉钢丝绳使模板脱离梁体。

也可采用活门装置拆模,要先拆活门,再横置千斤顶于门内,使千斤顶底座抵住梁体混凝土,千斤顶另一端则抵在脱模顶梁上,启动千斤顶使模板脱离梁体。

④吊移存放。

模板离开梁体后,仍需多移出足够的空隙,再起吊,以免吊模板时与梁体碰撞,然后吊运到存放处,清理洁净、涂油养护供下次使用3.1.4 钢筋工程:T梁钢筋加工和绑扎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如遇到与T梁预应力管道冲突时可适当调整钢筋,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准确。

特别注意预埋梁顶连续伸出钢筋以及孔道。

T梁钢筋可预先在钢筋棚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好,然后运至预制场,安装绑扎成型。

现场装配的程序是:安装固定支座垫板→在底模上准确标出各段钢筋的定位线(红油漆)→安装梁肋钢筋(同时用临时支架撑稳)→安装横隔板钢筋并与梁肋钢筋绑焊牢固(采用方木支撑)→焊接定位筋,穿波纹管→安装螺旋筋、锚垫板→立模→绑扎顶面钢筋。

钢筋的尺寸、数量、间距、位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用塑料垫块加以控制,将按设计要求厚度呈梅花状绑在钢筋的交叉点上,间距不大于50cm。

端跨梁伸缩缝侧支座垫板在钢筋绑扎前预先安装在底模上,端跨梁连续侧及中跨梁两端的支座垫板在墩顶连续接头施工时安装。

支座垫板安装要求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横隔板预埋筋安装顺直, 位置准确牢固。

3.1.5 预应力工程:(1)预应力管道每片T梁腹板布置纵向钢束5束,分别采用内径Ф85mm的塑料波纹管成孔,锚具为OVM.M15-13(12、11、10)群锚体系。

另外在T梁顶连续设置8束纵向钢束,锚具采用BM15-5体系,采用90×23mm塑料波纹管成孔。

预应力管道施工严格按设计的坐标安装并定位牢固,为防止管道偏移或上浮,需设置定位钢筋,并和钢筋焊接牢固,间距控制在50cm一道。

波纹管接头必须连接可靠,可采用专用的塑料焊接机将波纹管与波纹管直接热熔焊接,或用专用的塑料连接套连接。

锚垫板中心线与波纹管必须保持垂直,采用专用的塑料连接头连接。

锚垫板位置准确牢固,密贴于堵头模板上,压浆孔利用海绵塞住,以避免漏浆堵塞。

波纹管与排气管的连接,可在波纹管上热熔排气管,然后用专用的塑料排气管接头连接。

(2)预应力束的制备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为孔道的净长加上构件两端的预留张拉用的预留长度;预应力束的切断宜采用砂轮切割机;以保证切口平整,线头不散,不允许采用电弧切割下料。

(3)预应力束的穿束预应力钢束在穿束前应排列理顺,沿长度方向每隔2m—3m用铁丝捆扎一道。

穿束一般采用人工直接穿束,较长的预应力筋可借助一根长钢丝作引线,用卷扬机配合穿束。

3.1.6 砼工程:T梁砼利用罐车自拌和站运到施工现场,利用龙门吊上安装的10t 电动葫芦提升料斗移动,浇注砼。

T梁砼强度为C50,配合比事先由试验室试配和外委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应不低于设计等级的1.15倍。

由于奉节当地碎石强度偏低,混凝土强度难以保证,故选用宜昌花岗岩碎石及岳阳中粗砂,同时遵循低水灰比,控制在0.24—0.38的范围,最大不超过0.4,低砂率,控制在28%—38%的范围内,最大不超过40%;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为水泥的0.5%—1.8%。

砼各种原材料必须满足强度和外观要求,特别是水泥和外加剂的性能要严格控制。

砼要求和易性好,坍落度控制在12cm~16cm之间。

并按规范要求留置试块,以检验砼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T梁砼采用附着式和插入式振捣器两种方法配合进行。

在梁端的腰部各增设一台附着式振动器,以保证张拉区混凝土振捣密实。

T梁侧模上布设150Hz高频快装附着式振捣器,该振捣器体积小,激振频率高(150Hz/s),激振力大(11KN),振幅小(1.3mm),辐射范围大(1.5m),可提高砼的密实度,有效排出砼中的气泡。

振捣器布设间距每侧模板按150cm设一台,采用菱形布置,振捣时间为40-60s。

振捣器采用边下料边振捣,砼浇注要连续且斜向分段,浇注方向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待接近另一端头4~5m处,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形成交合。

为保证砼连续性,必须保证前一段砼初凝结束前浇注下段砼。

段与段间接缝为斜向,上下层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且接缝要互相错开,以保证砼的整体性。

层与层之间砼间歇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砼出现冷缝。

砼浇注时,凡是能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的地方,必须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辅助振捣砼时,注意不能碰撞到波纹管,以防损伤、破坏。

同时配合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砼振捣时应严格控制好时间,既不漏振也不过振,振捣时以振捣区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为准。

砼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T梁,终凝后即可开始洒水养护砼,使T 梁随时保持湿润。

冬季施工时应尽量延长拆模时间以保温,防止砼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T梁砼正式浇注前须作工艺试验,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正式进行T 梁预制。

模板拆除时以及拆模后应避免碰伤砼,以保证砼的完好。

3.1.7 预应力张拉:T梁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即可开始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

预应力张拉采用300t穿心式千斤顶张拉,张拉前张拉系统必须经过检验核定。

千斤顶、油泵、油表配套标定使用,并按规范要求定期复检。

锚具安装前,必须将钢绞线上的杂物、锈迹等清除干净,再安装工作夹片,以免钢绞线滑丝。

另外工具夹片也必须清除干净。

确保张拉顺利。

张拉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双控,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用两端双向张拉,由专人指挥,加油速度缓慢均匀,每增加5Mpa,挥旗为号,做到同步进行,使升压速度接近相等。

每束钢绞线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