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牌精选
弦管,平仄[韵](叠句)
春草昭阳路断。◎仄◎平◎仄[韵]
【解题】
《乐府诗集》载,中唐时<三台调笑>等六词,即所谓《中唐六调》;本是六言乐府诗,后乃演为长短句之词。<调笑>,《词谱》作<古调笑>;《韦江州集》作<调啸>。一名<宫中调笑>;一名<转应曲>:一名<三台令>。胡适《词选》云:“<调笑>之名,可见此调原本是一种游戏的歌词;<转应>之名,可见此词的转折,似是起于和答的歌词;<三台令>之名,可见此调是从六言的<三台>变出来的。”白居易诗,有“打嫌调笑易”句;自注云:“<调笑>,曲名也。”于是可见此调成立于中唐之际也。
【解题】
本调之创,本咏水仙,厥后依调填词,多属泛咏;字数增减,体乃增多。据万氏《词律》所收,有五十四字者、五十六字者,五十八字者有七体之多;更有六十二、七十四、九十三字者。至六十字者,除本调外,又有秦观一首,尾三字作仄平仄;顾敻一首,尾作三字两句,俱非正格。欧公此调,据《野客丛谈》云:“欧阳永叔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钱文僖公为西京留守。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欧与妓皆不至,移时方来。钱责妓云:‘末至何也?’妓云:‘中暑,往凉堂睡觉,失金钗,犹未见。’钱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欧即席赋此。坐皆击节,命妓满斟送欧。而令公库偿钗。”因即注题“妓席”,而后人即奉为<临江仙>调为正宗。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仄◎平◎仄仄平平
秦淮碧。平平仄[韵]
【解题】
《词学全书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数声和月到帘栊。仄平◎仄仄平平[韵]
【解题】
《词苑丛谈》:“李重光<深院静>小令一阕。升庵曰:‘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也;复有<云鬓乱>一篇,其词亦同。”尝见一旧本,则俱系<鹧鸪天>,二词之前,各有半阕,其‘云鬓乱’一阅云:‘节候虽佳景渐阑……。’其‘深院静’一阕云:‘塘水初澄似玉容……。’”是本调因李后主咏捣练,而从<鹧鸪天>中所分出,自后遂独成专调,即以<捣练子>为名。又以词中句有“深院”及“月”等字样,因又名<深院月>。
已非畴昔。仄平平仄[韵]
王谢堂前双燕子,◎仄◎平平仄仄
乌衣巷口曾相识。◎平◎仄平平仄[韵]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仄◎平◎仄仄平平
春潮急。平平仄[韵]
思往事,平◎仄
愁如织。平平仄[韵]
怀故国,平◎仄
空陈迹。平平仄[韵]
但荒烟衰草,仄◎平平仄
乱鸦斜日。仄平平仄[韵]
玉树歌残秋露冷,◎仄◎平平仄仄
胭脂井坏寒□泣。◎平◎仄平平仄[韵]
常用词牌精选
卜算子·别意
苏轼
水是眼波横,仄仄平
眉眼盈盈处。◎仄平平仄[韵]
才始送春归,◎仄仄平平
又送君归去。◎仄平平仄[韵]
若到江南赶上春,◎仄平平仄仄平
千万和春住。◎仄平平仄[韵]
【解题】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临江仙·妓席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仄◎平平仄仄
雨声滴碎荷声。◎平◎仄平平[韵]
小楼西角断虹明。◎平◎仄仄平平[韵]
阑干私倚处,◎平平仄仄
遥见月华生。◎仄仄平平[韵]
燕子飞来窥画栋,◎仄◎平平仄仄
玉钩垂下帘旌。◎平◎仄平平[韵]
凉波不动簟纹平。◎平◎仄仄平平[韵]
水晶双枕畔,◎平平仄仄
犹有堕钗横。◎仄仄平平[韵]
【填词法】
本调凡三十二字。起为二字叠句,平仄一定。第三句为平起仄韵之六字句,第二、三字平仄可易。第四句换平韵,为平起平收之六字句,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五句亦为六字句,仄起平叶,第一字可仄。第六、第七句,则以上句末二字颠倒而重叠之,换仄韵。末句则与第五句略同,特叶仄韵,而第三、五字平仄亦可通用耳。通首凡三换韵,以六言句为主,盖犹带乐府<三台>之旧面目。两字叠句,实为拗体之滥觞;而第六句即为上句末二字之倒装,亦为定格也。
【填词法】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捣炼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上首<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
捣练子·秋闺
李煜
深院静,平仄仄
小庭空,仄平平[韵]
断续寒砧断续风。◎仄平平◎仄平[韵]
无奈夜长人不寐,◎仄◎平平仄仄
【填词法】
本调六十字,前后阕相同。起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不用韵。次为六字句,用韵。第三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故一三两字平仄不拘。四五两句恰与仄起五言绝句末二句句法相同;每句第一字亦不拘平仄。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拉
六代豪华,◎仄平平
春去也、◎◎仄
更无消息。◎平◎仄[韵]
空怅望,◎◎仄
山川形胜,◎平◎仄
【填词法】
本调二十七字,起为三字对句,句法均上二下一。第三、四、五句,与平起七绝诗之二、三、四句无异,故一、三、五字平仄,俱可不论。
调笑令·宫词
王建
团扇,平仄[韵]
团扇,平仄[韵](叠句)
美人并来遮面。仄◎◎平平仄[韵]
玉颜憔悴三年,◎平◎仄平平[韵](换平韵)
谁复商量管弦。◎仄平平仄平[韵]
弦管,平仄[韵](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
【填词法】
本调九十三字。首句四字,不用韵,与<锦缠道>首句同。次句七字,起韵,上三字为豆,第一、三字可仄,下四字,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三、四句为四字两句,上加三字豆。“空”“怅”二字可仄可平;“山”“形”二字亦平仄不拘。其句法与<潇湘夜月>前阕末句相同;惟一为仄叶,一为平叶耳。第五、第六俱七言句,上句仄起仄收,不用韵,下句平起仄韵;宜用对偶。第十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实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上加一字豆也。末句三字,作平平仄,乃定格;而语气须与上句相贯。后阕换头。起四句皆三字仄句,第二、第四句叶韵,第一句第二字,第三句第一、二字,俱不拘平仄。此四句既可一、二两句自为对偶,亦可以上二句对下二句。第五、六句亦为两四字句,上加一豆;上句“荒”字可仄,下句叶韵而平仄不可移易。此八字宜用对偶。以下均与前阕第五句以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