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水提升泵站施工方案

雨水提升泵站施工方案

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年80万吨乙烯工程雨水提升泵站工程施工方案(含模板、脚手架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湖北省工建集团天华建筑工程公司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二日雨水提升泵站工程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 (1)1.1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结构概况 (2)第三章结构施工方案 (5)3.1方案选择原则和步骤 (5)3.2整体施工的准备及要求 (5)3.3基础底板施工方案 (6)3.4池壁及相应墙柱施工方法 (10)3.5池顶板施工方法 (11)3.6各分项工程的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 (11)3.7 安全相关措施及注意事项 (16)第四章专项施工方案 (17)4.1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7)4.2超高模板脚手架支撑专项方案 (23)雨水提升泵站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J18-2003)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0.《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33—2001)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1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80 万吨/年乙烯工程公用工程全厂给排水管网及雨水提升泵站结构施工图纸》16.相关的雨水提升泵站设计图纸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年80万吨乙烯工程雨水提升泵站结构工程。

工程地点: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阳逻长江大桥上游南岸区域。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2400m2。

结构类型和层数: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剖面图,拟建综合楼基坑坡顶自然地面标高22.00~21.11m,平均标高21.46m,雨水提升泵站的±0.00标高为22.16m,基坑开挖深度(从平均自然地面起算):最浅为7.1m;最深为10.3m。

拟建泵站为长方形。

其西侧深基坑普挖承台垫层底标高为-8.7m,开挖深度8.4m,东侧及南侧局部深基坑普挖承台垫层底标高为-9.7m,开挖深度9.4m,地下室基坑底部边线周长约228m,面积约为3149m2 2.2结构概况。

为确保基础承台、底板及地下室外墙施工有一定的工作面,各侧基坑底部边线与基础承台边线之间预留1.0m的最小施工间距。

1、基本设计情况: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结构,±0.000为绝对标高22.16m,工程结构设计安全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工程抗震设防烈度6度,防水等级四级。

2、材料: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15;池底板及池壁混凝土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12,并掺入适量SY—G型高性能膨胀抗裂剂;池顶板及池内构件混凝土等级为C30;后浇带混凝土C35,膨胀混凝土,掺量15%,抗渗等级P12。

钢筋:钢筋主要为HRB335和HPB235,底板主筋为Φ28、Φ25、Φ22、Φ20、Φ14、Φ12,池体及顶板钢筋为Φ28、Φ25、Φ22、Φ20、Φ28、Φ16、Φ14、Φ12等,圆钢主要为φ10、φ8、φ6等。

钢筋的接头型式底板及池壁钢筋直径≥Φ20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其他部位及钢筋直径<Φ20采用搭接连接。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池体下层底板100mm,池体上层底板40mm,池壁35mm,顶板30mm,梁柱35mm。

3、相关构造及施工措施:A、后浇带: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龄期到42天后进行施工,施工前进行相应的凿毛、清理,对相应的止水措施应予以保护。

后浇带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后浇带处理施工按下图进行。

B、施工缝:本工程除后浇带外,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分别在池壁标高-9.2m,-6.4m,-1.4m处,施工缝处设置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高度为300mm,与池壁钢筋焊接连接固定。

水平施工缝浇筑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及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第三章结构施工方案3.1方案选择原则和步骤3.1.1施工方案的选用原则是:安全可靠,质量保证,确保进度,经济可行。

3.1.2施工方案选用步骤:3.1.2.1、施工方案技术的可行性论证。

3.1.2.2、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3.1.2.3、方案的进度分析。

3.1.2.4、方案的成本分析。

本工程主要考虑进度,成本适当考虑。

3.1.2.5、综合选择。

3.2整体施工的准备及要求雨水提升泵站结构工程分成池底板、池壁及池顶板三大步骤进行施工。

分结构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模板、超高脚手架等)。

3.2.1材料机械准备:1、钢筋:钢筋型号分别为Φ28、Φ25、Φ22、Φ20、Φ18、Φ16、Φ14、Φ12、φ6、φ8、φ10。

在钢筋制作前已进行材料复检并合格。

基础底板中作为支撑的马镫钢筋未列入设计要求中,暂准备使用Φ20钢筋制作马镫。

2、混凝土:混凝土等级分别为:垫层C15;基础底板、池壁、顶板C30,抗渗等级P12,加入适量SY—G型高性能膨胀抗裂剂;3、模板及钢管:准备使用全新模板厚约20mm,约5000平方米,木方截面尺寸100mm×50mm,大约备料120立方米;钢管φ48×3.5mm约200吨。

4、主要施工机械:各种钢筋施工机械,木工施工机械及起重机械。

5、各种劳保用品的准备。

3.2.2各种劳动力资源的准备雨水提升泵站从基础底板一直到基础顶板,均分成两个施工段同时进行施工。

池底板、池壁、池顶板的劳动力安排如下:3.2.2.1池底板阶段的劳动力安排:木工:每个施工段约为20人,两个施工段总计40人;钢筋工:施工段需钢筋工人数约30人,两个施工段合计60人;混凝土工:混凝土施工时分两班作业,每班8人,合计16人。

