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外线工程《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件
第二章 外线工程《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件
耐张杆 0.45/0.6*
1.0 0.3
绝缘线杆 0.5 1.0 —
注*: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0m;如为双 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取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取0.6m。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7)导线排列 电杆导线进行三角排列时,杆顶支持绝缘子用的杆顶支座抱箍位于 杆顶下150mm处。将角钢置于受电侧,将α型支座抱箍用M16×70方头 螺栓,穿过抱箍安装孔,用螺母拧紧固定。安装好杆顶抱箍后,再安装 横担。导线采用正三角排列时,横担距离杆顶抱箍为0.8m;采用扁三角 排列时,横担距离杆顶抱箍为0.5m。 10kV线路与35kV线路同杆架设时,两条线路导线之间垂直距离不应 小于2m。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高压线路横担应在上层。架设同 一电压等级的不同回路导线时,应把线路孤垂较大的横担放置在下层。 同一电源的高、低压线路宜同杆架设。为了维修和减少停电,直线杆横 担数不宜超过4层(包括路灯线路)。
7—拉线盘 8—平行挂板 9—U形挂板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3)拉线盘 (4)拉线偏差 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1;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3; (5)戗杆
1—拉线棒; 2—拉线盘
戗杆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二、架空线的施工方法 1.导线的架设要求 高压双回路线路同杆架设时,宜采用三角排列或垂直三角排列;低 压线路的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 高压架空线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导线排列相序为L1、L2、L3;低 压架空线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导线排列相序为L1、N、L2、L3。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超过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扭过总 用缠绕或修补
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7%
预绞丝修补
钢芯铝合金绞线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担过17%,且 负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总裁面积的25 %
用修补管修补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4.导线的连接 导线连接的方法常用的有钳压接法、缠绕法和爆炸压接法。如果接头 在跳线处,便可用线夹连接;接头处在其它位置,则采用钳压接法连接。 (1)钢芯铝绞线,铝绞线在档距内的连接,宜采用钳压方法。 (2)铜绞线在档距内的连接,宜采用插接或钳压方法。 (3)铜绞线与铝绞线的跳线连接,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铜铝过渡 线。 (4)铜绞线、铝绞线的跳线连接,宜采用线夹、钳压连接方法。 架空配电线路的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在与绝缘子或金具接触处,应 缠绕铝包带。
1—XP-7盘形悬式绝缘子 2—XP-7C盘形悬式绝缘子 3—蝶式绝缘子 4—碗头挂板 5—平行挂板 6—直角挂板 7—曲形挂板 8—U形挂环 9—曲形拉板 10—M16×20方头螺栓 11—M16×60方头螺栓 12—耐张线夹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4.拉线 (1)拉线的使用
人字拉线
水平拉线(高桩拉线)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9)电杆偏差 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35kV架空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1%;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不 应超过设计档距3%; 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 直线杆的倾斜,35kV架空线路不应大于杆长的3‰;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 大于杆梢直径的1/2。 转角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50mm;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 向内角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50mm。 线路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 倾斜。 双杆立好后应正直。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板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转角杆 结构中心与中心柱之间的横、顺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迈步距离不应大于30mm;根开距离 不应超过±30mm。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3)横担固定金具
横担使用的金具包括以下几种。
1)悬垂线夹(C):固定型、释放型。
2)耐张线夹(N):螺栓型、压接型、楔型、 UT型。
3)连接金具(L):双称挂线金具,挂环、 挂板、联板等。
4)接续金具(J):并沟线夹、压接管、耐 张力预绞丝。
5)防护金具(F):防震金具、防电晕金具、 重锤、防震锤、护线条、间隔棒、均压环、屏蔽 环。
普通拉线
弓形拉线(自身拉线)
V形拉线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2)拉线固定
最小缠绕长度
钢绞线截 面/mm2
25 35 50
上段
200 250 300
最小缠绕长度/mm
中段有绝
下段
缘子的两 端
下端
