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第一节、地球上的水1、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陆地咸水(0.94%)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大气水例1: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

水循环路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固液气三态变化,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例题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例题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植物体以释放出来。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例题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解决策略:跨流域调水如中国的南水北调)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解决测略:修建水库)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例题5: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地球B、太阳C、雨D、海洋第二节、水的组成10.水的电解实验: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试管内液面下降,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体积比:氧气:氢气为1:2。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如何从图中判断哪根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水少的(气体多的)试管为氢气11、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例6:从该图像中获取的信息:(1)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2)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三、水的浮力、12.浮力:所有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就是浮力方向:竖直向上13、气体也会产生浮力:气球、热气球,孔明灯14.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先测物体重力G,再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弹簧秤拉力 F浮=G - F拉(适用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15.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ρ液gV排16.浮力只跟ρ液和V排液,即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质量、密度、重力等无关。

例题7:(1)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_________牛。

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2=_________ 牛,浮力等于。

弹簧测力计的两次测量读数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浮力例题8: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小刚同学使用了弹簧测力计、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了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根据上述实验探究数据,在下面图中画出相应的关系图象.(2)分析图B、C、D、E,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分析图D、F,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浮力是___________N.(5)该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例题 9: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 0.7立方米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时有 1/5体积浸入水中。

(1)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有多大?(2)要使水对竹筏产生 4500牛的浮力,竹筏应有多大的体积浸入水中?解:(1)竹筏放在河水中时,排开河水的体积为:V排水=0.7m3/5 =0.14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0.14m3=1372N(2)已知 F′浮=4500牛,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 F′浮=ρ水gV′排水进行变形,可得:V′排=F′浮/ρ水g =≈0.46m3答:(1)竹筏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372牛;(2)竹筏应有约 0.46米3的体积浸入水中,才能使水对竹筏产生 4500牛的浮力。

17、物体沉浮的条件:例:请推理:(1)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时,ρ液 >ρ物(2)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液 =ρ物时,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

证明:(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F浮> G物∴ρ液gV排> m物g ∴ρ液gV排> ρ物gV物∵物体浸在液体中∴V排=V物∴ρ液> ρ物(2)∵F浮=ρ液gV排G物=m物g=ρ物gV物ρ液 =ρ物,且物体浸在液体中,V排=V物∴F浮= 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练习:请推理:(1)当物体漂浮在液体上时,ρ液 >ρ物(2)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当ρ液 <ρ物时,物体会下沉到液体底部。

浮沉条件的引用19.轮船:排开比自身体积大的水而获得更大的浮力,始终漂浮重力等于浮力,故轮船开到不同江河湖海中,浮力始终不变。

例:船从海洋开到江河中,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变小,F浮不变,所以V排变大,船下沉些。

轮船排开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20.密度计是一种用来快速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同一个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重力等于浮力。

所以浮力相等,浮的越高,液体密度越大右图中,AB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 > ρB21.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控制沉浮22.鱼:通过改变鱼鳔的大小来改变鱼体的大小(即改变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控制沉浮例题9:一个体积为45分米3、质量为46.35千克的密封铁箱,不慎掉入海里。

它将下沉到海底,还是悬浮在海水中,或是上浮到海面?如果这只铁箱掉在河里,又将如何?(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 米3)解:铁箱受到的重力G=mg=46.35千克×9.8牛/ 千克=454.23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铁箱完全浸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海水gV排=1.03×103千克/米3×9.8牛/千克×45×10-3米3=454.23牛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因为F浮=G,所以铁箱将悬浮在海水中。

如果铁箱是掉在河水中,因为河水的密度比海水小,可见铁箱完全浸没在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要小于454.23牛,即小于铁箱受到的重力,所以铁箱将会下沉到河底。

答:铁箱将会悬浮在海水中。

若是掉在河水中,铁箱将会沉入河底。

四、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29、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30、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五、物质的溶解3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2.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33.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34.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判断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 ,若溶解的量不再增加 则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若 溶解的量能再增大 则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 相同温度___, 同种溶质 ,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例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 .将5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35.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