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1至3节章节测试(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 、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体最多B 、陆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C 、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D 、海上内循环的水体最多3、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引起的?( )A 、仙人掌的叶刺B 、骆驼的驼峰C 、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D 、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4、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哪个图案是( )5、下列各项实验或事例可以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 A 、大气中有细菌在生存,而细菌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水; B 、刚从冰箱里拿出干而冷的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C 、秋天的早晨的树叶上会有露珠出现D 、上述事例或实验都可以说明空气中存在水 6、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A 、人体B 、冰C 、铁水D 、苹果7、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降温到0℃,水结成冰B 、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 、给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8、证明电解水的两极产生什么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B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C 、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氧气D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触负极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证明是氢气 9、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B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C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其密度是相同的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C 、若能知道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就可以比较两物体的质量大小D 、若能测出某种材料制成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质量,也可以求出它的体积 11、根据密度公式ρ=V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同时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13、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B、(2)或(4)C、(3)D、都不能省去14、一个容器最多只能装下500克水,如果用它来装某种油,最多只能装450克,则这种油的密度是( )A、0.8 ×103kg/m3B、0.9 ×103kg/m3C、1.25 ×103kg/m3D、1.0 ×103kg/m315、质量相等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铜球B、铁球C、铝球D、无法确定16、甲乙两种球体积相同,用不同的物质制成,当天平右盘放上两个甲球,左盘上放三个乙球,天平恰好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甲乙两球的()A、密度之比是2:3B、密度之比是3:2C、质量之比是2:3D、质量之比是1:117、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A、甲B、乙C、丙D、都一样大1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 CB、ρA<ρB>ρCC、ρA>ρB>ρ CD、ρA>ρB<ρC19、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 )A、3.0kgB、30kgC、300kgD、3000kg20、冰的密度为0.9克/厘米3,一块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是1米3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体积是0.9米3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体积是1米3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是0.9米321、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器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22、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A.1∶2 B.2∶1 C.2∶9 D.9∶223、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分别浸没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水杯里后,两杯装满水,且无溢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铜>ρ铝) ( )A、放铝块的盛水较多B、放铜块的盛水较多C、两杯水一样多D、无法判断24、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25、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
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A、铝B、银C、金D、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B ,C ,D 。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这种循环能使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7、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上图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A B D(2)上述各种水体中,为水体的主体,为陆地淡水的主体;2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通电分解水时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29、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的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
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的密度为Kg/m3。
30、一个钢球放在火上加热,其体积,质量,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1、一个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是700g,容器的质量是千克,容器的容积是毫升。
32、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读作,它表示的意义是。
33、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上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铁球,天平刚好平衡,则球一定是空心的。
34、不同物质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质量一般是(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物质的这一特性在物理学中用这一物理量来表示。
35、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
36、你也许注意过,在天气预报中,“冷空气”和“热空气”这两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还不少。
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哪个的密度大?答:。
37、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若你的质量是40千克,则你的体积大约是分米3。
38、中子星的密度为1011kg/cm3,约等于 kg/m3,也就是说中子星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一亿吨。
那么请你猜想:若取像绿豆大小般的一小颗中子星,放在万吨巨轮上,万吨巨轮是否沉没?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39、在学习测量固体与液体的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1)取一块适当大小的橡皮泥,用细线系住,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重为GN。
(2)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1cm3;(3)将橡皮泥捏成一团后,将它轻轻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2cm3。
根据以上数据,小明可以求出:①橡皮泥的质量m= Kg;②橡皮泥的体积V= m3;③橡皮泥的的密度ρ= g/cm3,合 Kg/ m3。
40、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①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41、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
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4 1 (选填“正确”或“错误” 2 (选填“正确”或“错误”)。
你认为一个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42、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 x 103 kg/m3)求:⑴该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⑵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43、给你一只空瓶、纯水、某种不规则的固体、一架带砝码的天平,请你用这些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某种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