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第一课次)
教材内容1. 跳跃: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2.游戏:障碍跑
教
材
重
难
点
重点:助跑轻松自然、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起跳衔接连贯。
本课教学目标1、90%的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
特征;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助跑、起
跳的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
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
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
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
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
伴适当的评价。
本
课
重
点
领
域
参与
建立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概念,克服
心理障碍,逐步掌握助跑起跳的基本技
术。
小组练习时,注意同伴间的互助,同时
对同伴动作进行正确评价。
运动√
健康
合作√
适应
顺序时
间
教学内容与要
求
教与学的方法、措施
次
数
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组织形式、场地布置
准备部分1'
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检查服装、器材
3、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4、教师语言引入,学习任务和要求
预计问题:可能学生兴趣
不高的情况下。
处理手段:教师语言引入,
激发学生练习激情。
6'
《看谁反应快》游戏方法:
跑进中老师喊出一种颜色,学生快速站到
对应的一种颜色跟前,看看谁反应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
2、语言鼓励
3、教师领做踏板操。
一
次
预计问题:学生在游戏时
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
忽略安全问题。
处理手段:游戏前教师强
调重视安全,合理利用游
戏场地,防止冲撞。
基本
部分4'
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
1、学生分组讨论,自主体会。
2、提示过横杆的方式:单足跳、双脚跳、
蹲踞式、跨越式等。
3、巡回、参与、指导引出跨越式
跳高的学习。
四
\
六
次
预计问题:学生自主练习
时跳法单一。
处理手段:教师融入到各
学习小组中启发学生思
维。
预计问题:学生没有在创
想部分引出跨越式动作。
处理手段:教师引导学生
斜向助跑,再体验。
基
本部分16
'
跨越式跳高
1、教师讲解、示范跨越式跳高完整动
作。
2、教师重点讲解、示范助跑起跳动作要
领、方法。
3、学生两人组体验上步起跳练习。
教师
巡视、发现问题并个体评价及集中点
评。
4、分组体验三、五步助跑起跳的动作方
法。
5、学生演示、同伴评价、教师点评。
6、学生尝试体验助跑、起跳(过杆、落
地)。
四
\
六
次
预计问题:畏惧器材不敢
完成动作。
处理手段:适当降低器械
高度,教师积极引导。
预计问题:助跑与踏跳衔
接不好。
处理手段:两人组三、五
步助跑练习和分组助跑摸
高练习。
10'游戏:障碍跑
游戏组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
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各队间间隔6米。
教师发令后,学生迅速跑出,用钻、跨等
方法通过障碍物。
两
\
三
次
预计问题:求胜心切,不
注意安全。
处理手段:及时提醒学生
控制距离,注意同伴安全。
结束
部分3'
放松、小结:
1、老师领做放松练习“哆来咪”
2、点评本课学习情况。
3、师生道别,归还器材。
场地器材
小栏架20个标志盘12个录音机一
台,
负
荷
预
计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45%——50%
心理负荷中上
课后小结负荷曲线预计
课后反思:
1、教学中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感知、体验活动条件,通过尝试、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
教师运用软式栏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越过障碍,在不同的方法中找出比较接近跨越式跳高动作的方法引入主教材的学习,减小学生对跳高器材的畏惧心理,并启发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跨越式跳高“斜向助跑、外侧脚起跳、双脚依次过杆”的技
术特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动作示范,讲授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教学重点),然后以自主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助跑,体会轻松自然,起跳有力的方法,使主教材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为解决助跑、起跳衔接连贯(教学难点)的问题,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始终围绕助跑、起跳展开,并充分利用器材颜色设定不同难度,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最后教师将跨越式跳高技术融入障碍跑游戏中,既对主教材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检验,也为下课次学习跳高的过杆技术打下了伏笔,使主教材得到充分的拓展与延伸。
2、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的分组练习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这节课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创设了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平等、信任、双向情感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劳动者、求索者和设计者。
3、困惑: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容易对器材产生畏惧心理,而且由于分组教学学生的练习密度往往不够。
本课虽然运用软式器材,通过有效分组,成功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但如何合理控制练习场地,让学生有序练习,避免发生冲撞事故等,仍是授课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指导教师点评:
本课运用的器材是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器材小栏架。
本器材具有能拆、合、组装、安全等特点,它轻巧、方便,功能强大,具有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功效。
器材色彩鲜艳,既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具有美化场地的作用。
本课组织形式活泼,讲求启发引导,趣味性足,充分利用了器材的多功能、多价值的特点,来激发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学习内驱力。
本课由“看谁反应快”游戏导入,热身活动是在教师提示下,学生做自编踏板操练习,改变了传统单调的“一二一”齐步跑步的导入方式和机械定势的成人操练习。
主教材跨越式跳高以少儿趣味田径器材小栏架贯穿始终,通过不同颜色设定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助跑、起跳点,建立A、B、C递进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获得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使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这样的教学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习,展示自我,发展个性。
教材内容丰富,选择性多,富有创意。
教师把教学重点、难点等融入到练习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会、会中得,教学实效显著。
本课所用游戏教材是障碍跑。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分组创设障碍练习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已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开展活动,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突显出以人为本的亲和教育,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
综观全课,教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让学生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练中,取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