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锥体外系和小脑教案-神经科

锥体外系和小脑教案-神经科

1.解剖图片
2.讲述
1.讲述
2.引导学生回答出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在运动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相互关系
1.解剖图片
2.头颅核磁影像学图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记忆神经解剖,从解剖基础到临床常用的核磁读片)
1.典型病例讲述(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综合征——帕金森病;运动过多-肌张力减低综合征——舞蹈症,抽动症)
学生专业、班级:临床医学2012级(八年制)
授课日期:2016-4-1
课时数:2学时教学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要求Biblioteka 教学内容表达方式时间分配
一.锥体外系定义
二.锥体外系
三.小脑
四.总结
广义锥体外系(包括:纹状体-苍白球-黑质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
及狭义锥体外系定义(纹状体-苍白球-黑质系统)
1.从种系发育过程看锥体外系在运动系统中的地位
2.锥体外系的解剖(基底节,丘脑底核,黑质)
3.锥体外系的功能障碍及临床表现(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综合征与运动过多-肌张力减低综合征)
1.小脑解剖(种系发生-解剖-功能联系)
2.小脑病变的临床表现(5大小脑症状及与其它脑功能障碍的鉴别诊断)
3.小脑疾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人脑中数十亿神经元和数以万亿计的连接或突触,人脑的复杂性,激发学生探索脑奥秘的兴趣
2.锥体外系的递质通路,锥体外系疾病的病理图片
3.好莱坞励志大片《Front of the Class》(抽动症患者的故事)
图片
讲述
图片
疾病举例
解剖-临床-影像学-基因检测)
讲述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4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思考题:
1.帕金森病的诊断
2.小脑性共济失调与深感觉性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部 教 案
学院、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学系(科室):—神经内科—————————
课程名称:—锥体外系和小脑————————
教师姓名:—张英爽————————————
教师职称:—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监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案
讲授题目:锥体外系和小脑
参考资料:
1.贾建平,陈胜地主编,崔丽英,王伟副主编.神经病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3月第七版第一次印刷
2.Stanley Fahn, Joseph Jankovic, Mark Hallett主编,陈生第,陈彪主译.运动障碍疾病的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