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热器运行维修说明书

预热器运行维修说明书

. .预热器运行维修说明书产品型号:2-29VI(T)-2083 SMRC产品名称: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编号:770043-4-8642编制:校对:审核: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2003年4目录1.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概述┄┄┄┄┄┄┄┄┄┄┄┄┄┄┄┄┄┄ 32.容克式空气预热器轴测图┄┄┄┄┄┄┄┄┄┄┄┄┄┄┄┄┄ 63. 传热元件┄┄┄┄┄┄┄┄┄┄┄┄┄┄┄┄┄┄┄┄┄┄┄┄84.转子轴承┄┄┄┄┄┄┄┄┄┄┄┄┄┄┄┄┄┄┄┄┄┄┄┄┄105. 传动装置┄┄┄┄┄┄┄┄┄┄┄┄┄┄┄┄┄┄┄┄┄┄┄┄┄196. 密封┄┄┄┄┄┄┄┄┄┄┄┄┄┄┄┄┄┄┄┄┄┄┄┄┄┄┄247. 油循环系统┄┄┄┄┄┄┄┄┄┄┄┄┄┄┄┄┄┄┄┄┄┄┄┄308. 吹灰器┄┄┄┄┄┄┄┄┄┄┄┄┄┄┄┄┄┄┄┄┄┄┄┄┄┄349. 固定式水冲洗管┄┄┄┄┄┄┄┄┄┄┄┄┄┄┄┄┄┄┄┄┄┄3510.灭火管┄┄┄┄┄┄┄┄┄┄┄┄┄┄┄┄┄┄┄┄┄┄┄┄┄┄36 11空气预热器运行┄┄┄┄┄┄┄┄┄┄┄┄┄┄┄┄┄┄┄┄┄┄36 12空气预热器火灾┄┄┄┄┄┄┄┄┄┄┄┄┄┄┄┄┄┄┄┄┄┄41 13电机故障引起转子的停转┄┄┄┄┄┄┄┄┄┄┄┄┄┄┄┄┄41 14推荐润滑油脂一览表┄┄┄┄┄┄┄┄┄┄┄┄┄┄┄┄┄┄┄421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概述1.1 主要构件及其作用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是热交换器。

它是由上下连接板、刚性环、转子、传热元件、三向密封、外壳、主支座、副支座、传动装置、上下轴承和附件等组成。

下连接板中的冷端中间梁、主支座和副支座,是支撑整个预热器重量的主要构件。

尤其是冷端中间梁,约支承整个预热器90%的重量。

转子是由多个扇形模块组成,它是装载传热元件的重要构件。

传热元件是成千上万张、经过特殊加工的高效率的传热波形薄板,并由框架固定而成。

它是热交换的主要构件。

三向密封,是指径向、轴向和周向密封。

它们由径向密封片与扇形板、轴向密封片与轴向圆弧板以及旁路密封片与转子密封角钢组成。

是阻止空气向烟气泄漏的主要构件。

上下轴承分别是指:导向轴承和支承轴承。

它们是传递来自转子径向力和重力,并产生滚动磨檫的构件。

传动装置是维持转子旋转的动力构件。

上下连接板、刚性环和外壳构成烟、空气通道,防止工质外泄。

1.2预热器工作原理空气预热器热交换原理,是通过连续转动的转子,缓慢地载着传热元件旋转,经过流入预热器的热烟气和冷空气,而完成热交换的。

传热元件从烟气侧的热烟气中吸取热量,通过转子的转动,把已加热传热元件中的热量,不断地传递给空气侧进来的冷空气,从而加热空气。

转子转动,是通过传动装置的大齿轮,带动转子外侧的围带销而完成。

从传动性质看,属销轮传动,有较大的摩擦,所以,对传动副的表面硬度有一定的要求。

预热器的密封有动密封和静密封之分。

为阻止由于烟空气压差而引起的空气向烟气泄漏,在动静之间设置了动密封,即三向密封;在扇形板、轴向密封板与连接板、主支座之间设置了静密封,即迷宫式密封。

1.3 预热器的漏风预热器的漏风分直接漏风和携带漏风两种。

直接漏风就是由于烟空气压差引起的空气向烟气的泄漏,减小引起漏风的密封间隙、空洞或压差,是降低预热器漏风的主要途径。

如采用双道密封技术,就是把密封两侧的压差降低,达到减小漏风的一种措施。

携带漏风,是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所固有的漏风,它是由于旋转的转子经过空气侧,再转到烟气侧,由转子的空腔携带空气而造成的。