普工:安排普工10人,协助木工或者钢筋工。

池底板阶段合计需要人员126人。

3.2.2.2池壁阶段的劳动力安排:木工:每个施工段约为35人,两个施工段总计70人;钢筋工:施工段需钢筋工人数约25人,两个施工段合计50人;混凝土工:混凝土施工时分两班作业,每班8人,合计16人。

普工:安排普工10人,协助木工或者钢筋工。

架子工:安排10人,对于各种防护架子、临时通道的安装和拆卸等。

池壁阶段合计需要人员156人。

3.2.2.3池顶板阶段的劳动力安排木工:每个施工段约为20人,两个施工段总计40人;钢筋工:每个施工段需钢筋工人数约15人,两个施工段合计30人;混凝土工:混凝土施工时分两班作业,每班8人,合计16人。

普工:安排普工10人,协助木工或者钢筋工。

架子工:安排10人,对于各种防护架子、临时通道的安装和拆卸等。

池顶板阶段合计需要人员106人。

3.3基础底板施工方案3.3.1基础底板施工前准备工作3.3.1.1、土方开挖:桩基完成及基坑支护桩止水桩锚杆等完成后即开始进行土方开挖。

自事故水池侧开始进行开挖,机械开挖到桩顶标高以上100mm,防止开挖机械扰动桩身,剩余300mm由人工进行挖除。

注意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积水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降水处理。

3.3.1.2、破桩头:在土方开挖时,边开挖边对已开挖出不影响机械开挖的方桩进行破桩头处理,为保证进度,必须确保每天开挖出的桩头处理完。

3.3.1.3、桩基检测:对方桩、管桩进行静载、小应变、抗拔、水平推力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桩基进行相应处理。

3.3.1.4、桩顶与承台的连接处理:方桩根据设计要求焊接相应直径的钢筋锚入基础底板,分别为4Φ22、4Φ20,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

管桩根据设计要求有截桩和不截桩两种连接方式,具体根据标准图集进行施工。

3.3.1.5、基础垫层施工:基础底板施工前垫层的施工。

底板根据后浇带的位置按下图进行分区。

3.3.1.6、后浇带位置的处理:基础底板施工前,对后浇带的位置根据设计进行相应的防水措施处理。

3.3.2基础底板施工基础底板施工顺序:测量放线(Ⅰ、Ⅲ区,Ⅱ区部分)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Ⅲ区Ⅱ区交接部分的施工(钢筋、模板、混凝土)3.3.2.1、测量放线:在垫层完成后,在垫层上基础底板边线、各墙柱边线、各不同标高位置交叉边线的位置均用墨线弹出明显标记。

并将底部钢筋不同的区域划分有明显标记。

3.3.2.2、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测量放线经相关单位复测合格后,开始进行钢筋的绑扎施工。

先绑扎Ⅰ、Ⅲ区钢筋(Ⅱ区部分);钢筋绑扎前在垫层上将钢筋的间距用粉笔标记出,方便布置钢筋,保证钢筋的间距。

底板下部钢筋按设计要求间距排列分布好,并控制钢筋搭接的范围,进行顺序绑扎,绑扎时不得漏扣。

同时将保护层垫块按要求布设。

在Ⅱ、Ⅲ区交接处由于存在2.8m高差,需将Ⅲ区底板浇筑完成后,砌筑砖模,回填土夯实后,再完成垫层,才能开始该交接位置底板的施工。

Ⅰ、Ⅲ区(Ⅱ区部分)底板下部钢筋完成后,根据上部钢筋予绑扎的顺序放置马镫并固定于底部钢筋上,然后再对上部钢筋进行绑扎施工,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位置对应;同时相关的池壁及柱伸入底板的钢筋根据弹出的线进行绑扎固定。

池底板上池壁及柱的钢筋留置长度应错位错开,并在下一步施工时留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3.3.2.3、基础底板模板施工:模板在钢筋检查合格后进行封模施工。

基础底板厚度分别为500mm、800mm及1200mm,本次基础底板施工时池壁施工至底板上800mm处。

基础底板侧模最少两道顶撑,池壁外侧模一道顶撑。

基础底板模板施工顺序根据分区及钢筋绑扎次序进行。

一排对拉螺栓Φ12@600,对拉螺栓中间焊接60mm×60mm×3mm止水片,与螺栓满焊。

基础底板模板施工如下图所示。

3.3.2.4、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模板经检查合格,钢筋、相关埋件等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施工。

基础混凝土为C30,抗渗等级P12,加入适量SY—G型高性能膨胀抗裂剂。

混凝土为泵送,塌落度选为160mm~180mm。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泵车范围内的底板先浇筑完,再浇筑池壁留置施工缝位置,然后移动泵车再进行上述顺序操作。

混凝土施工时备用发电机,准备随时启动,防止浇筑停电时,造成无法振捣振实;并为防止浇筑时泵车故障等原因造成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准备相应的500mm~600mm左右的Φ14钢筋,在故障停止浇筑时插入混凝土内作为下次重新接槎浇筑的锚固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