花缠
200
150
250
250
200
250
300
250
250
上端
80 80 80
单、双钢绞线普通拉线图
1—拉线抱箍 2—UT型线夹 3—钢绞线 4—楔形线夹 5—双拉线连扳 6—拉线棒
10─花兰螺栓 11─卡盘 12─底座 13—拉线盘 14—拉紧绝缘子
跨越杆塔
换位杆塔
分支杆塔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2)混凝土杆的选择。
混凝土电杆杆高有10m、12m、15m和18m四种。
当电杆采用普通环形钢筋混凝土定型产品时,电杆的表面应光洁平 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现象;电杆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 度不应超过0.1mm,长度不应超过电杆周长的1/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 长的1/1000。
(3)电杆定位
架空线路档距
地区 城区 居住区 郊区
高压 40~50 35~50 50~100
低压 30~45 30~40 40~60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4)基坑深度 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双杆基坑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装设变压器的电杆,其埋设深度不宜小于2m。 一般电杆的埋深为电杆杆长的1/6,并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1.5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2.导线的架设 架空线路的放线有拖放法和展放法。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3.导线的修补
导线类别 铝绞线 铝合金绞线 钢芯铝绞线
损伤情况
处理方法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超过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 用缠绕或修补
拉断力的5%
预绞丝修补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导致强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扭过17% 用修补管修补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8)安装偏差 横担端部的安装偏差上下不应大于20mm,左右不应大 于20mm。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 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 1/100。 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 应在±50mm范围内;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应在±50mm范围 内。
最大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
线路通过地区
居民区① 非居民区 交通困难地区
线路电压/kV
1~10
<1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线路导线与建筑物凸出部分的最小距离
项目
线路电压/kV
1~10
<1
垂直距离
3.0
2.5
边导线水平距离
1.5
1.0
高压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3.绝缘子及瓷横担安装 (1)种类 按绝缘子使用的部位可分为导线 绝缘子和地线绝缘子。
按绝缘子材料制造可分为瓷质绝 缘子、玻璃绝缘子和合成绝缘子。
按形状分绝缘子有针式绝缘子、 悬式瓷瓶绝缘子、瓷横担、蝶式绝缘 子、棒式绝缘子和拉紧绝缘子等。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2) 低压绝缘子
1400
1800
2300
低压承力杆
二线
四线以上
2×┗50×50×5 2×┗63×63×5
┗63×63×5 ┗70×70×5
注:承力杆指终端杆、分支杆以及30以上的转角杆。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2)横担安装形式
按用途可分为:直线横担、 转角横担、耐张横担。
按材料可分为:铁横担、瓷 横担、合成绝缘横担。
耐张杆上蝶式绝缘子的安装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低压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和两片两孔铁拉板安装在横担上。 两片两孔铁拉板一端的两孔中间穿螺栓固定蝶式绝缘子,另一端用 螺栓固定在横担上。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悬式绝缘子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3)高压绝缘子 在10kV架空线路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和终端杆上安装高 压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或两个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第二章 外线工程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一、架空线路组成 架空电力线路由基 础、电杆、导线、金具、 横担、绝缘子和拉线组 成。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1─低压五线横担 2─高压二线横担 3─拉线抱箍 4─双横担 5─高压顶杆支座
6─低压针式绝缘子 7─高压针式绝缘子 8─低压蝶 式绝缘子 9─悬式绝缘子
杆高 8 9 10 11 12 13 15 埋深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30
注:埋电杆地点土壤如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
圆形杆坑
二阶梯形杆坑
三阶梯形杆坑
第一节 架空线路工程
(5)电杆底盘 底盘的中心及两底盘中心连线的 中点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及纵向允许 偏差为50mm。 同一基杆的各底盘在满足设计坑 深的允许误差值后,其相互间允许高 差为20mm。 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允许误差 为±30mm。
3.0
至管道任何部分
管道上人 3.0 2.5
管道不上人 3.0 1.5
电杆外缘至铁轨中心 电杆外缘至路基边 最大风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