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 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C前进论和倒退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AHA12GAGGAGAGGAFFFFAFAF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是唯物史观对()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方面是()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AHA12GAGGAGAGGAFFFFAFAF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9、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 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AHA12GAGGAGAGGAFFFFAFAF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A两者相互并存 B两者相互决定C两者相互制约 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13、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A人们的社会心理 B前人留下的学说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人类的社会实践14、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A客观反映 B真实反映 C社会反映 D主观反映15、“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A 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C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HA12GAGGAGAGGAFFFFAFAF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1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8、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是()A人类的智慧 B人类的文化 C人类的思想 D 先进文化19、生产力是指()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 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 D精神力量和物质AHA12GAGGAGAGGAFFFFAFAF力量的总和20、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一切劳动产品二、多选题: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B根本否定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C 根本否定精神对历史发展的作用D根本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E明确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D生产关系性质 E生产力水平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HA12GAGGAGAGGAFFFFAFAF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E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4、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因为()()()()()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E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的制约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A地理环境的优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地理环境的变化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地理环境的作用要通过社会的生产才能表现出来D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AHA12GAGGAGAGGAFFFFAFAFE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6、人口的数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A两者成正比例 B两者成反比例C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D人口数量适度则促进社会发展E人口数量不适度则会阻碍社会发展7、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这是因为()()()()()A生产方式是人类生活资料谋得的方式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8、社会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性的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两大类。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

它们分别是()()()()()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AHA12GAGGAGAGGAFFFFAFAF艺术C法律思想、逻辑学、哲学 D技术科学、逻辑学、道德E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9、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各项反映两者区别的有()()()()()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B前者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显C前者与实际联系紧密,后者往往脱离实际D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E前者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后者是对社会存在的间接反映。

10、进行某一项社会改革,实施某一项重大方针政策,都要考虑到“人心向背”和群众心理的承受能力,这说明()()()()()AHA12GAGGAGAGGAFFFFAFAFA社会心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B社会心理关系到人们对某一社会改革的积极性问题C社会心理是影响群众情绪的较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 D社会心理是关系到事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E社会心理决定群众的感情、习惯和信念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是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这是指()()()()()A社会意识永远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能任意超越社会存在而产生C旧思想意识在其物质基础消灭之后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D新的理论学说能预言未来社会存在的变化E新的或旧的思想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都是绝对不一致的12、以下哪些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AHA12GAGGAGAGGAFFFFAFAFC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或迟或早要发生相应变化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E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的制约而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同步性1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是()()()()()A实体性因素 B主体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D客体性因素 E社会关系性因素1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 B生产关系中的决定因素AHA12GAGGAGAGGAFFFFAFAFC区分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志D衡量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标志E区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16、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产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A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归谁所有 B人们对消费的不同需要C人们创造财富的多少 D国家政权在一定时期发布的政策E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7、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表现为()()()()()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后的发展方向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E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的状况AHA12GAGGAGAGGAFFFFAFAF1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AHA12GAGGAGAGGAFFFFAFAFB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E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19、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丰富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A政治思想和制度 B法律思想和制度 C军事思想和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 E观念上层建筑20、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前者是后者的保证 B前者在后者的指导下建立C后者受前者的影响和作用 D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E后者属于观念范畴,前者属于政治范畴第三章参考答案(选择题)一、单选题:AHA12GAGGAGAGGAFFFFAFAF1C 2D 3D 4C 5C 6C 7D 8C 9A 10A 11C 12D 13D 14D 15D 16C 17D 18D 19C 20C 73C 74D二、多选题:1AD 2ABC 3ABCE 4BCDE 5ABC 6CDE 7ACDE 8AE 9DE 10ABE 11CD 12ABCDE 13BCDE 14AC 15BC 16AE 17ABCDE 18BCE 19DE 20ABCE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cF35291 89DB 觛24744 60A8 您33951 849F 蒟429040 7170 煰39309 998D 馍32781 800D 耍28231 6E47 湇p23766 5CD6 峖23851 5D2B 崫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