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PPT课件
.
2
一、知识点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上涉及到“三农”问题 (土地问题、土地政策)的知识点有哪些?
.
3
一、知识点梳理
时期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建国后
内容
领导阶级
天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农民阶级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 资产阶级
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 革命
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 无产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农”问题(土地问 题)
. 长兴中学 钦国强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 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故在历年的 高考中一向收到重视。命题考查往往集中在人 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内容和意义,以及中共农村政策调整引起的生 产关系的变化。
(二)欧美国家的农业
1.英国圈地运动
2.美国罗斯福行政对农业的调整
3.苏联的农业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的农业改革
12
使进生行产力了的哪发挥些达变到了革极或限。调一整家一?户每的小一农步经济调,整生产的资核料微心
薄如内、果容生不以产引分导及散农结、民生走果产组如规织模起何小来?、的农路业,科不技仅落不后能、改劳善动农生民产的率生低活下,,而。
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
业展◆从状品况市建并场国导和致积后重累我工工业业国发发农展展缓的村慢资生,金成等产为条关工件业系,发从调展而的整影制响中约到因得轻素工到。业的的发启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 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 素。(2分)
——2008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天津卷)
.
11
四、知识联系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 (1)主要耕作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2)主要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 (3)水利工程:都江堰、京杭运河等 (4)农业技术、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5)农耕工具:曲辕犁等,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
社会主义改造
(中共)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 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4
二、实战演练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
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
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在制订农村政策时应
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
8
时期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建国后
内容
天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
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 革命
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 十 动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2005.江苏高考)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天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
【返回】5
▲“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有
人说民生主义就是……夺得富人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
期中道理随口说去………所最信是定地价的法子”
可见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赞同
★A.没收地主土地
B.赎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一文中说道: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
千元,可以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两千;就算那地将来因
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
.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共)
9
三、08高考回顾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绘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盈利八千,当归国家。”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陈述了民生主义的思想 ②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④体现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④ 6
【返回】
二、实战演练
◆ 材料一 1940年1月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义时明确指出:
“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在经济上必须是新民主义的 这个共
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
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
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
许其存在的。”
▲
(◆210)◆世材材料料纪二一5个中0—体毛农7泽业0东在年的中代农国所业,创政我立策的国的精内农耕容细村有作生的哪生些产产?方关式系已经还
(示2是)与什材么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农业Leabharlann 发展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7
◆材料三: 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审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 起步并取得突破的。3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得 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中国共产党高层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 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 新的起点三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国改革的 关键环节,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2008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四川卷)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2008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
.
10
三、08高考回顾
◆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 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 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