这部分漏风是不可克服的。

预热器漏风率的定义:漏风率= (进入烟气侧的湿空气量/进入烟气侧的湿烟气量)×100 (%)1.4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参数1.4.1 传热元件热段层高度1000 mm热段中间层高度778 mm冷段层高度305 mm1.4.2 转子内径10318 mm1.4.3传动装置减速机型号SGW100-A主电机Y180M-4B3型18.5 KW 1470 r/min辅助电机Y160 L-8B3型双出轴6.08 KW 720 r/min空气马达48RA022 3.1 hp 2.69 m3/min 减速比128.3出轴转速:主传动11.46 r/min辅传动 5.61 r/min额定输出扭矩12300 N.m1.4.4 支承轴承推力球面滚子轴承型号SKF294/530E1.4.5 导向轴承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型号31531721.4.6 油循环系统1.4.6.1导向轴承稀油站型号OCS-3C电动机Y802-4B3 0.75 KW 1390 r/min三螺杆泵3GR 25×4 0.8 m3/h 1.0 MPa网片式油过滤器SPL25F-2列管式油冷却器GLCI-0.81.4.6.2支承轴承稀油站型号OCS-4电动机Y802-4B3 0.75KW 1390r/min三螺杆泵3GR 25×4 0.8 m3/h 1.0 MPa网片式油过滤器SPL25F-2列管式油冷却器GLCI-0.8 1.4.7 吹灰装置伸缩式吹灰器型号IK - AH2容克式空气预热器轴测图2.1容克式空气预热器轴测图VI型(三分仓)2.2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轴测分解图(三分仓)3 传热元件3.1 概述传热元件是紧密地排列在篮子框架中的成波形的金属薄板,篮子框架以两层或更多层叠放在转子的格仓中。

一般分三层,由下至上分别命名为冷段层、热段中间层和热段层。

传热元件布置图由于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布置紧密,工质通道狭窄,所以,在传热元件上易积灰,甚至堵塞工质通道,致使烟空气流动阻力增加,传热效率降低,从而影响预热器的正常工作。

故必须经常吹灰和定期清洗。

相比较而言,冷段元件比热段元件更易积灰,所以,对冷段元件的调换采用旁移式,即可以通过外壳上的检修门取出,以便传热元件本体外清洗或调换。

传热元件的清洁方法有吹灰和水冲洗两种,其详细工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详见本说明书中的相关部分。

当冷端传热元件的一端钢板厚度减薄至原厚度的三分之一时,可翻转篮子框架,与相邻对称格仓内的对应篮子框架交换倒置使用,可以延长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3.2调换传热元件的推荐程序3.2.1 冷段传热元件拉出1)打开预热器外壳上的长检修门。

