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摘要体育与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看做理论联系实际。
体育带给人最多的其实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心态,大凡有过体育经历的人,都能够很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这种积极因子又会更好的作用到体育上去,引导你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形成良性循环,一个与体育无缘的人,很难令人认可他的现代人身份生命需要不停地合理运动,才能更长久。
所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关键字: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体育意识新的世纪,新的文明,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为愉悦的享受。
但是,现代文明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则,尤其是心理健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病,提出了这样一个警示,在现代生活中,健康不仅仅是体魄的健康,更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状态。
由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的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态势,社会生活中价值观念全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必须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和重视体育环境和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洋溢着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体育与健康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1.1终身体育含义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1.2 终身体育产生必然性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国际终身教育思潮密切相关。
在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一说,经由继续教育专家朗格朗首次提出,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终身教育顺势分娩自不待言。
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终身体育”伴随中国改革和发展正式诞生,随时空延伸而拓展。
终身体育这一思想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
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由于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所以,体育锻炼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
生长发育时期的要求,是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期的要求,是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衰退期的要求,是延缓衰退、延长工作年限、延年益寿。
不同的发展阶段锻炼的要求不同,锻炼的内容与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应当伴随着体育锻炼,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
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
2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具体表现体育是一种生活,体育是一种精神。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命质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健康、快乐、优秀的公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1)身体健康体育与健康的基本价值,就是提高学生对于身体与健康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健康身体的知识,尤其是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保健意识,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通过体育与健康,实现人性提升,呈现生命关怀,从而让体育与健康真正成为生活、生命的重要部分。
2)心理健康在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学生们在团结、健康的运动氛围中,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感受到集体的关怀,通过这样的运动,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尤其是在历经挫折与磨难时,提高抗击的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逐渐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且在不断的失败、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对于生活的自信,对于生活的热爱,笑对生活,享受生活,使其终身能够拥有一份平和宁静的心境。
3)适应社会体育是一种锻炼,一种历练,通过开展体育活动,理解到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一员,应该承担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其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明确合作的基础是尊重关爱他人,竞争的前提是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身体。
因此,通过体育活动,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良好的人生信条与健康的体魄,从而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的方法。
4)终身健康积极的心态,质量的生命,终身的健康,是需要建筑在终身体育的观念之上的。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这有助于学生现代生活中,学会在高度紧张与繁忙的工作学习当中,运用学校体育获取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充分享受体育的快乐,实现终身健康。
3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与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
从人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这一时期里应当得到的锻炼而没有得到,到了成年以后,时过境迁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由于基础未打好,往往是事倍功半。
我们要放眼未来,首先要从现在做起。
保证现在精力旺盛地学习,同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也为将来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准备。
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
对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不仅具有近期(在校期间)的效果,而且具有长远(走向社会以后)的影响。
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状况的。
差异,锻炼身体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
初中以下的学生,往往以满足心理要求为主要倾向,表现为以直接兴趣为主,即体育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如喜欢游戏和球类活动等。
高中学生由于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更明确,间接兴趣逐步成为主要倾向,即对体育活动的结果发生兴趣。
如认识到参加耐久跑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虽然跑起来感到又苦又累,但仍然能坚持参加长跑。
高中阶段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间接兴趣和爱好,并且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
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由此引申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
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待体育在思想。
感觉、评价和调控等心理过程。
“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呢?首先,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
高中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要了解自我,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
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水平,特别是要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第三,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
在反复不间断地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体育的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与实践。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变单纯的体育教学形式为一种综合的体育教养行为,变“达标课”为快乐地参与运动,以此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论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正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经。
因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不仅仅要树立终身健康意识,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更是要创造出精神的家园,文明的社会。
参考文献:终身体育的含义终身体育具体表现终身体育与青少年的关系(2011届)班级:道桥四班组员工作成效(√)论文工作组成员姓名性别担当的工作任务组长黄立博男统稿、组织、分配任务优良差()副组长张天宇男统稿、打印、协助优良差()组员王杰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侯传弘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许建宇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杜正恺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冉高鹏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李海涛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郭立涛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罗凤彪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王剑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薛卫杰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组员周永祥男查找提供资料、打印优良差()指导教师万世友论文总体评价优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