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 教用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 教用

诗歌借景抒情,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表 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劝君更尽一 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 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 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 魅力之所在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 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诗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 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 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 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渲染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前两句在写景时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 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使用了渲染的手法。诗人抓住最有代表 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木叶渐脱,北风呼 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清的气氛,为诗人表达思 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作铺垫。
三、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 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 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 运用形式。 表现手法则是达到某种特殊的表 达效果的方法。
四、表现手法类别 包括衬托、对比、象征、渲染、 烘托等手法。
1、衬托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 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 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 词。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这 首词的看法。
三、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情 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景乃 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 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 激,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就是典型的 触景生情之作。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飘飘洒 洒地下起来,催发植物生长。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在夜晚下起 来,无声地滋润着春天的植物。乡间小径与天空一片昏暗,唯 有江边船上的一点渔火若隐若现,显得格外明亮。待到天明, 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 开的世界。
(四)哀景衬乐情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 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 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 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 "哀"景, 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答案 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对比, 显示梅的高洁守志;
下面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赏析】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这首诗运用对比 手法,制陶者辛劳却 屋无片瓦与富贵者不 劳却居住大厦形成鲜 明对比,深刻地揭露 了极端不合理的社会 现象,表达了诗人对 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一、借景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 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 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内情 在与 联景 系的
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景与情的内在关系
乐景
哀景
乐情
哀情
(一)乐景写乐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 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 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 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 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 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 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 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 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 也不是绝对的。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 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 场景,衬托出雄劲勇猛 的猎鹰形象 。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写白梅?
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白梅。首句中“冰雪 ”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 格和坚韧风骨;第二句用“混芳尘”的桃李反衬白 梅不同流俗的高洁性情;三四句写梅的报春,体现 其奉献精神。诗人通过衬托,塑造白梅这一形象, 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操守,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 志趣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古典诗歌鉴赏之 表达方式
(一)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 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 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3、象征
表达更为含蓄。 比如,诗人常赋予松、竹、梅、菊等特 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 情,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 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 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再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 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 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 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 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 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用晚春时节的残花来反衬(衬托), 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本句的表现手法是(?)
衬托(正衬) 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和天 台山来衬托天姥山。
2. 对比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简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 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 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表达了 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 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醉落魄·咏鹰
烘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 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 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 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
一般可采用下列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解释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 的; 第三步,指出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四步,活用表达技巧的常用术语,结合具体问 题拟定答案。
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化于景融为一体。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独钓寒江图,字 面无一情字,但我们却能从那鸟飞绝, 人踪灭,独钓寒江的画面中深深感受 到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情溢于言表, 诗人面对黑暗势力傲岸不屈、独守高 洁,诗中描画的景实际上是诗人内在 心灵的折射。
练习
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 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 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 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 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答案】从“衬托”角度回答:从表面 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 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 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 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 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 今日处境越凄凉。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独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别 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②辛夷:木兰 树的花。 你认为诗中“辛夷花尽杏花飞”一句的作用是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寓情于景
滁洲西涧 韦应物【中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 试略作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 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 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 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 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 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比喻、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 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修辞手 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 增强了文章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 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 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 表现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