2)转动转子,使转子壳板上的篮子调换门盖对准外壳上的检修门。

3)拆除转子壳板上的篮子调换门盖。

并作匹配记号(编号)。

4)用一根直径6 mm 一端带钩的拉杆,伸到篮子框架上的槽口中,由外至内依次将篮子框架逐个拉出。

3.2.2冷段传热元件推入1)安装篮子框架从最内侧的“A”篮子框架开始,依次逐个推入。

2) 安装门盖前首先在转子壳板上,沿门孔6 mm 外、螺栓内侧,连续不断涂一圈“乐泰59675平面密封剂”,然后盖上相匹配的门盖。

注意中间扁钢上下对齐。

3)转动转子,使转子壳板上的相邻篮子调换门盖对准外壳上的检修门。

重复上述推装篮子框架过程,直至所有冷段传热元件框架全部调换好为止。

4)关闭外壳上的检修门前,必须安装密封件或密封剂。

确保该检修门不漏风。

若该处为负压,将增加预热器不必要的漏风。

3.2.3 热段和热段中间层传热元件的调换1)该处的篮子框架调换,采用管吊式。

即从预热器上方的空气出口或烟气进口的烟风道上合适处。

2)一旦确定烟风道上篮子框架调换的位置,应在烟风道上开孔,其大小应满足最大元件框架进出的需要。

建议:最合适的位置设在烟风道长边的中央。

3)拆除热端的径向密封片和旁路密封片。

4)在调换篮子框架进出通道的上部安装临时的单轨吊车或简单的起吊设备。

5)转动转子,使需要调换元件的扇形仓格对正吊车。

6)用带有两只6mm钩子吊具放置在篮子框架的扁钢下,从转子仓格中吊出篮子框架,并从进出口通道口吊至空气预热器外的场地上。

7)将新的元件框架吊装到转子格仓中,然后转动转子至相邻的扇形格仓,吊出旧篮子框架。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篮子框架全部调换为止。

8)根据本说明书中的密封安装调整程序,复装和调整热端径向密封片和旁路密封片。

9)拆除吊装工具,并封闭烟风道的开孔。

4转子轴承4.1 概述空气预热器的转子轴承,由上部的导向轴承(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和下部的支承轴承(推力球面滚子轴承)组成。

其中导向轴承主要承载来自转子的烟空气压差和阻力产生的倾覆力矩;支承轴承主要承载转子、传热元件等重量,以及烟空气压差和阻力产生的倾覆力矩。

它们在空预器的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轴承的使用寿命,如排除轴承自身的质量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是润滑油的粘度及其清洁度的问题。

一旦润滑油的粘度选择正确,那麽润滑油的清洁度,将是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的最主要的因素。

尤其是支承轴承,对润滑油的清洁度要求更高。

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支承轴承的损坏,往往是润滑油的不清洁引起的(包括异物进入),由于轴承安装环境往往是露天和有粉尘,所以,现场安装、检修人员务必做好防尘、防雨和方异物进入轴承座的工作。

另一个对轴承产生致命损伤的原因是焊接电流通过轴承,由于电蚀轴承的滚道和滚子,会对轴承产生不可修复的损伤,所以,现场安装、检修人员务必采取措施,杜绝焊接电流流经轴承的可能!4.2 导向轴承运行和维修导向轴承示意图4.2.1导向轴承组件投运导向轴承组件在运行中,一般无须特别管理,只要定期检查油位高度、油质即可。

详细资料参看“油循环系统”。

4.2.2 导向轴承组件维修4.2.2.1 导向轴承卸下的推荐程序1)准备一套手动起吊装置,装于导向轴承上方,用来起吊、拆卸和更换该组件的零件。

2)将轴承座内的润滑油放尽。

3)切断油循环系统中冷却器的水源,并拆开与冷却器相连的水管。

4)切断电源,断开稀油站电动机的接线。

5)拆除轴承座盖与轴承座连接的螺栓。

6)用吊环螺钉和吊链,将轴承座盖连同油循环系统内部连接的吸油管和进油管一块儿吊起并拆除。

如果现场没有足够的净空高度使得吸油管穿过轴承座,则必须卸下轴承座盖侧的盖板门,拆下吸油管和进油管道。

这样就能将稀油站从轴承座盖上卸下,或与轴承座盖一体吊至它处待装。

7)在卸下轴承座上部固定轴承用的压圈之前,必须先行用木材在轴承座下垫实!然后再拆下该压圈。

8)去除端轴上部的锁紧盖上作锁紧螺栓用的止动块,旋松此处三个高强度螺栓,并退出10mm。

9)卸下端轴中心处的管堵,接上具有35~ 70MPa的高压油,利用液力将连接套管击松。

连接套管松动后,便可用吊具将连接套管和轴承一并从轴承座中卸下。

10)如需将轴承从连接套管中卸下,需先拆除圆锁紧螺母上的止退块,并将该锁紧螺母回退约5 mm。

在连接套管螺纹端面的接口上,接上具有35~ 70MPa的高压油,利用液力将轴承从连接套管上脱开。

一旦轴承脱开,卸下锁紧螺母,便可将轴承从连接套管上卸下。

4.2.2.2 导向轴承安装的推荐程序1)用洁净的轻质油清洗新轴承和连接套管等,并用无毛软布檫净待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